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母婴传播 【医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514132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母婴传播 【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母婴传播 【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母婴传播 【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母婴传播 【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母婴传播 【医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母婴传播 【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母婴传播 【医学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论文-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母婴传播 摘要: 本文对近年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危害性、孕妇感染沙眼衣原体的危险因素、沙眼衣原体的感染途径以及实验室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了综述。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简称 CT)是衣原体属的一种,是一类近似细菌的病原微生物,其体内 DNA 和 RNA 两种核糖核酸。CT 不仅能引起沙眼,还可能过受感染的母亲经产道传播给新生儿,引起新生儿结膜炎和肺炎,另外 CT 也是目前世界上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疾源之一。因此,近些年来,CT 感染已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 1 CT 感染的危害性 11 cT 在孕妇人群中的感染 美国乡村人群中孕妇 C

2、T 感染率为 9.0%1;墨西哥低经济收入的孕妇 CT感染率为 10.1%2;丹麦 Vestsjaelland 城,孕妇 CT 感染率为 2.9%3;巴西圣保罗,孕妇 CT 感染率为 9%4;而法国 Martinique 城,孕妇 CT 感染率为26.7%5。世界各地孕妇 CT 感染率不同,可能与各地的检测试剂、方法和时间不同有关。 12 孕妇感染 CT 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在多数情况下,CT 仅感染表层细胞,以眼、鼻、咽部、子宫颈、尿道及直肠粘膜最常受累,一般可无明显全身症状,而严重感染及得感染者常可致严重后果。孕妇感染 CT 可导致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从而引起输卵管性不孕

3、、异位妊娠、胎膜早破、早产和死产等。 J当子宫感染 CT 时因激活宿主的免疫系统,导致了局限性炎症反应。另外,许多生殖道感染了 CT 而又无症状的妇女可对 CT57-Kda 热休克蛋白和相应的60-Kda 热休克蛋白产生细胞免疫应答6,7。在妊娠早期,子宫内膜出现热休克蛋白将会再次激活淋巴细胞,使热休克蛋白抗原决定簇致敏,引起迟发型炎症反应和胚胎的排斥反应8,从而导致自然流产或早产。 HLA-A31 是人类白细胞 1 类抗原,其生理功能是在细胞质中将肽抗原变成CD8 细胞,HLA-A31 与 CT 引起的输卵管炎密切相关9。如果 CT60-Kda 热休克蛋白出现在感染 CT 的病人中,尤其是长

4、期或者反复感染 CT 的人群中,这种热休克蛋白不仅与 CT 输卵管炎有关,而且还与输卵管不孕、异位妊娠和自然流产有极密切的关系10,11。 输卵管和滑液感染 CT 后促使 Th 细胞分裂并分泌淋巴因子,这些淋巴因子包括:-干扰素、IL-2、IL-6、IL-10。尽管这些淋巴因子有抗感染作用,但它们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例如:-干扰素有助于杀伤 CT,同时,它也会通过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引起迟发性超敏反应12。 Elias-M13调查了子宫附件炎与先兆流产妇女 CT 感染情况,发现患有子宫附件炎的妇女,其 CT 阳性率为 42%,先兆流产妇女的 CT 阳性率为 26%。有人指出感染 CT 或淋球

5、菌的妇女容易发生双侧输卵管阻塞,在无生育能力的妇女中,CT 抗体阳性率高达 60%14。也有人指出,在埃及妇女中,CT 感染与输卵管不孕和异位妊娠有密切关系。 13CT 感染对新生儿的危害 新生儿在通过受 CT 感染的母亲产道时,可受染引起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J和肺炎,前者多于生后 5 天14 天出现眼睑和结合膜肿块及粘液性分泌物,结膜充血,经数月后逐渐自愈,一般不留后遗症;新生儿肺炎一般发生在生后 1天4 天,表现为咳嗽、气促、双肺罗音、X 线检查双肺有间质性浸润,重者有呼吸困难及紫绀。 Dereli-D 等曾对 51 例因下呼吸道疾病而住院的婴儿(1 个月1 岁)的结膜和鼻咽标本检测 CT

6、,通过直接荧光抗体检测结膜和鼻咽标本中的 CT 抗原,通过酶联免疫实验检测血中的 CT igM 结果为:20 名婴儿的同一部位检出CT,15 名婴儿 CT IgM 阳性,这提示 CT 与婴儿下呼吸道疾病有密切关系16。Colarizi-P 对 103 例患呼吸窘迫的早产新生儿进行 CT 检测,结果 8 例阳性,其中 6 例患有透明膜疾病,1 例肺炎,1 例轻度双侧肺实质改变。这项研究提示,在早产儿中,CT 感染通常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的主要病因之一17。& nbsp;2孕妇感染 CT 的危险因素 有关孕妇感染 CT 的危险因素有研究甚多。Davies 等指出孕妇感染 CT 的高危因素为:妇女在 2

7、5 岁之前开始性生活,近 10 年内妇女本人或其配偶有多个性伴侣,采取非屏障避孕,有 CT 感染的合并症(盆腔炎、子宫内膜炎、不孕、异位妊娠等),其它性传播疾病的共同感染18。Mehanna 等通过多因素分析指出孕妇感染 CT 与孕妇年龄(小于 25 岁),第一次性交年龄小于 18 岁,既往人工流产和子宫颈炎,反复念株菌病有关15。Ottesen 等报道,在25 岁的妇女中,CT 感染率为 1.6%,而在小于 25 岁妇女中,CT 感染率为6.6%(P=0.0163),提示孕妇年龄小于 25 岁是 CT 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3。 然而也有人提出了相反的结论,巴西圣保罗的一项调查表明,孕妇的年龄,

