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高山流水》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5818113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语文《高山流水》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高山流水》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高山流水》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高山流水》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高山流水》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高山流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高山流水》(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选择精细化教学的内容:,高山流水 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美丽的山谷。本单元的内容有歌曲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回声等,而我选择其中的器乐曲高山流水,主要欣赏古筝曲高山流水和古琴曲流水。高山流水是原教材有的,而古琴曲流水是我补充的内容。,说课分析 1.本单元中的器乐曲欣赏高山流水是继七年级上册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之后第二次介绍中国的民族民间器乐作品。上次通过金蛇狂舞我们对民族乐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与了解,本章节教材则单独挖掘了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以及代表乐器古筝。 2.体现课标基本理念之一“弘扬民族音乐” 3. 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一年级的学生

2、。他们对中国民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已经有一些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只是“知其形未必知其意”。中国古代音乐是反映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镜子,博大精深,对初一的学生讲解这方面内容要把握深浅度,也要找准切入点。比如这些乐器的弹奏法、琴律、美学等方面早已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内容不仅多而且难度大,在本阶段教学中不作详细介绍,而将重点放在乐曲感悟上。,教学目标: 1.对比欣赏筝曲高山流水与琴曲流水,感受乐曲表达的意境美。 2.了解古琴与古筝不同的音色、特点,能够运用音乐要素来分析作品。 3.尝试用古筝表现各种形态的流水,积极的参与竞赛活动。,对比欣赏两首乐曲,重点分析古筝曲高山流水,教学重点:,运用音乐要素分

3、析流水 对民族弹拨乐器音色的分辨(以反馈练习中的选择题呈现),教学难点:,对比法(贯穿) 演示法(教师) 参与法(学生) 多媒体手段(视频、动画、音响) 分组抢答(反馈练习题),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二.两件乐器做对比简介 三.重点欣赏、分析乐曲 四.课堂实践活动 五.反馈练习 六.课堂小结,高 山,古筝流水,古琴流水,设疑,乐器对比,尝试实践,课堂反馈,小结,1977年8月22日,美国发射到太空的“航天号”宇宙飞船所携带的金唱片中,有一首中国古代乐曲,你知道是哪一首吗?,这首被带入太空的中国乐曲是古琴曲流水,仔细聆听下面的音乐片段,是用古琴演奏的吗?,设计意图 此环节我选择的

4、是古筝音响配水墨画效果的视频,考虑到很多同学对古琴和古筝的音色容易混淆,甚至把这两件乐器等同起来,故用其作为设疑导入。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答案既有古琴也有古筝,不论答案对错,都可作为话题,带领大家进入下一教学内容。,古 琴,早在孔子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琴的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古人用它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古筝 以21根琴码支撑琴弦,右手戴弹片弹奏,左手常以揉弦来衬托。刮奏是其经典技法,表现水的形态尤为形象。 音色清亮,婉转秀丽。,对比欣赏高山流水与流水过程,在教学设计中为什么把高山流水先进性

5、赏析 请学生说一说“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欣赏 1)筝曲高山流水,重点分辨两者不同的音乐形象。(这个环节我采用的是自己演奏) 2)琴曲 流水,(采用听音乐主题选择合适画面的方式分析,之后完整欣赏) 3) 对比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两者风格的不同。,在教学设计中为什么把高山流水先进行赏析,按历史,当先说古琴,它远早于古筝 乐曲的来历 自古以来,是先有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之后才有了古琴曲,再后来才有了古筝曲。因各种原因,古琴曲现只保留了其中最为著名的流水段落。而古筝曲是依据古琴曲发展改编而来。古琴曲先描写高山后描写流水,所以,我教学的过程中,先说高山部分,后面的流水部分放在一起与古琴的流水对比欣赏

6、。,高 山 流 水,说一说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提示学生音乐形象是怎样通过演奏的音乐表现的 高音与低音跨越了两个八度的共鸣,铮铮作响,山的庄严 滑音交织刮奏,水的清亮、迂回、流动不息,高 山 流 水,此外,我还挑选了古筝曲高山流水的视频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备选资料。,视频一:手部的细节,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弹奏时手的动作。,视频二:艺术家演奏的版本,能够从整体上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也可放在片段赏析之后给学生整体欣赏。,设计意图,自然界水的声音 谭盾 水乐中的水声琴曲流水四个片段 在文人眼中,水是怎样的,对于水的思考又是如何,通过他们的双手表达出来,又会怎样?

7、 眼中之水 心中之水 手中之水,片段一,片段二,片段三,片段四,下面四个音乐片段选自于古琴曲流水 聆听并选择对应的画面,此环节教学,分片段欣赏之后再把全曲完整欣赏一遍,可以选择古琴大师李祥霆(配有流水画面)或赵家珍演奏的视频。,请尝试用古筝体验不同形态的流水: 1.小溪流水、 泉水叮咚 2.波涛澎湃、 波澜壮阔 提示:用刮奏来表现水,最为形象,比较两首乐曲,演奏手法:A.右手戴弹片弹奏,左手揉弦;B.右手用肉指弹奏,左手采用滚、拂、绰、注 的手法; 音色:C.古朴深远、苍劲有力;D. 淡雅委婉、清新秀丽;,A,B,D,C,意境美,古筝曲高山流水: 古琴流水:,描写了山的庄严,水的清亮,表现了流

8、水的婉转,秀丽之美。,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抒发了志在流水,智者乐水之意。表现的是点点清泉汇集到江湖大海的意境 。,选择题,“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中,知音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善鼓琴,( )善听。 A.姜子牙 B.俞伯牙 C.嵇康 D.钟子期 E.师旷 F.诸葛亮 G.孔子,B,C,以下关于古筝的说法,正确的是?,1.有十三个徽位,七根琴弦 2.琴板上有雁柱(琴码)支撑 3.有21根琴弦 4.音色深邃,古朴苍劲 5.善于表现清新秀丽的风格,听辩乐器音色(连线),中国的民族民间乐器种类繁多,有些乐器的音色很接近。你能通过辩听,知道它们分别是哪种乐器的音色吗?,琵琶,扬琴,阮,古筝,古琴,课后反思,古筝和古琴极具中国文化气息,中国文人用音乐来表达内心之感。古筝音域宽广,弹琴人通过它来感动旁人,带有娱人性质;古琴是文人的情趣,是自娱,往往感动的是弹琴人自己,它的意义在于心境和自然。 在高中课本的华夏音乐之光中,中国古代音乐再次被提及,那时将作更深层次的探究,初中阶段此方面内容作为知识了解与衔接。,热爱中华国乐,成为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人! 愿我们彼此都能成为会鉴赏中国音乐的知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