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57280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简称 NMES)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NMES 的临床应用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复中 NMES 的应用显著增加。一、物理特性(一)波型常见 NMES 的波型有两种:不对称双相方波和对称双相方波。前者有阴阳极之分,一般用阴极作主极,用于小肌肉、肌束的刺激。后者没有极性,用于大肌肉和肌 群的刺激,McNeal 和BaKer(1988)认为在同样的电流强度下,对称双相方波引起的肌收缩力比单相方波大 2025%。失神经支配肌肉的 NMES 一般用指数波(三角波) 。(二)脉冲宽度许多袖珍 NMES 仪的波宽固定于

2、 0.20.4ms 之间。而大型NMES 仪的波宽在 0.05100ms 可调。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包括上运动神经无 麻痹的肌肉) ,Bowman 等( 1985)认为波宽 0.3ms的电流比 0.05ms 或 1ms 的电流更舒适,不易引起疼痛。(三)频率NMES 所用的频率常在 100Hz 以下。临床应用时常需要使肌肉达到完全强直收缩。对正常肌肉,频率 30Hz 以上。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引起强直收缩所需的频率降低。频率越高,神经越易疲劳。(四)占空系数和通断比 通断比在 1:11:1.5 之间。要注意通断比和频率的共同影响:30Hz、1:3 的电流与 50Hz、1:7 的电流所引起的

3、肌收缩力无统计学差异。病情越严重,所需的占空系数和频率就越低。(五)上升时间失神经支配肌肉的 NMES 采用指数波,其上升时间在数十毫秒至 500 毫秒之间。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一) 肌肉受刺激后的生理学变化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证明(Salmons、Hudlicka、Erisksson等)肌肉受电刺激收缩后,肌纤维增粗、肌肉的体积和重量增加、肌肉内毛细血管变丰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等有氧代谢酶增多并活跃、慢肌纤维增多、并出现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特征转变的现象。(二) 治疗作用1982 年,美国 FDA 正式宣布 NMES 用于下列三种情况是安全、有效的:

4、1. 治疗废用性肌肉萎缩;2. 增加和维持关节活动度(ROM) ;3. 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作用。此外,NMES 还有生理治疗作用:4. 减轻肌肉痉挛;5. 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 6. 强壮健康肌肉;7. 替代矫形器或肢体和器官已丧失的功能。三、临床应用(一) 废用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发生于制动后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最明显的改变是肌肉横切面积缩小,但肌纤维数量不变。慢肌纤维比快肌纤维更易发生萎缩。大量的研究表明,NMES 不能完全阻止、但能延迟萎缩发生,能增强已萎缩肌肉的肌力。Bouletreau 等(1987 )发现 NMES 能使长期制动的肌肉的分解代谢减弱,检测两种蛋白将解产物减少。

5、NMES 对髌骨软骨软化症、髌骨移位所致的股四头肌乏力亦有良效。锻炼废用性萎缩肌肉的治疗参数可参考下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病人多活动,尤其是早期多做等长收缩。当病人能做主动抗阻运动时,就停止 NMES 治疗。表 3-5-1 治疗废用性肌萎缩的电刺激参数严重萎缩 中度萎缩 轻度或无萎缩频率(Hz) 310 1030 3050通电时间(s) 5 510 1015断电时间(s) 2550 2030 1030每次治疗时间(min) 510 15 15每天治疗次数 34 34 12(二) 增加或维持 ROM关节周围软组织或关节本身的痉挛、挛缩,可使 ROM 受限。NMES 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6、可增加或维持 ROM。但它不能取代被动牵拉、主动运动等疗法。 作用机理是刺激肌肉收缩,引起关节活动,牵拉关节周围软组织。如果 ROM 只有一个方向受限,单通道的 NMES 就够。如 ROM有两个方向受限,可用双通道的仪器,但必须能交替输出。例如Colles 骨折所致腕关节屈伸均受限,很适宜用这种双通道仪器治疗。对神经支配正常的肌肉,刺激的频率和通断比与治疗废用性肌萎缩相同。Benton(1981)认为要维持 ROM,每天的治疗时间必须达到30min;要增加 ROM,治疗时间必须更长。(三)肌肉再学习和易化Liberson 发现电刺激治疗偏瘫或颅脑损伤病人的垂足时,于刺激停止后仍能持续一段时间病

