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小组学习中的相互激励、相互启迪作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56111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发挥小组学习中的相互激励、相互启迪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发挥小组学习中的相互激励、相互启迪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发挥小组学习中的相互激励、相互启迪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发挥小组学习中的相互激励、相互启迪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发挥小组学习中的相互激励、相互启迪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发挥小组学习中的相互激励、相互启迪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发挥小组学习中的相互激励、相互启迪作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如何发挥小组学习中的相互激励、相互启迪作用小组探究学习的方式被广泛引人课堂后,有效地扩大了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性学习的 新局面,充分显示出它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方面的作用与优势。但令有些班主任感到困惑的是,有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投入极 大的精力,但收效却不够显著。我们觉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小组的激励功能发挥不够。发挥好小组激励功能,无论对教育改革的深化,提高课堂效率,还是对课堂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克服社会惰化效应社会心理学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

2、更努力的倾向称为社会惰化效应。按课前预想,小组互助学习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即整体效果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但在小组互助学习中,往往能发现小组成员你推我让,抱怨所分配的任务太多或不喜欢,习惯把困难推给其他成员,最终不能完成任务,造成整体小于部分效果的社会惰化效应。造成惰化的原因之一是不公平感。人们常常习惯把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奖励与别人(或过去的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奖励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证明是公平的、合理的,那么就会心情舒畅地继续努力工作,如果比较的结果相反,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 原因之二是“ 责任分散”。所谓责任分散是指在与他人共同工作时,个人有责任感下降、

3、将工作推给别人去做的倾向。产生责任分散的原因是指向群体的责任压力在群体中分散开来,落到每一个人身上的责任就很少了。因此,个人没有什么责任压力,而且互相依赖,所以产生推诱现象。我们看到,人越多,责任分散得越厉害,个人的责任感越低,而减少人数,会增强责任感。所以,如果学生认为自己的贡献无法被衡量时,合作小组的合作效率就会下降。为了削弱社会惰化效应,在小组户:助学习中,应该增强学生的公平感,公平、客观地评价小组的每个成员所完成的任务质量和数量。同时在安排小组互助学习之前,应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共同目标,进行明确细致地分工,责任落实到每个小组成员,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每位小组成员的责任感,使学生感到

4、虽然在小组中学习但不能依靠他人。另外还要缩小小组规模,避免责任分散。目标的导向激励当小组的目标与学生个体的目标一致时,小组的目标期望效应便激活每一位小组成员为了小组荣誉进取、发展、成功等需求,即产生所谓目标的导向激励;当班级群体的目标同各小组的目标一致时,班集体的目标期望效应便激活各个小组为了班级荣誉进取、发展、成功等需求,也产生所谓目标的导向激励。实践中我们发现班主任如果能充分发动学生共同参与到目标制定、计划实施过程中,不但能集思广益,使目标更切合实际,使计划更周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执行的自觉性。例如:在班级管理中,大家讨论确定学期工作目标或阶段活动目标时,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要

5、善于启发,适时点拨,巧妙归纳,准确把握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共同确立一个具体、明确、适当,具有较强的激励性,又是大家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可行性的班级群体目标,然后把班级目标转化为小组目标,让小组目标再充分激发每一位小组成员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活动的发展激励班集体活动可诱发、培养、满足学生参与、表现、发展等需求,即产生所谓活动的发展激励。在落实学校常规活动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加大学生自主活动的广度和力度,改变由学校或班主任定内容、定形式、定人员的情况,打破班级活动缺乏个性的状态,学生的独立组织、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班级实际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提高。由于学习小组都是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下产生的,所

6、以组与组之间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开展竞赛。教师对每次学习小组的答问、活动、作业、预习、检测、竞赛等进行评分。每次按得分多少评选出优秀组、达标组和未达标组,以此唤起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竞争和合作意识,以活动促发展。 合理评价激励加强合作与交流,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要求。合理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互相交流,积极沟通,促进自身发展。如在生物学教学中,可开展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使学生将个人表现与小组成就相联系。如探究花的结构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竞赛,对照课本的桃花基本结构图,学生将从自家带回来的各种植物的花进行观察、解剖,并将花的各部分粘贴成粘画,注明花各部分的名称。针对学

7、生的学习成果,还可设立多个奖励方案:最佳合作奖,最准确奖,最快速度奖,最具创意奖。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作品后,上讲台展示,介绍本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情况,作品好在什么地方,接受其他小组的评议。通过小组内自评,小组互评,选出各个奖项。学生通过参与小组评价,不仅学习了花的基本结构知识,还培养了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更培养了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及交流表达能力。又如进行绿化校园的设计评价活动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校园绿化方案,然后在课堂上全班交流,从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等角度讨论后,评选出几份优秀设计方案进行展示。交流后各小组吸取其他小组的优点,修改完善本组的方案,以最满意的方案上

