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682698 上传时间:2019-01-3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生产部门 农之根本在于土地,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2004年农民秦汉在承包的10亩土地 上种植玉米,总产量约5000千克。 试分析: (1)秦汉与这10亩地之间的关系, 他能否将地卖给别人? (2)收获的玉米将如何分配?,区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国家、集体和自己,一、废井田,开阡陌,原始社会土地实行公有制,你如何理解这种土地的公有制呢?,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生产力低下,什么是井田?,动动脑,1.从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到井田制,商周-出现 西周-鼎盛 春秋-瓦解 战国-废除,井田制内容、特点,材料一: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2、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结合以上材料及课文相关内容,并结合课后练习自我测评第一题概括井田制的性质、特点和内容。,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材料三: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通过以上三段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制度的性质、特点并分析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动动脑,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实质是周王的土地私有制,性质:,特点:,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私田分授劳动者,是村舍成员的份

3、田,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收获归己。,井田分封关系:,1、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2、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3、经济的分赐与政治的分封相辅相成,1.从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到井田制,材料一: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管子海王篇,材料二:“千耦其耕”、“十千维耦”的集体劳动被分散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取代。,结合以上材料,依据生产力原理,你能否预测井田制发展前景?,想一想,井田制的瓦解之根本原因 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

4、,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国语齐语,井田制的瓦解的直接原因 各国的税制改革,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商鞅,管仲,2、井田制瓦解,私有制确立,1.根本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 生产力水平提高,2.瓦解表现:不事公田,公田抛荒,私田私有,3.私有制确立过程,税制改革:,齐:相地而衰征 鲁:初税亩 秦国:商秧变法,“改帝王之制,除 井田,民得卖买”,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 春秋时期,公田被抛荒, 私田私有 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 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井田制瓦解后土地所有制

5、形式有哪几种? 各自的类型和表现形式有哪些?,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国有,“官田(公田)”,类型,用途,私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曹操)“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曹操的“屯田”属于哪一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土地国有制,考考你:,考考你:,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

6、苑。,问: 承德避暑山庄属于哪一种土地所有制形式?,1、土地私有制的三种主要形式,1)君主土地所有制,在占主体地位的私有形式中哪一种占支配地位?它的来源有哪些?你认为它不断发展后,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地主土地所有制,思考:,来源,公田转化为私田,军功赏赐,土地买卖,土地兼并-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占主体地位的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战国汉代宋初明清,2)地主土地所有制,2、土 地 兼 并,东汉唐代:,田庄经济,演变:,成于东汉,兴于唐,特点,聚族而居 农民与庄主有强烈的依附关系 有私人武装 自给自足,宋代:,“不抑兼并”,明清:,日益普遍,概况,思考:土地兼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今农夫五口

7、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没有根治的“灵丹妙药”?,动动脑,危害,国家:经济上国家财政赋税收入减少; 政治上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农民:几无立锥之地,无法向国家交纳赋税,措施:,均田、限田均田制的实行,均田制的内容: 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前提:国家掌握土地 均田制的特点: 1、农民只有使用权,不准买卖 2、农民要服徭役和兵役,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原因(

8、参考) 1.均田制实行的基础是国家拥有大量土地资源; 2.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 3.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使土地兼并不可避免。,3、抑制土地兼并,仔细看这三幅图片,你能否给大家 讲一下这个故事?,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明清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地主为什么这么热衷于买田置地呢?,材料一: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就是一个以“佣耕” 为业的农民。 材料二: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经 普遍。 材料三:唐代田庄经济发展。破产的农民“庄客” 或“庄户”不得不向庄主“贷其种食,赁其田

9、庐, 终年服劳,无日休息”。 材料四:北宋的租佃制有两种形式:即“合种”和“承佃”。,依据材料和课本知识概括租佃制发展历程。,(一) 私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之一租佃经营,1演变 1)战国:租佃方式产生; 2)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 比较普遍 3)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4)明清:租佃制普及全国; 2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由此, 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3、特点: 1)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 2)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4、租佃经营方式的积极作用 1)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促进资本主义萌芽

10、和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2)农民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稳定,三、土地私有制下经营方式的变化 (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奈把土地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委托中介人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写成合约,三方签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阅读思考:,材料一:佃户见田主,略如主仆礼仪。 畿辅通志 材料二:(雇工与雇主)共做共食,彼此平等相称,素无主仆名分。 大清律例卷二八 材料三:(雇工)无论有无文契年限,俱以凡人科断。 大清律例卷二八,据以上清代史料,说说租佃农民与早期 “佣耕”农民有何不同,并尝试理解这一变化的 意义。 租佃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p9),明清

11、以来:依附关系减弱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身份提高。 表现契约纳租方式确定,农民生产 积极性提高,雇佣关系的出现, 农民身份更加自由。 影响促使资本主义萌芽; 促进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雇佣劳动关系),明清以前: 地主佃户 有强烈的依附关系,表现为农民义务繁多。,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二)、土地私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之二 田庄经营,成于东汉,兴于唐 特点: 1)田庄具有极强的自己自足性质; 2)劳动者与田庄主形成强烈的人 身依附关系; 3)劳动者从事繁重的劳动,承担 军事义务。,小结:,商周贵族土地所有制,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税制改革,土地兼并,租佃关

12、系,均田制,土地公有 (原始社会),抑制,巩固练习,经典分析:,(2000年上海)史学家认为,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 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 )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扩大了井田制的规模,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 立足题目要求所提供信息进行分析;前594年,应属春秋后 期,初税亩即按照田亩的实有税亩收税。由此可知,土地已 私有化。故答案为A,1.下列有关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一种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 B.西周是井田制的鼎盛时期 C.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D.主要耕作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 2.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官田 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3.租佃关系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是在( ) A.秦代 B.隋唐 C.宋代 D.明清时期,知识运用:,A,C,D,东汉一百八十三年三月。清晨,涿郡西南五里处骄阳山庄。 山庄有五万多平方米周围二十多里全部都是农庄种植粮食作物,山庄里面有我的一套别院还有一些居民房、铁匠房、炼铁炉、炼钢炉,染织房,粮食仓库。 我站在校场的阅兵台上满脸欣慰的望着台下那一千家丁,全部都是我采用蒙古时期弓骑兵的特色正在那里重复着来回奔射砍马桩,网络小说:骄阳山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