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新评价》江西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1 上古人类文明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5154169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新评价》江西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1  上古人类文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新评价》江西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1  上古人类文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新评价》江西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1  上古人类文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新评价》江西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1  上古人类文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新评价》江西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1  上古人类文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新评价》江西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1 上古人类文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新评价》江西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1 上古人类文明(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1 上古人类文明,考 点 聚 焦,考点一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产生与传播,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考点精要,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1.古埃及的建立与统一: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一些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一说约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统一了埃及,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古埃及兴亡: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两百多年后埃及衰落,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此后,尼罗河下游地区多次被外族征服。公元7世纪,埃及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版图,从此

2、成为一个伊斯兰国家。,3.埃及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宏伟壮观的石头陵墓,也是国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 二、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古巴比伦 (一)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主要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二)两河流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与统一 1.公元前4000年以前,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的南部建立了城 市,创造了独特的城市文明,这是两河流域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后,两河流域出现了十多个城市国家。 2.公元前19世纪,阿摩利人在幼发拉底河中游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3、,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三)汉谟拉比法典 1.颁布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维护以国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地位:是现存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性质:奴隶制法典。 4.价值:成为研究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等的重要史料。 三、种姓制度下的国家古代印度 (一)文明发祥地:印度河、恒河流域。 (二)哈拉帕文明:大约在4 000年前,出现在印度河流 域,属青铜文明,是印度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三)国家的出现: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几百年之后,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4、。公元前4世纪时,恒河流域出现了统一的国家。 (四)种姓制度 1.形成: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逐渐形成四个不同的等级。 2.内容: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3.特点:等级森严,不同等级在法律上不平等;等级世袭;不同等级从事不同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 4.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五)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1.创立的背景:种姓制度下,印度的社会矛盾尖锐,许多阶层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不满;各国之间征伐吞并,战乱不断。乔达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目睹自己所属的释迦族经常受到外族的欺压

5、,感觉世态险恶、世间无常,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的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于是他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2.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 3.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4.基本教义:提倡“众生平等”,主张“忍耐”和“修行”。 5.传播: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 (1)北传佛教(又称“汉传”):主要分两路,一是经陆路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再传到朝鲜和日本;二是经海路,直接从广州一带登陆,由南向北深入中国腹地。 (2)南传佛教:向南传入斯里兰卡

6、、泰国、缅甸等地。 (3)藏传佛教:越过喜马拉雅山传入我国藏族地区和傣族地 区,并由西藏传到蒙古。,真题探源 (2013江西)如右是某文物的图片(局部)。对该文物上的文字进行解读、研究,可以了解( ) A.古巴比伦奴隶制度概貌 B.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C.欧洲封建等级制的形成 D.阿拉伯人对世界的贡献,A,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下列对这句话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B.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C.古埃及人非常重视对尼罗河的治理 D.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统治区域 2.“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编

7、制了第一种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并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用远古文字(泥版文字)记载的材料。”材料中所说的这一“地区”是指( ) A.黄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两河流域,B,D,考点过关,3.“他说,别的国家的人,大学快毕业的时候都会烦恼出社会要做什么,而他根本不必费心。他父亲是理发匠,他的阶级也只能做类似的行当,他早就决定继承父业,继续做理发匠。”据此判断,这里的“他”最有可能是哪个国家的人( ) A.埃及 B.印度 C.希腊 D.法国 4.释迦牟尼早年的求道经历十分坎坷,他在修道者的森林里,以少有的苦行折磨着自

8、己,摒弃一切生命的贪欲,终日处于苦思冥想的状态。他的打坐方式,是当时印度较盛行的“止观”禅定。释迦牟尼坚持六年,用以探索心源,由此创立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B,A,考点精要,考点二 知道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一、古代希腊 (一)希腊文明的发祥古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文明,而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和迈锡尼。克里特岛在约公元前20世纪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克里特文明神秘消失后,爱琴文明的中心移到了希腊半岛的迈锡尼。 (二)历史分期 (1)爱琴文明时代: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12世纪,从克里特岛出现国家到多利亚人

