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沟通》讲座内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523307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诚沟通》讲座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真诚沟通》讲座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真诚沟通》讲座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真诚沟通》讲座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真诚沟通》讲座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真诚沟通》讲座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诚沟通》讲座内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座内容1.什么是沟通?什么是真诚沟通最独特的地方?2.前期准备(联络与预访、踩点)3.中期拍摄(采访的9个原则)4.空镜(摆拍与抓拍:13条“秘笈”让摆拍显得“真实” )5.后期剪辑(11个必须掌握的方法)6.CCTV-新闻频道包装作品交流7.频道、栏目公益宣传片的创作观 察 与 思 考编者按:公益广告通过巧妙的叙述角度、精致的影音效果,不仅表达深切的人文关怀,传递社会主流价值和美德,同时也有力提升了电视媒体形象,好的公益广告甚至会成为收视亮点。前不久,总编室邀请央视新闻频道形象包装组负责人、 真诚沟通栏目主创吕牧,到中心针对公益广告的创作进行讲座,本期我们就看看真诚沟通这种类型的公益广告是

2、如何做到“尖锐的打动、安静的震撼”的。“沟通”之道央视新闻频道真诚沟通栏目主创 吕牧作为中国唯一一档“同一总主题的公益宣传片栏目” ,央视新闻频道的真诚沟通栏目(以下简称沟通 )是公益广告的一种类型。 沟通的采访具有纪录片的特性,而镜头的拍摄则具有广告的特性,这正是沟通最独特的地方。如果把沟通简单等同于人物短片,而忽视了“公益广告”这一基本属性,在创作上就很容易陷入误区。我仓促整理出此文,从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谈谈跟年轻编导的“手艺”相关的问题。引领方向 剖析得失前期准备(一)联络与预访预访通常分为电话预访和走访两种。预访有几个目的:其一,确定基本事实;其二,了解被拍摄对象的表达能力与状态

3、;其三,了解拍摄环境,也就是“踩点” 。沟通是一档很特殊的节目,既是人物短片,又有公益广告的属性,因此它的采访不同于一般的新闻采访,要求被访者在拍摄过程中尽量保持语言的鲜活。只有被访者在与编导交流过程中处于“第一次告诉你”的新鲜感当中时,才能做到这一点。沟通的采访是“向未知取材” ,要保留这种“未知” ,预访就要有节制,有技巧。1.通常预访时要尽量避免追问细节和个人感受,只须大体核实客观事实就可以了。如果在预访时已经问得很详细,则在正式拍摄时,最好换一个采访者来提问,这样可以让对方在现场保有交流的新鲜感。2.可以采用向其他的相关人员预访的方法来了解细节。3.根据对方在预访中的表达状态来灵活决定

4、拍摄顺序。通常情况下,先拍一部分空镜,再采访,然后再把余下的空镜拍完的方式会更好一些,可以有效消除对象的紧张感。(二)踩点踩点的目的是确定影像风格,构思空镜。对拍摄环境的熟悉程度决定了你镜头的质量和拍摄的进度。踩点后要确定:拍摄的空间与时间(安排拍摄进度) 、情节设计、参与者、所需设备(灯光、录音、特殊设备等)及道具。中期拍摄(一) 采访因为到目前为止, 沟通还是一个以语言表达(即主角的“自述” )为核心的节目样态,所以成功的采访,是决定“沟通”质量的关键与核心。1. 保持对被访者的好奇心,采访当中一定要随时追问。采访提纲要尽量多地列出想问的问题,不要局限于你已知的事实以及预设的“沟通”主题。

5、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你们在现场不断的“聊下去” 。千万不要只局限在你与在采访提纲上的那几个问题当中。因为有时“沟通”的落点是未知的,你可以在交流中逐渐发现它。2. 从细节出发。在采访中要特别注意捕捉事物的过程与细节,要“见微知著” 、 “以小见大” 。对方能说出多少细节,取决于你问到了多少细节。而你能问出多少细节则取决于两件事观察和聆听。3. 引导对象进入“谈话场”的核心原则放松。 沟通中采访的最大特点就是两个字:“聊天” 。几乎每个成熟的沟通编导都有在开机前先跟对方聊半天家常,关机后又聊好一会儿的经历。你不妨观察一下,被访者平时在跟自己熟识的家人、朋友在一起聊天时的语气和内容是什么样的那就是你

6、梦想中的“谈话场” 。对方不一定是一个健谈的人,但即使是最不擅表达的人也有他自己的语言特性。采访者要有与对方“漫谈”的耐心。采访时的前几分钟在后期剪辑时基本上是可以不用的。因此,先随意地聊几分钟,一点一点靠近重点,能有效地让对方放松下来,把话说顺溜了。对方讲话时多用点头和眼神来鼓励他的表达,但要避免不停地发出“嗯、嗯”的回应声。与摄制组工作人员形成默契。开机时尽量显得轻松随意一点儿,尽量避免仪式感(比如打板,或大声喊“开机” ) 。采访现场的无关人员越少越好。有条件的情况要清场。除了采访者本人,其他工作人员(摄像师、录音师等)要尽量避免面对被访者,更不能与他有眼神交流。这样能有效消除被访者的紧