7、人感到足背屈较容易完成。这种效应是麻痹肌发生易化的结果。Bishop 认为神经具有可塑性,即神经系统能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肌肉再学习和易化,神经能恢复功能。使肌肉易化的方法有两种:1. 模拟运动疗法中的促通技术。方法是电流强度较小(感觉阈)而看不到肌肉收缩。但病人必须有轻触 、拍打样感觉,类似促通技术中的轻抚、拍打等手法。2. 运动控制法。加大电流强度使肌肉收缩,向中枢传入大量的本体、运动和皮肤感觉信息,使中枢逐渐适应这种输入信号,帮助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用 NMES 来易化肌肉时,病人必须合作。电流通电时,病人尽量自己收缩;电流中断时,病人必须放松肌肉。每次治疗时间不必太长,一般为 15

8、min。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效果更好。(四) 治疗痉挛痉挛是一种肌张力过高、反射亢进的状态,表现为被动活动时阻力很大、腱反射亢进、阵挛等。1952 年,Levine 等报道给拮抗肌以双相 100Hz 方波刺激引起强直收缩,治疗偏瘫、截瘫、多发性硬化。结果痉挛肌的张力下降,ROM增大。作者认为这是交互抑制的结果。从此以后,有很多报道用NMES 治疗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瘫等取得成功。三种方法1、单纯刺激对抗肌的方法:如上述。2、单纯刺激痉挛肌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截瘫、多发性硬化。Robinson 等(1980)观察了 12 例脊髓损伤股四头肌痉挛病人。用强刺激使股四头肌产生强直收缩:频率 20

9、Hz,脉冲宽度 0.5ms,通断比为 2.5s:2.5s,电流强度达 100mA,持续 20min。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股四头肌肌张力立即显著下降。治疗前肌张力越高,治疗后降低得越明显。但疗 效持续均不超过 0.4 小时。当给类似的病人长时间刺激后(以上参数每天 2 次,每周 6 天,共 46 周) ,发现痉挛有加重的倾向。因此作者认为应避免长时间刺激痉挛肌。Walker 报道 NMES 能抑制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踝痉挛达 3 小时。Vodovnik 等(1987)认为刺激痉挛肌的脉冲频率 100Hz、脉冲宽度0.1ms 较好。3、痉挛肌和对抗肌的交替刺激(Hufschmidt 电疗法):这种方法的特

10、点是将波宽和频率相同,使二者交替收缩。两路电流可单独调节,前后错开的时间 也可以调节。该方法的疗效较好,持续时间较长。其原理是先使痉挛肌强烈收缩,神经肌较兴奋,通过反射使痉挛肌本身受到抑制;刺激对抗肌收缩,通过交互抑制 使痉挛肌松弛。治疗时间 1015min,强度以引起肌肉明显收缩为准。适应症:CVA、脑瘫、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脑外伤、帕全森氏病。根据条件首选 Hufschmidt 法,其次是对抗肌的刺激。单独刺激痉挛肌不能过量,以免加重痉挛。(五)强壮正常肌肉基于 NMES 刺激后肌肉出现有益的解剖和生理学改变,1977 年苏联医生 Yakowkots 报告给优秀运动员用 NMES 刺激股

11、四头肌后,肌力增加 3040%。由此引发众多学者开展此项研究。所采用的电流有低频脉冲电流和中频电流。下面简述低频脉冲 NMES。已有不少文献报道单独用 NMES、肌肉主动收缩练习、NMES加运动三者增强肌肉的效果无明显差异,NMES 用 25200Hz 的脉冲频率,0.10.5ms 波宽,通断比为 410s:450s,电流强度为引起肌肉最大收缩为限。NMES 对那些比较薄弱的、不能理想地主动收缩的肌肉有益。对于完全正常的肌肉,没有必要用 NMES。(六)失神经支配肌肉的电刺激失神经支配肌肉的电刺激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其目的是用电刺激使肌肉收缩,维持在健康 状态。当神经恢复支配时,肌肉更易