9、入侵,迈锡尼文明灭亡。 (2)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荷马史诗记述的时代。,(3)古风时代(早期希腊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这一时期是希腊城邦形成的时期。 (4)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前期。这是希腊奴隶制城邦的极盛时期。希波战争希腊联军取得胜利,希腊城邦进入极盛时期;雅典城邦伯利克里当政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5)马其顿统治时代: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2世纪中期。希腊城邦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希腊奴隶制城邦衰落。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强大起来,南下征服了希腊。希腊处于马其顿统治之下。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明传播到东方。亚历山大帝国迅速瓦解后,罗马征服了希腊,

10、西方文明被罗马帝国继承。 (三)古代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形成 1.时间: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 2.地点: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海岸一带。,3.代表 (四)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 1.当政时间:公元前443年公元前429年 2.基本状况 (1)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十将军外,国家所有公职向公民开放。 (2)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机构,它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多重职能,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决定了雅典的内政、外交、和平与战争等重大问题;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3)陪审法庭是最高的司法与监督机构,它以秘密的方式进行判决。,(4)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

11、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补贴。 3.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与专制政体相比是一大进步,但雅典的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因为在雅典,奴隶没有公民权,外邦人和妇女也没有公民权,而且,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500人议事会,实际掌握在少数的商业贵族手中。 (五)亚历山大东征 1.背景:希腊城邦衰落之后,马其顿王国兴起;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南下打败希腊联军,并逐步统一了希腊。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后,组织东侵,史称亚历山大东征。 2.时间:公元前4世纪。 3.过程: (1)第一阶段:征服小亚细亚,攻入埃及; (2)第二阶段: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并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4.结果: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亚

12、历山大帝国。但建立在征服基础上的帝国,只是昙花一现。亚历山大死后,帝国迅速瓦解。 5.影响: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北非、西亚等地,希腊化时代到来。与此同时,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中。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但亚历山大东征毕竟是野蛮的征服行为,战争给东方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真题探源,(2015江西南昌)下图阴影部分所示为下列哪一帝国的版图(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B,考点过关,1.“西方历史的开源”,“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科学、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成为西

13、方文明的精神源泉”。这里讲述的是( ) A.古巴比伦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阿拉伯帝国 2.“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种景象出现在( ) A.罗马共和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国家 D.雅典城邦,B,D,3.“经过征讨,最终征服了犹太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甚至印度文明,同时,也把西方文明带到东方。”这里评述的是( ) A.布匿战争 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阿拉伯扩张战争,C,考点三 知道罗马城邦、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及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考点精要,一、罗马城邦的建立 公元前8世纪,传说中的罗慕路斯兄弟建立罗马城,罗马成为一个城邦国

14、家,罗马王政时期开始。罗马王国国家机构由国王、元老院和库里亚大会组成,罗慕路斯成为罗马城邦第一个国王。 二、罗马共和国 (一)建立罗马人驱逐国王暴君后,于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罗马进入共和时代。罗马共和国国家机构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组成,元老院掌握实权。 (二)布匿战争与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时间: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2.目的: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 3.结果:罗马灭亡迦太基,成为地中海霸主。 4.性质:布匿战争有三次,前两次具有争霸性质,第三次是罗马对迦太基的掠夺战争。 5.影响:布匿战争影响了罗马共和国的兴与衰。布匿战争后,大量的奴隶、财富流入罗马,使罗马奴隶制

15、走向繁荣,罗马成为西方世界的统治者;随着布匿战争的结束,罗马共和国逐步强盛,奴隶制经济逐步繁荣,罗马统治者日益骄奢、腐败,社会道德风尚也日益堕落与败坏,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情况下,罗马共和国衰亡。 6.衰亡:布匿战争后,罗马共和国统治腐朽,阶级矛盾激化。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动摇了罗马的统治基础;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消耗了统治集团的势力;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元首政治”,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三、罗马帝国 1.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2.扩张:公元1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分裂:395年,罗马帝

16、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4.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在人民起义和日耳曼人入侵的情况下,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入封建时代。 四、罗马扩张 1.背景: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罗马成为地中海强国。 2.时间:公元前3世纪开始。,3.过程:(1)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通过布匿战争,罗马共和国灭亡了迦太基,成为地中海的霸主;(2)亚历山大帝国瓦解后,罗马向东扩张,征服了希腊、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地区;(3)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动征服高卢的战争;(4)罗马统治者征服埃及和北非。 4.结果:到公元1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海。 5.影响: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暴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