《李杜与唐诗下》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827932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4.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杜与唐诗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李杜与唐诗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李杜与唐诗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李杜与唐诗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李杜与唐诗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杜与唐诗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杜与唐诗下》ppt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大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孙金平,第五讲 李杜与唐诗(下),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其诗被称为“诗史”。被后世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 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其 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 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他诸 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精深, 被后世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 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其 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 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他诸 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

2、精深, 被后世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 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其 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 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他诸 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精深, 被后世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读书与漫游时期(35岁前):,1、自幼受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和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 2、受盛唐风气的影响,有高远的政治理想。 3、20岁开始漫游,漫游生活丰富了阅历,开拓了视野。 这一时期乐观自信、奋发向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读书破万卷” 诗风以豪放浪漫为主调。,困守长安十年时期(35至44岁):,1、入长安后,应

3、试落第。 2、天宝14年才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位。 “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诗人的性格逐渐由轻狂转为深沉。兵车行 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名篇反映了 安史之乱前夕唐代社会的各种矛盾。奠定了现实 主义创作方向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 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其 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 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他诸 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精深, 被后世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安史之乱时期或为官及流亡时期(45至48岁):,1、安史之

4、乱爆发,杜甫携家逃难。中途被叛军掳入长安,后冒险逃脱,奔赴凤翔,受左拾遗。 2、饱尝国破家亡的忧患痛苦,生活体验异常丰富,创作也较多,今存诗二百四十九首。 春望月夜羌村三首“三吏”、“三别” 。 3、强烈的政治性和炽热的忧国忧民感情。标志着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 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其 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 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他诸 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精深, 被后世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漂泊西南时期(49至59岁):,1、入蜀成都筑草堂定居。此后又辗转到夔州。 2、大历三年决计携家回家乡,病

5、死于归途的船上。 3、这一时期是杜甫创作空前丰收时期,忧国忧民的思想更加深沉,诗风更加沉郁悲凉,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度更有提高。,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 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其 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 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他诸 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精深, 被后世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杜甫之死,有四种说法: 1、溺水而死。 2、自沉而死。 3、食牛肉白酒醉饱而死。 4、老衰病死。,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大门,草堂书屋,杜甫草堂诗笺,杜甫诞生地,杜甫故里纪念馆,诗史堂,杜甫登高诗意图,杜甫诗意图,杜甫诗意图,杜甫诗意图轴,杜甫题画

6、诗选,秋兴八首(1),石濠吏,宋刻诗集,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杜甫的思想,1、受的是儒家的正统教育,政治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2、一生忧国忧民、积极用世,始终关心国家的命运与民生的疾苦。 “穷能不忘兼善,不得志而能不忘泽民” 。 继承和发扬了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以天下为己任。,3、崇高而深挚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沉的忧患意识,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于他坎坷一生及其全部创作中。 4、最宝贵的是身处逆境,却心系国家,心想人民,一颗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从没有停止跳动。,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杜甫的诗歌以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容,广泛地 反映了那一时代历史的真实,有“诗史”之称

7、。 1、杜诗抒发了悯时伤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和爱国精神。 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句、春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杜诗深刻反映了社会的矛盾,揭露和批判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专横暴虐的行为,表现了深刻的现实批判精神。 如丽人行、兵车行、 “三吏”、“三别” 3、还有登临抒怀、写景咏物、思亲怀友、咏史、题画的内容。 如登岳阳楼、秋兴、春夜喜雨、月夜、蜀相,“诗圣” “诗史”,杜甫最早而且最全面反映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杜诗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被称为“诗史”。具有史的认识价值,提供了史的事实。 崇高而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怀,使杜甫被尊称为“诗圣”。,杜甫诗歌的艺

8、术成就,1、“沉郁顿挫”的风格。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因素。 所谓“沉郁顿挫”是指杜诗内容上的博大精深,忧愤郁勃;形式上的波澜老成,顿挫变化;语言上的精炼准确,含蓄蕴藉。从而形成了千汇万状、地负海涵、博大宏远、真气淋漓的美学风貌。,2、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 杜诗善于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如“三吏”、“三别”。 杜诗善于将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杜甫的叙事诗还常常运用真实细腻、精确传神的细节描写手段来细致地表现现实生活。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

