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656117 上传时间:2019-01-3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交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第一节 主线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一、主线特点及设计要求,第四章 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第四章 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二 、主线线形设计技术标准,互通式立交范围内主线的线形指标,注:当主线引道以下坡进入立交,且所接的减速车道为下坡,同时,后随的匝道线形指标较低时,主线的纵坡不得大于括号内的值。,第四章 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三、视距标准,1、意义 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立交主要考虑停车视距。 2、分流端识别视距 表4-2 3、汇流端视距 图4-3 4、主线分流出口视距要求 匝道出口距跨线桥不小于150m。,第四章 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

2、第二节、主线线形设计,一、线形设计原理方法同道路勘察设计,主要考虑其特殊性。,1、尽量采用直线及大半径曲线; 2、主线尽量采用直桥; 3、出、入口的设计先保证主线线型; 4、控制高程要求出入口高程与匝道综合考虑; (式4-1、图4-4) 5、跨线桥下凹形竖曲线净空高度要求;(图4-5),第四章 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二、视距保证注意问题,1、立交范围内当侧墙、挡土墙、防护栏、挖方边坡、桥台等障碍不能够获得足够的视距时,可采用后退障碍或者加宽中央分隔带或者路肩等措施来保证; 2、主线上跨时,凸型竖曲线半径应大于立交区主线纵平面半径相应的规定值,以保证通视条件; 3、多层立交,匝道、主线及桥跨

3、构造物在不同层次相互交错布置,应对不良段惊醒检查和验算,保证行车安全,第四章 主线设计及城市快速路设计,城市快速路(expressway)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主路、辅路、匝道等组成的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修建城市快速路是解决大城市机动车辆交通问题的措施之一。快速路的主路具有单向双车道或多车道、全部控制出入、通行能力大等特点。快速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功能类似于高速公路在公路网中的功能,只是规模不同而已。,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快速路在我国大陆城市里出现,还是近十多年的事情,在通行能力分析、道路几何设计、地面与高架的关系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值得研究和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4、第三节 城市快速路(expressway)设计。,城市快速路设计,一、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1、城市快速路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道路服务水平分AF六个等级。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可能通行能力乘以道路设计服务水平的V/C(交通量道路容量)比 率。,主线和匝道可通行能力参考,匝道可通行能力,匝道通行能力常常受制与出于口的通行能力,出于口的通行能力与快速路最右侧通行能力和密度有关。,快速路服务水平分为AF六个等级,设计时,主线一般采用C级,匝道一般采用D级(我国在这方面处于探索阶段,有待改进),城市快速路设计,2、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城市快速路设计,二、 横断面设计,1、 一般要求,城

5、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整体平地式和高架(地道)分离式两类。整体平地式横断面包括快速机动车道、变速车道、集散车道、紧急停车带、中间带、两侧带、辅路(慢速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或路肩等部分组成。 高架(地道)分离式边括高架式或地道式快速机动车道和地面辅路系统组成,其中快速机动车道内行车道、中间带、两侧防撞墙以及紧急停车带、变速车道、集散车道等组成,地面辅路由机动车道、中间带(桥墩)、两侧带、非机动车道及入行道或路肩等部分组成,二者依靠上、下匝道相互联系。,二 、横断面设计,城市快速路车行道车道数一般应按交通发展预测的交通量与道路通行能力的关系来确定。高架路的宽度应满足按交通发展需要而确定的车道

6、数高架路的车道数以6车道为宜,至少应为4车道,并考虑增加紧急停车带。 断面最小值为40m,城市中心区以5060米为宜,城市外围50100m,快速路红线与建筑红线之间应保证一定的距离(510m),1、 一般要求,城市快速路设计,二、横断面设计,*车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度应包括主路与辅路二部分。主路车行道宽度包括根据交通发展预测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二者关系确定的车行道宽度、紧急停车带宽度以及路缘带宽度之和。主路一条车道宽度一般应采用3.75m,当城市中心区以小车为主时,可将小车道设为3.5m;车道较多时,可以采用混合式。路缘带宽度为0.5m,两侧防撞墙宽为0.5m。 *集散车道:交织车流严重时设。一般为

