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杨欢欢》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753101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4.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杨欢欢》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中医基础杨欢欢》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中医基础杨欢欢》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中医基础杨欢欢》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中医基础杨欢欢》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杨欢欢》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杨欢欢》ppt课件(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 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例:自然(季节、昼夜、地区)与人的关系 社会与人的关系,辨证论治,病: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证: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的原因、病的部位、病的性质、邪正关系 八纲辨证: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对疾病的病位外内、病势浅深、虚实属性,以及致病因素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对比状态等进行分析辨别的辨证方法。,八纲辨证,表里:表里寒热、表里虚实、半表半里、 表里夹杂

2、 寒热:寒证、热证、寒热虚实、寒热真假 虚实:阴阳虚、气血虚、实证 阴阳:阴证、阳证、亡阴亡阳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的区分并不是单纯的、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是错综复杂、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精气学说,气: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 精气: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 “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管子,气的概念,气的主要来源: 先天之精气 后天之精气(天气,谷气) 气与脏腑的关系 肺为气之主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肾为生气之源,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气化作用 营养作用,气的分类,元气(

3、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与视听言动有关) 营气(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卫气(温养、调节、防御),气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生气,血能载气),津液的概念,津液的来源 水谷精微是生成津液的最基本的物质 津液与脏腑的关系 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 肺主行水 肾主津液,阴阳学说,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寒凉、内向、凝聚、闭合(凝聚、滋润、抑制) 阳:明亮、活动、兴奋、向上、温热、向外、扩散、开放(推动、温煦、兴奋),阴阳

4、学说基本内容,阴阳交感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和) 阴阳对立制约“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阴阳互根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阳消长平衡“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 阴阳相互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五行学说,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温热、向上 土:生化、承载、受纳 金:沉降、肃杀、收敛 水:滋润、下行、寒凉、闭藏,五行学说,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的关系,相生 母病及子:“水不涵木” 子病及母:心肝血虚,心肝火旺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相克 相乘:“木旺乘土” 相侮:“木火刑金” 抑强扶弱,三、五行的归类,五行归类表,四

5、、五行的养生应用,(一)五行在脏腑生理上的应用,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关系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1、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运用五行学说,把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相联系为一个整体,五行与五脏的关系,2、归纳了五脏的生理功能,肝属木: 木曰曲直,枝叶条达,有升发之性 肝性条达,恶抑郁,有疏泄之功 心属火: 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 心居膈上,有温煦之功,2、归纳了五脏的生理功能,脾属土: 土性敦厚,生化万物 脾居中焦,化生气血 肺属金: 金性清肃,收敛肃杀 肺性清肃,以降为顺 肾属水: 水性滋润,下行闭藏 肾有藏精,主水之功,(二)五行在健康诊断方面的应用,五行归属与健康诊断

6、: 五行色诊; 五行音诊; 五行味诊;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为肝病 面见赤色,口中味苦,为心病 面见黄色,口中粘腻,为脾虚,(三)五行在养生调理上的应用,以相生规律确定 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治法:滋水涵木,益火补土 培土生金,金水相生,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 在调理脾胃的时候,兼顾心肺两脏,效果更明显,脏 腑,象之涵义,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 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 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藏之涵义,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器官 。,一、藏象的含义,“藏”与脏器的区别,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 的器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 结

7、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 分析而获得。,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 “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定了“藏”的结构 是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 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藏,脏器,(一)、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二、藏象学说的内容,(二)、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特点,1.五 脏,即心、肝、脾、肺、肾。 共同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即: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 如精、气、血、津液等;,2. 六 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即:主管饮食物的 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心 主要功能 主血

8、脉 藏神 (为生之本、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联属功能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心包(心包络),围护于心脏外的包膜 其经脉络三焦,与三焦表里相合,属火。 为何称五脏六腑? 因为心包附属于心。 心包的生理功能 对心脏起保护作用,肺 主要功能 主气司呼吸 主宣降 主通调水道 朝百脉、主治节 (为相傅之官) 联属功能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 在志为悲忧, 在液为涕,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脾 主要功能 主运化 主升清 主统血 (为后天之本) 联属功能 脾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 在志为思, 在液为涎,

9、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为表里。,肝 主要功能 主疏泄 主藏血 (为刚脏、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 联属功能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肾 主要功能 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 主水 肾主纳气 (为阴阳之脏、作强之官、封藏之本) 联属功能 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 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人体五大循环系统,人的五大循环系统肝和胆 心和小肠 脾和胃 肺和大肠 肾和膀胱 五大循环系统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例如:大脑相当于中央,五脏六腑相当于中央各部委,身体的各部分相当

10、于地方,神经、血管相当于各部的联络渠道。,心与小肠,心的功能: 主神志: 人心气虚弱时,会产生消极情绪,严重时会产生厌世心理。许多自杀的人无论起因是什么,最后都是因为心气虚极所致,也就是由于心气虚而出现慢感状态,是物质失衡到了精神崩溃时产生的最终结果。日本人的工作压力大,许多人都心气虚,到极限时便走向自杀,日本政府把这种情况叫作“疲劳死”,定为工伤。 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气不足,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不够,人极易乏力,也难以推动肠蠕动,会形成气虚便秘。一些中老年人长期便秘,给他们补心气,3天之后有力量排泄,减轻了便秘。气血足,人也有力气了。,