8、交。通过“初步设计互相交流不断完善”的评价活动,学生体会到“只有群体的成功,才能获得个人成就”,采取的策略多是围绕“我们怎样才能完成任务”这个中心。评价中,学生认识到,个人目标的达成,取决于群体目标的实现,个人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因其他同学的存在而增加。“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激励性的语言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当然针对孩子的不足与偏差教师也需及时地给予纠正、指导。在小组合作和学习中,教师的激励评价不仅要关注每个学生,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团体,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请小组代表发言时,应少一些“你”,多一些“你们小组”,也要让孩子少一些“我”,多一些“我们小组”。只有全面地、

9、积极地、发展地看待、分析、评价和鼓励学生,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效应。建立合作小组后,教师可将学习、纪律、合作等纳人评价范围,并将权力还给学生,由小组成员互评。这样多方面的评价不仅弥补了老师评价容易囿于学习和纪律的框框、以偏概全的不足,还引导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扬长避短,增强了自信。规范的同化激励班集体规范由纪律、舆论、班风诸要素形成。它是班集体内各个成员的行为准则,是班集体价值导向对学生个体的行为规定性,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标准、规则、参照。当班集体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自我期望时,就产生所谓规范的同化激励。例如当新班集体组建时, “规矩”是极其重要的, 班级公约的制定不容忽视。既然它是班级的

10、共同行为准则,就应该是全体学生参与制定,而不能班主任搞“一言堂”。在广泛征集意见,全体投票表决后的公约才具民主性、权威性。而每个班集体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所以班级公约应该是百花齐放,各有侧重的。规矩有了后,就要认真落实。坚持督促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各组员相互影响、相互约束、相互激励,个体通过在群体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小组内各成员优势互补、共同进步。这样,个体逐渐对集体产生依附感、依托感和依恋感,受到的激励也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小组间竞争激励除了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又有竞争。在一定的合作期满时,班级将就组员的成绩和表现,尤其是进步幅度进行

11、评比。每一个合作期结束,合作小组都必须重新调整成员,重新制订合作计划。这样在合作期内,小组保证了至少三个学生彼此关心对方的学习,这有助于在班组里树立一种每个学生都得到他人的认可并得到他人的重视的意识,也是促进学习的一个先决条件。而合作小组的重新建立,有助于让所有的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提高与他人交流的技能以及对变化的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我们对以下的心理效应有了更深切的体验。(1)皮球效应。一个皮球,只有当它四面八方都“过得硬”,方能充气足,才能蹦得高;若有一个小孔,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针眼,这个球绝对抗拒不了干瘪,绝对充不足气,绝对弹不高。这种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讲,称之为“皮球效应

12、”。(2)木桶理论。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一个班级总是由几十名学生组成的,正如一只木桶是由若干块木板组成的一样,组成木桶的木板有长有短,组成班级的学生也有“长” 有“ 短 ”,因此要建立优秀班集体,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只有采取科学的方法,把“短板”变成“长板”,班级这个“木桶”的“存水量”才能达到最大值。(3)森林效应。一株树苗,孤植于荒郊,即便成活,不是枯萎多节就是变曲畸形,而森林中,枝枝争抢雨露,棵棵争取阳光,这才有根深叶茂,大树参天。一个人的成长与集体的建设的关系也正像树苗和森林的关系,所以在心理

13、学上,我们又将这种效应称为“森林效应”。正是通过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班级中善于“取长补短”的氛围得以确立。班级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感染作用也得以朝积极的方向发挥。在班级这个群体中,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先进的学生容易踌躇满志,看不起后进的学生;后进的学生一方面常有自卑感,不愿同先进的学生接近,另一方面,对先进的学生抱有戒备和嫉妒心理,彼此之间存在严重的心理隔阂。而小组互助学习就像是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友谊的纽带,为消除他们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创造了契机,先进的学生伸出热情的手,真诚地帮助和关心后进的学生,同时,后进的学生主动地向先进的学生学习,向先进的学生看齐。借助有效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从小组辐射到班级,逐步形成一种相互尊重、和谐一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氛围,从而形成群体合力,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小组互助学习的运作方式,使同学们学会了关心他人,学会了合作,增进了团队意识,还通过自查自评,自醒自悟,真正地走向自治自理,变规范为需要,为弘扬集体精神奠定基础。集体舆论是个人行为与集体前景的调节杠杆。我相信,当学习小组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与小组、班级的使命感时,他们能真正地学会如何独立、如何合作以及如何竞争,而我们也将在今后的日子里与他们一起完善学习小组的功能,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