9、遂”。,3、杜诗语言精工凝练而又丰富多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4、杜甫的诗歌诸体皆备。 在诗歌体裁的运用上集前人之大成,推动了诗 歌体裁的建设和发展。,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1,巫山巫峡气萧森2。 江间波浪兼天涌3,塞上风云接地阴4。 丛菊两开他日泪5,孤舟一系故园心6。 寒衣处处催刀尺7,白帝城高急暮砧8。,注释: 1.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阴

10、: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5.丛菊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砧:捣衣石。,导读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

11、生情。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第四首中“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八篇的纲领。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来说,可分两部,而以第四首为过渡。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引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至于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1,渚清沙白鸟飞回2。 无边落木萧萧下3,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 艰难苦恨繁霜鬓5,潦倒新停浊酒杯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号玉谿生 唐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号玉谿生 唐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二十五岁进士及第,但因触犯朋党之争,一直遭排挤,只当过幕僚。他的诗深于寄托,工于比兴,用典工巧,表现婉曲,意境含蓄,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诗歌、词、戏曲等创作 样式有很大的影响。,二十五岁进士及第。后来因为他触犯了 朋党之争,一直遭排挤,只当过幕僚等,潦 倒一生。他的诗深于寄托,工于比兴,用典 工巧,表现婉曲,意境含蓄,呈现出独特的 艺术风格,对后

13、世的诗歌、词、戏曲等创作 样式有很大的影响。,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中唐后期,诗歌创作出现三种走向: 一、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齐梁声色又 渐渐潜回唐代诗苑; 二、追求细美幽约; 三、重主观、重心灵世界的表现。,李商隐受这一走向推动,在表现包括爱情体验在内的心灵世界方面作了重大开拓,同时创造了“绮密瑰妍” 的诗美。,李商隐的抒情诗,情调幽美。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以状其情绪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表达上又采用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李诗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景,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遂形成如雾里看花的朦胧诗境,词义飘渺难寻,令人感到他的诗难懂,但又人人爱读。,李商隐无题诗境

14、界和情思朦胧,在内涵上具有多义性。这跟独特的意象及其组合、用典等有关,更主要的,在于把心灵世界作为表现的对象,重在对人物心境的挖掘与开拓。,凄艳浑融的风格,时代的衰颓和晚唐绮靡繁艳的审美趣味,以及对含蓄蕴藉的幽约细美的向往,盛唐诗歌的壮丽转而为凄艳。李商隐追求朦胧境界,用哀惋的情调,来写他的心境与感受。,把感伤情绪注入朦胧瑰丽的诗境,融多方面感触于沉博绝丽之中,形成凄艳之美。李商隐却能以艳丽通于浑融,在艺术上具有博大的气象和完整性。这是由于: 一、拥有自己的意象群。 二、李诗技法纯熟。 三、情感的统一。,锦 瑟 李商隐,锦 瑟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

15、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关于锦瑟,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 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锦瑟诗意解读,1、 “咏青衣”(艳情)说,谓是令狐楚家青衣也; 2、“咏锦瑟”说; 3、“自伤生平”说; 4、“悼亡”说; 5、其他: 政治寄托、诗序、寄托不明、自寓创作; 其中持“悼亡”说或“自伤”说者较多。 “自伤”说似更圆通。,典故、传说简释,1、庄周梦蝶 2、望帝啼鹃 3、鲛人泣泪 4、暖玉生烟,锦瑟结构分析,可分为三层: 1、首联为第一层。 由锦瑟起兴

16、引发华年虚度的伤痛,含蓄表达埋没于世的悲愤。 2、中间两联为第二层。 化用典故创造出虚幻迷茫的境界,流露出浓烈的感伤情绪。 揭示 “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内涵:理想幻灭、怀才不遇、华年流逝、往事 如梦。 3、尾联两句为第三层。 反映了不甘沉没而又无法解脱苦闷的心理意绪,在怅然若失的情态 中抒发了“往事不可思,往日不可追”的无穷伤痛。,锦瑟艺术特色,1、抒情委婉含蓄。 连用四个典故营造“庄生梦蝶”、“杜鹃伤春”、“明珠落泪”、“良 玉生烟”四个静谧、清丽、迷离而含带凄伤的画面,寓托身世遭 际、心情意绪 。 2、属对工稳。 将典故、象征、比喻兼用并举,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呼应。 3、意境朦胧。 画面如梦似幻,烟云迷离,呈现出隐约朦胧、云裹雾障的意境。,无题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