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城市化(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5668876 上传时间:2019-01-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城市化(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专题---城市化(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专题---城市化(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专题---城市化(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专题---城市化(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城市化(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城市化(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精校解析Word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提分热点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热点题型一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及差异 例1、(2018年江苏卷)城乡规划图23为“某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该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类型及其特点是 。(3分)(2)该城市商业用地布局的特点有 。这种布局易造成的城市问题及原因是 。(4分)(3)该城市在规划对外交通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原则有 。(3分)【答案】(1)集中式 布局紧凑;节约用地;易造成交通拥堵。(2)城市中心;道路两侧 交通拥堵;道路功能复杂(3)合理布局交通设施;城市内外交通网络对接;尽量减少干扰主要布局在市中心、交通线路两

2、侧。这种布局造成的城市问题,可以从交通角度作答,如交通拥堵;其原因,主要结合商业区布局在道路两侧对道路功能的影响分析。(3)城市在规划对外交通布局时考虑的原则主要结合对外交通线路的功能,从交通网络布局、对外连接程度以及对沿线地区的干扰程度三个角度作答。 【变式探究】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完成(1)(2)题。(1)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A8:00B12:00C14:00D18:00(2)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B发展城市中心

3、地区的第三产业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答案】(1)A(2)D【提分秘籍】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时间1920世纪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迁回城市 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举一反三】 读“百年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示意图”,

4、回答(1)(2)题。(1)沈阳目前处于城市化的()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2)沈阳城市的发展给当地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A城区蒸发量增大B生物多样性增加C地表径流量增大D郊区粮食种植面积增大 【答案】(1)B(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沈阳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则可以判断其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第(2)题,城市化的发展使地表硬化面积增大,会导致城区蒸发量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城市发展使得郊区花卉、蔬菜等种植面积增大,粮食种植面积减小。热点题型二 常见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例2、(2018年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城

5、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20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材料三 表2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21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2分)(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

6、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 ;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5分)(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4分)(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3分)【答案】(1)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2)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地区生产总值(GDP)较高;第一、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3)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间功能互补不够;互联互通亟待加强 络对接;尽量减少干扰【变式探究】【2017江苏地理卷】图11为“我国某城

7、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2122题。21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A19852004年增多B19852004年减少C20042013年增多D20042013年减少2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A工业化初期阶段B工业化中期阶段C郊区化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答案】21AD 22BC【解析】【变式探究】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B30%40%C40%50%D60%70%(2)图中

8、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答案】(1)B(2)A【提分秘籍】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1)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a.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b.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c.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d.是否形成城市带等。如下图

9、,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群。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面某地区A、B两个城市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两城市相互连接形成城市群带;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2)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根据图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特征,可以判断城市化的阶段及进程。如上图,根据城区面积的变化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可判断阶段为郊区城市化阶段。 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如下图城市化进程为acd

10、b。 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下图中E到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判断城市化地区差异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然后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据此,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判断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 【举一反三】 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区占地面积最大。(2)现拟在、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理由是什么?(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分析

11、其布局的合理性。(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答案】(1)文教住宅(2)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城市外围,地价低。 (3)交通便利;位于河流下游;最小风频上风向。(4)东北部方案: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便于工人上下班。靠近工业区,公用基础设施较好。 (2018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表1 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城市名称人口数量(万人)城市面积(平方千米)经济总量(万亿美元)东京 13512155095巴黎10602845074纽约833798090伦敦9781738052

12、10. 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A. 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B. 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C. 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D. 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11. 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A. 东京、纽约B. 纽约、伦敦C. 东京、巴黎D. 巴黎、伦敦【答案】10. C 11. A(2018年北京卷)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0. 该城市A. I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 II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C. 区商业网点最

13、为密集 D. IV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11. 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A. 建设民俗博物馆 B. 划定耕地保护区 C. 增加种植业投入 D. 扩大卫星城规模【答案】10. A 11. D【解析】(2018海南卷)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1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45题。4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A公园B工业园区C住宅D物流园区5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A仓储用地B公共绿地C工业用地D居住用地【答案】4A 5D5.材料显示:该城市为单中心城市,且

14、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因此城市空间结构最可能为同心圆模式。一般而言,在同心圆模式中从城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其中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广。图中乙地附近地价仅次于市中心,且占地范围广,因此最可能为住宅区,故D正确。仓储用地一般位于靠近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且地价相对便宜的城郊;乙地附近地价较高,因此不适于建设公共绿地;工业用地一般位于城郊。故A、B、C错误。 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20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材料三 表2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21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2分)(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 ;与南京相比,成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