7、张感,同时也不会出现对方的眼神四处乱瞟的情况。4. 采访拍摄的构图。采访的构图分为带环境和不带环境两种。带环境的采访构图本身含有环境信息;不带环境的多为近景和特写,能细致体现人物的语言表达与表情神态。要注意摄像机的轻微俯、仰角度,必要时可以打破水平,用小仰角加对角线的构图可以产生一种“倾诉感”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双机拍摄,一全一特。可以与摄像约定一些暗语,跟据谈话内容的深入改变构图与运动。这样可以丰富和加强采访镜头的表现力。5. 最好的编导是不需要教被访者说话的。摆拍采访的内容,几乎已经不能被称作“采访”了。如果说沟通的采访可以摆拍的话,那么也一定是限定在采访完成之后,出于剪辑需要,对于一

8、些说得比较罗嗦的基本事实的简捷归纳与表述。感受性的、情绪性的语言应该杜绝摆拍。 (二)空镜头1. 如何拍空镜空镜的拍摄分为两大类:摆拍与抓拍。作为一个 60 秒长度又多次重复播出的节目,沟通的本质就是公益广告,播出方式决定了沟通的影像必须精致,必须要“耐看” ,所以它的空镜都是摆拍的。因此,除了深入细致的采访以外,对于镜头的精心设计也非常重要。(1)远景的构图一定要规范,要特别注意地平线的位置高低。摄像机要尽可能地尝试后退,以获得更大的空间感。远景构图也要考虑前、后景的虚实变化。(2)对于重点空镜,一定要多景别成组拍摄,远景、中景、特写结合。对于核心动作,要多角度拍摄,这样才能为后期前辑提供足

9、够的可能性。(3)不要总是对好焦了才开机,要保留对焦的过程。这会让你的后期剪辑更加丰富。(4)远景要尽量避免手持拍摄。要注意设计镜头内的调度(如运动的人和物体) 。(5)充分利用现场环境、物件、道具、人物动作、光影等来设计“情绪性空镜” 。注意结合彼时彼地的自然条件(天、地、风、水) 。(6)通过镜头运动或镜头内的调度,可以打破景别的区分。(7)两个以上主角的“沟通”采访构图要相对设计。一个脸朝左,另一个就须朝右。 2. 如何让摆拍显得“真实”沟通的拍摄对象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不是专业演员,不可能要求他们在面对镜头时随时都能生动自然。因此,正确的拍摄方式能有效地增加镜头的“真实感” 。要“摆中有

10、抓,抓中有摆” 。(1)清晨和傍晚是“魔术时间” ,光影动人,千万不要浪费掉。(2)尽量选取特写与全景(或远景)来仔细摆拍。(3)人物的中、近景尽量抓拍。面部表情尽量抓拍。(4)摆拍中、近景时,要尽量让主人公做一些他最熟悉的动作,越复杂越好。可以适当采用手持拍摄的方式,增加“纪实感” 。特别要注意前、后景的虚实变化及光线的方向。(5)中、近景要尽量避免让对象的脸正面面对镜头,除非你有意为之。(6)特写要拍得准确;近景要拍得生动;远景要拍得有气势。(7)拍特写时要特别注意光线的方向,以及后景的信息,不要只注意构图。不要总是在同一个距离上用长焦推上去拍,要尝试使用不同景深的镜头,用广角同样能拍出很

11、有味道的特写。 后期剪辑“塑造人物性格”是人物类短片的必杀技。这种人物性格上的独特性会使一条片子被人长久地记住。人物的性格,主要是通过语言传递出来的。所以,要充分理解人物的语言个性,挖掘人物的语言魅力,并通过后期剪辑予以呈现。1. 剪辑的准备。首先,梳理故事脉络,进行“纸上预编” ;其次,整理空镜素材,确定影像节奏;第三,选择合适音乐,把握全片情绪。2. 精心设计戏剧张力。一个宣传片或人物短片的长度,就是讲一个段子的长度,段子要精彩,就要有预埋、有高潮、有收尾,那么在前期策划和后期剪辑时就要有意为之。3. 处理好三个“第一”:第一个开场镜头;人物的第一次亮相;人物说的第一句话。4. “反向带入

12、” (对比、先抑后扬的手法) ,这种方式能增强短片的悬念感。5. 发现短片的“文眼” ,围绕它来构思全篇。好的短片,常是一两句话,说到令观众“心头一动”即可。这一两句话通常都在全片的 4/5 处,它也是塑造人物性格的关键。6. 内容的取舍。尽可能用最少的话来说清楚事情。要反复推敲,问问自己“如果删了这句话,是否对观众理解这个短片造成障碍?”能用镜头直接表现出来的信息最好不要再用语言重复。7. 背景音乐最好有音源。要尽量从人物的个性和日常生活习惯出发,来寻找合适的音乐,要尽量在拍摄地寻找合适的音乐。音乐的目的是推动情绪,要少用慎用大段的音乐。8. 音效的处理。现场声的重要性往往大于配乐。它能增加

13、片子的质感和真实性。其次,能产生剪辑节奏变化。剪辑时要注意“声音先入” ,用声音前置来带出画面。9. 字幕的处理。用镜头讲故事,除了必要的人名字幕,解释性的字幕要尽量少用或不用。要反复推敲:“删了这几个字,是否对观众理解这个短片的内涵造成障碍?” 沟通作为一档公益广告栏目,其主要功能不是新闻或信息的提供,而是感受和理念的传递。因此,过多的字幕信息会干扰观众对于片子内涵的体会。 10. 剪辑的重点是强化核心情绪。通过镜头的长度和动作、场景、变速等手法反复强化和渲染。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与拍摄有机结合。剪辑完成后,要多给周围人看,才能及早发现问题。不要不好意思,或担心看的人多了意见不一。如果给十个人看了,有八个人都说到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片子本身有问题。修改的过程,是主动寻求突破的过程,不要只是被动应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