7、双车道7m。 *变速车道:与辅路和匝道相接,设计宜为单车道。 *紧急停车带:为保证行车安全,四车道快速路一般设置连续或不连续紧急停车带,不连续时500m设置一处,高架路一般采用连续紧急停车带。 *辅路,2、车行道,中间带:快速路上、下行快速机动车道之间必须没中间带予以分隔。快速路的中间分隔带由中央分隔带及行车方向两左侧路缘带组成。为保证快速路机动车的速度及行车安全,中间带宜大于3m即中央分隔带大于2m,两侧路缘带各为1.5m。中央分隔带两侧一般埋没混凝土站石,中间为绿化带。快速路上中央分隔带般每1km设断口一道。,二、 横断面设计,3、 分车带,二、 横断面设计,4、两侧带,两侧带是主路与辅路

8、的分界线,它由分隔带与左、右路缘带组成。分隔带宽度不小于1.5m,可根据用地条件增加宽度以作为绿化隔离设施,临主路一例路线带为0.5m,临辅路一侧为0.25m,即两侧带的最小宽度为2.25m。,两侧带遇市区人流集中处,应在辅路侧设隔离栅,减少人流对主路机动车的干扰。公交车站应设在辅路上,可利用两侧分隔带设置停靠站。但在主路一侧应加隔离栅,以确保人行安。,二、 横断面设计,5、路肩,平地式断面机动车道路面边缘设硬路肩与土路肩。硬路肩宽度不大于25m,土路肩宽度不大于0.75m。硬路肩宜采用主路的路面结构。,6、横断面布置,城市快速路的路段横断布置形式分为平地整体式、高架(隧道)分离式二种或上述两

9、种的组合形式。应根据地形、地物条件因地制宜选用,横断面布置应满足交通组织与行车安全的要求。,城市快速路设计,三、 平面设计,快速路属于城市道路中类别最高的道路形式,机动车快车道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快速交通系统,其平面设计包括道路中线的线形设计和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平面和置设计。,与其它类别的城市道路一样。快速路平面线形也是由直线、园曲线、缓和曲线三种几何线形构成,平面线形设计的原则、方法也完全一样;但是,由于快速路的特点,其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二种几何线形的控制标准与其它类别道路有所不同。,城市快速路设计,1直线长度,三、 平面设计,快速路平面线形中最大直线长度为20倍车速,同向曲线间最小直

10、线长度为6倍车速,反向曲线间最小方线长度为2倍车速。,城市快速路设计,三、 平面设计,2.圆曲线半径,城市快速路设计,3缓和曲线,三、 平面设计,4圆曲线超高,城市快速路设计,5平曲线长度,三、 平面设计,6停车视距,城市快速路设计,四、 纵断面设计,快速路纵断面设计应符合城市竖向规划控制标高,与城市设计相协调,与环境相协调。纵断面设汁应考虑地上、地下构筑物、管线、水文、地质等条件,纵坡要均匀、缓顺。,1、纵坡,城市快速路设计,四、 纵断面设计,2、坡长,城市快速路设计,3、竖曲线,四、 纵断面设计,城市快速路设计,五、 出入口设计,快速路出入口在位置、间距及端部的几何设计上,应保证不让主线的

11、直行交通受到干扰,并安全、迅速的实现分、合流交通。 根据城市快速路的性质,其出人口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立交匝道相接的出入口(A型),另一类是与辅路相接的出入口(B型)。,城市快速路设计,五、 出入口设计,1、出入口位置,出入口一般情况下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出入口位置应明显易于识别,因此,在设置快速路出入口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出入口附近的平曲线、竖曲线必须采用尽可能大的半径。,(2)一般情况下,将出口设置在跨线桥等构造物之前;当设置在跨线桥后时,距跨线桥的距离应大于150。,(3)入口应设在主线的下坡路段,以便于重型车辆利用下坡加速,并使汇流车辆汇入主线之前保持充分的视距,以利合流,如图

