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再探 【职业教育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514992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再探 【职业教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再探 【职业教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再探 【职业教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再探 【职业教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再探 【职业教育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再探 【职业教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再探 【职业教育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教育论文-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再探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撰文提出,大学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之外,还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引领文化的重任,并将之阐释为大学的第四功能。他进一步提出,大学要想担当起引领文化的重任,创新是必由之路。川围绕这一论述,专家、学者展开了广泛而深人地讨论,厦门大学还就此话题专门举行了学术沙龙,对引领文化是否属于大学的第四功能各抒己见。毋庸置疑,这些讨论对于我们明晰相关概念,加深对大学文化的认识大有裨益。依我之见,在是否将文化界定为大学的第四功能的这个问题上,大可不必遵循“名正言顺”之传统逻辑,其本身就需要来一点点创新。其实,无论是古希腊柏拉图的学园,中国古代太学

2、还是中世纪欧洲诞生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始终是与文化连体的。学校传播文化、批判文化、创新文化乃天经地义之事。我国长期以来也是将文化和教育事业并用而统称“文教”事业。由此看来,学者们纷争于大学引领文化是基本功能还是第四功能亦或是纠缠于职能、任务等概念的辩驳并无多大意义,因为,不论我们承认它处于何种位置,文化与大学本来就纠缠交融于一体,彼此依赖、同生共长了。倒是赵部长提到通过创新来引领文化颇具意义。在他看来,“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大学要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撑,强大的知识贡献,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从而引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2这就涉及一个重要的命题,大学必须不断创新文化并通过创新文

3、化来达到引领文化的目的。显然,在创新文化和引领文化之间,创新文化更为重要。按照辩证法的逻辑,只要是适应时代要求,顺应社会前进的创新一定是在旧有事物上孕育出来的,其本质是对旧事物的扬弃,是一种发展,这种创新之成果注定比旧事物更具生命力,更能赢得社会的接纳和认同,同时,也更能引领文化前进。“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创造性地引介了马克思主义,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其引领文化的功能得以自然而然的彰显。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只要能真正创新思想、创新文化,那么,引领文化的功能作用不言自明,亦不为而为。 一、对大学创新文化的再认识笔者以为,“大学创

4、新文化”包括三层涵义:一是大学的创新活动;二是大学创造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的活动,实质上也就是创新活动在文化领域里的一个分支;三是让大学创新活动本身就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先来看大学的创新活动。大学自诞生起,就通过教学活动将已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起到传承知识和传播文化的作用;然后,通过师生对已有知识的思考和批判,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继而创造性地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新体系,起到批判知识和创新知识的作用。如此看来,创新活动对于大学的教育活动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大可不必一提起大学的创新就感觉无尚荣光。因为创新之于大学,本来就是其使命之所然。打开任何一所国内大学的网站,在过去一年的总结当中,都可以

5、看到该校一共发表论文多少篇,获科研奖项多少,申请专利若干,如此看来,中国大学创新可谓多矣,但为什么我们依然喋喋不休地呼唤创新?关键还在于对创新的认识有偏差。从根本上说,创新是信仰、价值和实践诸要素不断重组之后的复合体。首先,生活在大学间的学者、教师对学术以及自己的学科研究必定要抱有坚定的信仰,方能孜孜以求,并以之为乐。其次,行动取向源自对价值的判断。真正的创新必须是建立在对时代发展趋势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而且能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和进步提供养料和动力。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法西斯主义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但其显然有违人类发展之正义,一旦被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就会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大学里的创新活动

6、必须要立足于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以及人的最大限度的自我解放。最后,价值判断必须付诸于行动,在实践中进行落实,并对创新成果不断进行检验。否则,当前汗牛充栋的许多所谓创新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大多难免“四个基本”的命运:基本读者是自己,基本作用是评职,基本效果是废纸,基本归宿是垃圾。如此淡漠于信仰、稀薄于价值、又疏离社会实践的学术活动又怎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活动呢?明确了这一点,再来谈大学创造新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就顺理成章了。文化上的创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杜维明教授指出:“在一个复杂的现代社会,除了科技能力以外,还必须有文化能力。”3现实中,由于对文化的理解分歧太大,因而人们对于大