8、婚姻状况,性伴侣数,其它性传播疾病的存在,子宫颈炎或者流产的发生,均J不能被看成是孕妇感染 CT 的危险因素。关于孕妇感染 CT 的高危因素,尚需进一步研究,以便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指导育龄妇女的优生优育。 3CT 感染途径 沙眼流行于世界各地,尤多见于干旱、供水及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家庭成员之间可通过眼-手或物-眼传播,多发生于儿童阶段。 CT 是性传播疾病的一种重要致病因素,主要通过性交传播。有人对三个不同门诊的 98 例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的检查,结果为:18 例检出 CT,在这组人群中,CT 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致病因素19。日本有人对 CT 感染者进行血清分型发现,引起包涵体结膜炎的

9、CT 与性传播疾病的 CT 血清型分布一致20。CT 还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途径感染,包括在宫内的分娩时产道感染,也可在感染子宫颈后上行至胎膜,从而引起绒毛膜羊膜炎或羊水感染。Djuki 等对经剖宫产获得的羊水进行 CT igM 和 IgC 以及 CT 抗原的检测,9.6%羊水标本中 CT igM 和 igC 阳性,3.8%的标本中可以检测到 CT 抗原21,提示 CT 可在胎盘中传播给胎儿。 4CT 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41 cT 的培养 该法对诊断 CT 感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为 70%80%。由于操作较繁,现已有很少应用。 42 细胞学检查 J感染细胞直接染色涂片,可见到 CT 包涵

10、体。染色方法有碘染色,Giemsa染色和免疫荧光法。仅用于诊断新生儿眼结膜感染,对其它感染不敏感。 43 直接荧光抗体检测 直接荧光抗体检测,利用荧光抗体检测 CT 抗原是目前特异性、敏感性较高且简便的一种方法,可用于检测 CT 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然而易出现观察结果不够客观的缺点。 44 酶免疫检测(EIA) 这是一种操作简便、快速、观察结果客观的检测方法,敏感性达76%96%,特异性95%,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检测泌尿生殖道 CT 感染的常用方法。 4.5 聚合酶链反应(PCR) 是一种利用体外扩增特异性 DNA 片段技术来检测疾病原体的方法。具有微量、灵敏、特异、重复性好,操作自动化,较快获

11、得结合等优点,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 93%100%和 99%100%,国外有人22采用 PCR 技术对患有结膜炎婴儿的结膜和鼻咽标本进行 CT 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性与特异性。由于 PCR 是检测病原体的 DNA,因此不宜用于判断病人是否治愈的标准。 46 连接酶链反应(LCR) 是在 PCR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检测方法,需要两对引物,在生物素或酶J标记下,可对扩增产物直接检测而不需电泳或 DNA 测序、杂交。敏感性与 PCR类似,特异性更高。目前主要作为一种研究手段。 47 核酶探针检测法 该方法敏感性较 PCR 稍差,特异性高。因操作繁琐、条件严格一直没有在临床上推广,主要用于实验研究,

12、在组织原位杂交方面有其独特优点。 主要参考文献 1Shaw e, Roberts D, Connor PD.J Fam Pract,1995;41(3):257260 2Campos outcalt D, Ryan K, Sex Transm is ,1995;22(2)J:7882 3Ottesen m, Sahl I, Herbstman MM, et al. Ugeskr Laeger ,1996;158(6):756758 4Amaral mG, Kulay Junior L, Granato C, et al Rev Assoc Med Bras ,1995;41(3):193196

13、 5Chout rT, Vaton S, Duval Violton D, et al. Sex Transm Dis ,1995;22(4):221227 6Witkin sS, Jeremias J,Toth M,et al .J Infect Dis ,1993;167:13791383 7Witkin sS, Jeremias J, Toth M, et al. Am J Obstet Gynecol ,1994;171:455460 8Mincheva nilsson L, Baranov V, Yeung MM, et al. J Immunol. 1994;152:2020203

14、2 J9Kimani j , Maclean IW. Bwayo JJ, et al . J Infect dis ,1996;173:14371444 10Brunham rC, Peeling R. Infect Agents Dis ,1994;3:218233 11Witkin sS, Ligman IK ,Grifo JA, et al. J Infect Dis ,1995;171:16571659 12Van voorhis WC, Barrett LK ,Cosgrove Sweeney YT, et al. J Infect Dis ,1996;174(sept) 13Eli

15、as m, Chorosz y Krol I,Ginekol Pol ,1995;66(9):513517 14Tubal Infertility .Sex Transm Dis ,1995;22(2):7177 15Mehanna mT, Rizk MA, Eweiss NY, et al .Sex Transm Dis ,1995;22(5):317321 16Dereli d, Coker M, Etren E, et al .J Trop Pediatr ,1996;42(4):233236 17Davies hD, Wang EE.Can Med Assoc J, 1996;154(11):16311644 18Levett pN ,Taruvinga M ,Maheswaran K, et al . West Indian Med J , 1995;44(4):128129 19Isobe k, Aoki K, Itoh N, et al .JPN J Ophthalmol ,1996;40(2):279285 20Djukic s, Nedel ,Kovic M, Pervulov M, et al. Gynecol Obstet Invest ,1996;42(2):109112 Jinchut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