12、43所示(入口处的通视路段)。,城市快速路设计,(4)主线与匝道的分流处,当需给误行车辆提供返回余地时,行车道边缘应加宽一定偏置值,并用圆弧连接主线和匝道路面边缘,偏置值和楔形端部鼻端半径规定如表所示。,五、 出入口设计,城市快速路设计,五、 出入口设计,楔型端端部后的过波长度Z1,Z2,根据表的渐变率计算。,当主线硬路肩宽度能满足停车宽度要求时,偏置宽度可采用硬路肩宽度。渐变段部分硬路肩应铺成与行车道路面相同的结构。,城市快速路设计,五、 出入口设计,(5) B型出入口应用缘石等与其它道路明显地区别开来,以便能明显确认其存在位置。出入口形式应明确,其几何设计应能防止辅路车辆通过山口进入主路,

13、或主路的车通过人口进入辅路。,2、出入口间距,出入口间距庇能保证主线交通不受分合流交通的干扰,并为分合流交通加、减速及转换车道提供安全、可靠的道路几何条件。,城市快速路设计,五、 出入口设计,城市快速路设计,五、 出入口设计,城市快速路设计,3、辅助车道,五、 出入口设计,在快速路的分合流处,为使车道数的平衡与基本车道数两者不产生矛盾必须附加适当长度的辅助车道。所谓基本车道数是指道路在全长或较长路段内必须保持的车道数。同一条道路相邻两段路的基本车道数每次增减不得多于一条,变化点应距互通式立体交叉0.51.0km,并没渐变率不大于1/50的过渡段。,城市快速路设计,六、 高架路设计,高架路是指高

14、架桥连续跨越二条以上横向道路,并有沟通高架桥与地面交通的上、下匝道所组成的道路系统。高架路适用于用地受限制的市区,可充分利用城市昂贵的土地资源,尤其适用于地下水位高、地下设有大量公用管线设施以及横向道路密集、交通较为繁忙的地区。,城市快速路设计,4.5 高架路设计,城市快速路设计,城市快速路设计,一、横断面设计,1)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2)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1设计原则,3)交叉口范围的设计要注意。,六、 高架路设计,城市快速路设计,二、平、纵线形设计,六、 高架路设计,平面设计时在布置桥墩、桥台时需要考虑墩(台

15、)位置、尺寸对地面交通及地面设施的影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建设冲突。纵断面设计关键在于桥梁标高和纵坡及坡长问题。因此,高架路的平、纵线形设计除了要考虑道路本身的交通功能以外,还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灵活运用规范指标和设计手法才能设计好这样一种特殊的桥式“路”。,城市快速路设计,六、 高架路设计,三、匝道设计,1原则与规定 (1)匝道布置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架道路在道路网中担负的交通需求,提高高架道路的利用率,使行驶高架道路的交通通行时间最短,充分发挥每一条匝道的功能,使高架道路和地面道路系统能切实达到琉解市内交通、集散对外交通、分流过境交通的目的。 (2)匝道的设置位置府符合交通现状和规划路网中的

16、主要流向。 (3)匝道间距应合理,一方面要确保快速道路的畅通,减少因匝道出、入引起的交织、合流、分流区段的影响范围;另一方面应注意匝道间距不宜过大,致使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处的流量过于集中而阻塞交通。,城市快速路设计,六、高架路设计,(4)注意用地与建筑拆迁条件,因地制宜,近、远期结合,预留好续建匝道位置。 (5)匝道布置应尽量避免在主要横向道路交叉口前衔接,注意邻近地区路网的交通组织作用,因地制宜设立辅助车道,琉解交通。 (6)在保证主线设计标准前提下匝道布置形式(对称、错位、定向等)应因地制宜尽量减少拆迁,充分利用现有路幅宽度,增加环境设施带宽度。 (7)根据实际情况及实施的可能性采选择匝道位置。,三、匝道设计,1原则与规定,城市快速路设计,2.匝道形式,高架路的驶入、驶出匝道的连接点是路段通行能力最小的控制路段,因此,在交通拥挤及阻塞情况下,合流、分流或交织区可能会形成车辆排队现象,且范围变化很大,可长达几公里。所以考虑在稳定车流情况下,满足合流、分流或交织区的驶人、驶出匝道不同组合情况下的匝道最小间距。,城市快速路设计,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