7、学创新文化概念的理解自然存有谬误,又由于认识的偏差导致行动取向的不同,所以,很多大学都以为搞上几个工程、弄出几个程序、完成几个课题、实现一系列的指标,就是在创新,就在创造新的文化。其实常常弄得本末倒置、失之偏颇。对于文化的理解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核心要素及特征是可以确证的。用西班牙学者奥尔特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中的一段表述来说明之就很妥贴:“文化不是科学,文化是一种生命的信念,一种带有我们时代特征的信念。”正因为文化是一种信念,所以它就具有模糊的不可言说性,而现实的所作所为大都试图把“创新文化”置人一个具象的时空之中加以言表和遵从,难免狭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促使大学里的创新活动成为一种文

8、化现象呢?我考察过美国和欧洲的一些高水平大学,他们似乎并没有年年召开创新大会,月月贯彻创新精神,人人高呼创新口号,满墙刷上创新标语,然而,却能不断涌现与高水平大学相称的新兴学术成就以及引领社会发展的前卫思潮。我只能猜测,于他们而言,生活于大学间,创新的意念早已融入血液中,渗入骨子里,成为与生命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当创新的意识和活动成为个体或群体生存之必须的时候,文化传统自然演绎而成。此时,作为符号的言语已属多余。从另一角度来看文化的本质,也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高深莫测和遥不可及。相反,文化常常借助具象之形态而广泛渗透表现于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思维定势之中。长时间的持续不断的行为可以养育成一点习

9、惯,很多的习惯才会凝聚成一点文化传统,连片的文化传统就会促成相应制度的诞生,进而,相应的制度则会筛选出相应的存在体(学者、学科、学校或其他成果)。真正的创新活动并非易事,而要让创新成为一种文化更是难上加难,绝不是可以通过“规定”来实现的。也难怪大凡谈到传统文化流派,一个“三教九流”就大致勾勒出数千年中华文化思想的经络格局。然而,知难不等于畏难,关键在于激情、意志和勇气。黑格尔在普通历史哲学一书中明确指出,历史上所有重大成就的取得,所有文化的积淀都需要某种激情,具体言之就是冷静的逻辑和钢铁般的意志。日本人让市民自觉排队硬是用了一百年。大学如若遵循这个原则,创新成为文化当是可及之事。 创新就其形态

10、而言,大多表现为对常识、常规的无序解读和逾越,是对某一事物长期迫索之后的顿悟,有时甚至会激发创新当事人的狂躁状态。因此,对今天很多人满怀热情即将构建的系统的、全面的、稳定的所谓创新体系,笔者不以为然,也许花费许多高额成本所构建起来的庞大体系恰恰就会成为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的扼杀场,历史上案例不胜枚举。虽然突破常规、阶段性的无序以及否定与超越构成了创新活动的常态,但也并不等于创新就是不可捉摸、不可把握的事物,只要我们透过现象的迷雾去抽取内在的规律,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操控之。二、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径再探至于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径,学者们已经从“现代大学制度”、“办学特色与个性”和“文化存在形态”等多种角度

11、做过诸多论述,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仅只就大学创新文化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信任、习惯、包容力和学术生态等要素再阐发点滴议论。1信任与大学创新文化毫无疑义,任何创新都是未知的。既然是未知的,就是一项具有风险的活动。换言之,创新活动往往是假设未来行动会取得成功的一种“赌博”。既有赌博的特征,就会有“输”与“赢”的结局。尽管每个创新者在行动之前都渴望成功,而一旦真正失败,创新者将承受相当的损失,包括时间、金钱,直至丧失继续追求和探索的勇气。而人的理性多少会在创新之前促使其权衡这些机会成本,如果他意识到机会成本过大,就会选择放弃行动,即便他起初对这个项目存有渴求和强烈的价值预期。此时,外环境以