12、恢复其功能。1. 失神经肌肉的改变肌肉萎缩、N-M 接头退化、膜电位改变、肌张力下降或消失、收缩反应慢、反射下降或消失。病理:溶酶体上升、肌浆和肌浆网短暂上升、肉眼体积减少、在显微镜下看肌纤维直径减少。如果 2 年内神经不能恢复支配,则肌纤维会被结缔组织取代,肌肉不可能恢复功能。动物实验:失神经后 2 周内肌肉重量减轻 50%。在人体,这个速度慢一点。失神经后首先发现的反应是肌浆的部分去极化。在切断神经 3 小时后,肌浆静息膜电位从 -80mV 降至-78mV,24 小时后降至并稳定在-65mV 上下。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增强。2. 当前关于 NMES 对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治疗作用的争议Herbi

13、son 等(1983)报道完全失神经 10 天后,NMES 组肌肉这重量显著大于对照组,515 天之间肌肉纤维化倾向明显低于对照组。Colo 和 Garimer(1984)认为 NMES 能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支持 NMES 对失神经肌肉的治疗作用的证据:(1)电刺激能使失神经肌肉收缩,延迟肌萎缩。(2)肌肉收缩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或失水的发生,抑制肌肉纤维化。(3)给予适当的电刺激后,恢复速度加快。反对使用 NMES 的证据:(1)肌肉收缩会阻碍 N-M 连接处的神经再生。(2)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对创伤更加敏感,电刺激会进一步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造成损伤。(3)神经再生的时间很

14、长。在时间上、经济上不值得长时期做电刺激疗法。3. 临床应用治疗参数:(1)波型:指数波。(2)波宽:必须等于或大于失神经肌肉的时值,所以在治疗前有必要做时值测定。脉冲群的通断比应为 1:45 ,每个收缩5s。(3)强度:应引起肌肉最大收缩,即所有肌纤维都收缩,特别是使用皮肤电极时,如电极不够强,深部的肌纤维可能会刺激不到。(4)频率:1025Hz ,用于部分失神经肌肉时,由于波宽0.5ms ,故 1025Hz 引起强直收缩。(5)收缩的类型:等长收缩:国外作者报道等长收缩的作用比等张收缩好,只要达到最大的等长收缩张力,时间治疗就可很短。甚至有人认为收缩的类型比波宽、频率等参数更重要。治疗时要

15、适当固定关节。等张收缩在促进肌肉恢复中也有重要作用。 (6)时间:受伤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每次治疗时间为 520 个等长收缩3 ,每天 13 次或 46 次;治疗中两段时间:10min,或 510min。例如:每个收缩 5s,间歇 25s ,则每分钟 2 个收缩,10 个收缩即 5分钟为一段,中间休息 10 分钟,2 段共 20 分钟,等于每次治疗 20分钟,每天 13 次。(6)电极:单极法:主极置于肌肉上最易兴奋之处,大小12cm2,副极的大小应使病人不会感觉到电极下皮肤刺激,放置于远处。双极法:主极同上。副极置于肌腱上。最易兴奋处并不一定是运动点,因为失神经支配后运动点的功能消失了。尽量不要引起邻近正常肌肉收缩。5. 仪器频率、强度、通断比时间、间歇时间、波宽应能调节。波宽应有足够宽度(10ms ) 。6. 应用原则(1)波宽尽量短,但需能引起肌肉收缩。(2)波形应尽量陡,但又不能太直,以避免刺激感觉神经。(3)通断比为 1:45,防止肌疲劳。(4)强度达到中强的肌肉收缩,又不能引起病人不适。四、设备和注意事项(一)常用设备理想的 NMES 仪应该体积小、功能全、安全舒适、稳定可靠,各个参数应该有较大的范围调节,具有多通道输出。国产 DXZ-2、DXZ-3 型低频治疗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