11、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人的脸和舌,血脉分布得比较丰富,故心的功能是否正常能直接反映出来。面色白或青紫无光泽,舌色紫暗无华或白是心气循环不畅或气虚;舌尖红是心火过旺;舌头僵硬难以转弯是心脑血管急症的前兆。有些人气血不足,面色无华,靠美容和营养霜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实践中,我给这些人调气血,面色即出现红润有光泽的健康状况。 发汗过度,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大汗,可损害心阳,重则会出现大汗亡阳的危险现象。所以,平时发现心阳虚或心阴虚出汗,就应及时补气或滋阴,绝不可匆匆忙忙地去输液,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心包是保护心脏的外围器官。外邪侵入时心包先受到侵害。如果患温热病,人神昏乱语,在戌初(19:00)心包经旺

12、时,及时清泻心热的效果很好。,小肠的功能 主要功能是接受胃输送来的饮食物,分别清浊,吸收营养运输于脾,余下之物转入大肠和膀胱。 心和小肠相表里,心火过旺,可转移到小肠,有的人会小便短赤,重则尿血:有人会咳,咳时肛门排气。此种情况,可在未时(13:00)小肠经旺的时候,清除小肠热。内热消失,小肠即恢复正常。,肝与胆,肝的功能 主疏泄升发:肝有疏泄和升发两个作用,以主全身的舒畅条达。如肝疏泄不利,可引起肝气郁结,易怒、头痛、胸胁胀痛、女性月经不调、便秘(这种便秘在七种便秘类型中称为气秘),有的女性月经期间头痛,重则呕吐。此证,戌初(19:00)或亥初(21:00),应及时舒肝理气,通经活络;重者凌

13、晨丑时(1:003:00)肝经旺时调理效果较佳。 若肝气升发太过,便是肝阳上亢,可见头痛头晕;若久治未愈,肝阳亢盛化火,则头痛剧烈,或眼红、眼痛、耳鸣、耳聋;再发展肝阳亢极化火生风,则可发生中风症。此证一般情况下,亥初(21:00)舒肝理气,重者凌晨丑初(1:00)肝经旺时再调。肝郁不舒还可以引起咳,咳时右胁疼痛,也用上述方法调养。 肝气升发不足,人会目倦神疲、腰膝酸懒、晕眩、失眠、惊悸、精神恍惚,重则会晕倒,不省人事。此证一般情况下于寅时(3:005:00)生肝气。,主藏血:肝有藏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人活动时,肝将血供给各个器官;卧倒特别是睡眠时,血又归于肝,休养生息。所以,缺觉的人肝血不足

14、。如果肝藏血功能发生障碍,可能造成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此证应养肝阴和肾阴,在亥初(21 :00)养肝滋肾。 开窍于目:眼睛的疾病根在于肝,前面已经讲过。肝火上行则目赤,应平肝理气。肝虚则视物模糊、老花、夜盲、畏光、迎风流泪,应养肝阴。初期花眼的人经百日调理,大部分可摘掉花镜。一些患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均可控制病情,有的还恢复了健康。,主筋,其华在爪:筋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运动,靠肝血给养。若肝血不足就会出现筋痛、麻木、屈伸困难、痉挛抽搐;若热极引动肝风,也会发生抽搐。“爪为筋之余”。肝血充足,指甲红润;肝血不足,指甲枯槁、变薄、变软,故

15、称“其华在爪”。,胆的功能 主要功能是贮藏胆汁。肝胆相表里,肝胆相连;肝不正常,胆则不利。因此治疗胆的疾病主要是调肝。调理的时间在子初(23 :00)胆经旺的时候,肝阳亢者平肝理气;肝升发不足者升肝气效果最佳。胆不正常也会引起咳,咳时口里有苦水,重时会咳出胆汁,可用上述方法调理有效。,脾与胃,脾的功能 主运化:脾主管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食物由胃初步消化后,由脾进一步消化并将营养吸收,通过肺输送到全身各部位。脾除运化饮食精华之外,还与肺和肾共同配合,维持体内水液的平衡。脾正常,人的消化、吸收、代谢良好。反之,会出现各种胃病,腹胀闷郁、肺中积痰、便溏、泻肚,或者引起水肿等病。 常见的病证,多为

16、脾虚、脾湿,大便不成形,重则泻肚。调理类似的病证,主要靠健脾。这在前面的例子中已讲过。一般情况下巳初(9:00)健脾,泻肚者午饭和晚饭前再调,不出3日可止泻。,主统血:脾有统血的功能。脾虚可导致血不循经,引起各种出血症状。脾有生血的功能,脾虚容易导致贫血。 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正常,肌健壮丰满,四肢有力。反之,食欲不振,肌肉消瘦,四肢乏力,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华。一些人做运动性的锻炼较少,但肌肉结实而有弹性,一些运动行家感到奇怪。实际上,他们经常健脾,保持肌肉的丰满和活力。,胃的功能 主要功能接受容纳水谷,将食物消化。胃有病可出现腹胀、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脾和胃的关系脾相当于总调度,胃如同加工车间,脾主升,胃主降。胃气降,水谷才能下行便于消化。脾气升,才能把营养输给肺,肺把营养传给其他脏腑。脾喜燥恶湿,脾湿便溏、泻肚。胃喜润恶燥,胃燥热,胃火上行目赤、牙痛、咳。如果胃气不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