12、及客体因素对于创新主体的信任程度就会成为关键。信任在大学教授和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决策时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虽然创新与信任都是一种指向未来的赌博活动,但信任更关乎价值,可以为人类的创新活动提供最基础性的保障。首先,创新活动需要自由,而对他人的信任往往意味着给予他人行动更多的自由。承载着他人信任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信任力量的支配下,放心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不受或者少受外力的干涉,自由自主地从事创造活动。很多大学由于对创新活动存有乐观且简单化的理解,因而常常以制度的形式来规制学术活动和创新行为,这正好违背了创新的最基本规律。其次,信任可以最大限度地简化社会活动的复杂性,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

13、的有效沟通、交流和合作。创新活动需要各类专家的联合,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和判断问题,相对来说,对事物观察的方位越全面,也越能接近把握事物的全貌,并进而洞察发掘出内部的本质规律,为实现创新目标奠定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在大学里,学科日益分化,今天已经很难找到像亚里士多德、斯宾塞那样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了。因此,除了极少数的创新可以通过闭门造车完成之外,大多数的创新活动需要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交互组成创新团队并结成如迪尔凯姆所称的“有机团结”。在创新团队的运作当中,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至关重要并不可或缺,它可以最有效的削减与创新活动无关的纷繁事务,从而营造出最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第

14、三,信任能够促进更多的信任,进而可以产生诚信的文化机制。如果一所大学不信任教师、教师之间也不信任彼此,甚至教师也不信任学校,如此文化功能就会失调,继而直接影响并阻滞教师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最终制约并彻底消解创新主体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显然,欠缺了创新意向和冲动的群体不可能实现创新的目标价值。很多研究表明,信任能激发被信任者更大的精神力量和行动回报。人们常常为了要对得起别人的信任,会从内心自觉萌发出强大的力量,自觉地按照信任者的期望去实现某种价值以为报答。由此来看,大学要推动创新活动,需要以信任文化的营造和构建作为出发点。第四,大学要充分信任那些历经筛选获得聘任资格的学者们具有创新的

15、本性和潜能。作为研究高深知识的大学应该具有这种文化自觉,要相信学者们追求生命之本真的原始动力,努力提供平台和条件,让个体本真的冲动得以展现。因此,大学有必要反省一味地依靠条条框框和生硬指标来推进学术创新的简单管理模式。2习惯与大学创新文化就文化本义而言,一种优秀的、能够引领社会前进的文化,必须能为大众所接受,而且要能演化为人类生活的常识,被人们所内化,并渐次融人到人类的生活习惯中。这种文化才能够影响世俗生活和人类普遍的价值取向,此时,这种文化便被赋予了难以言状的强大的生命力。审视当下国内大学,我们会发现创新更像是一场运动。近些年来,随着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理念的提出,有关大学的宣传和报道

16、中,创新之语录不断涌现并层出不穷。似乎高喊着创新就意味着正在创新,拙于表达就等于落后和沉沦。笔者以为,作适度的宜传以唤起人们的创新意识,是必要的,但如果只是一味非理性地叫嚣,也容易使大学里的创新活动偏离本质。只有让创新成为大学的一种行为习惯,融人到大学的日常行为里,创新及创新文化才真正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创新之花才能生生不息,常开不衰,并不断结出丰硕之果来。否则,类似运动式的创新工程可能添点噪音、消耗更多的教育成本之外,于大学的发展和文化的创新并无多大助益。另一方面,创新行动有多种取向,既可标新,也可立异,并不一定要对原有事物展开摧枯拉朽的革命,彻底扳倒重建。究其实,创新的重点还在于改造人们的心理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定势和人格特性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俗一旦形成并成为定势之后,就会成为现行制度的巩固因素,同时构成未来不可知行动选择的绊脚石。所以,实现创新的前提之一就是改变习惯,而改变一种既定习俗的努力既可以超越,也可以回归。相对于一个特定的时代或者院校环境,超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