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514125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天门山》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据形索义,识字解题。1、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字(出示课件 1:“人”的甲骨文)(预设:生:人。师:听了我的提示,你们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了,下半部分是个“大”字,是一个人张开双臂的形状,上面是圆圆的头。这个字的本义就是头顶,后来圆头变成一横。头顶是人体的最高处,于是字义引申指很高。古人认为最高的是什么呢?师板书“天” 。 )2、师:再认第二个字(出示课件 2:“门”的甲骨文) ,这是繁体字“门” 。左右各一扇,单扇为“户” ,两扇合为“门” 。 (师板书“门” )3、师:连起来读(天门) 。再加一个字(板书 “山” ) ,再读。汉字是表意的,根据这三个字,你们想象一下天门山是

2、怎样的呢?4、正如你们说的那样(出示课件 3:注释一) ,天门山隔江相对,就像天设的门户,很有气势。公元 726 年,唐代大诗人李白(板书“李白” )经过天门山,提笔写下了望天门山 (板书“望” ) 。我们来看看这个“望”字, “望”是什么意思?怎样看才是望呢?“望”字的甲骨文很传神(出示课件4: “望”的甲骨文) 。你们看,像一个人站在地上瞪大眼睛抬头看月亮,意为眺望远方。让我们带着理解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再读,读出远望的感觉。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1、诗是歌,读出节奏。(1 ) 、师:李白的望天门山 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 出示课件 5:读诗要求

3、)第一,字音要读准确;第二,节奏要读清楚;第三,读完后结合注释,看看插图,想想古诗的意思。 (生自由读诗,是巡视辅导。 )(2 ) 、同学们都读得很投入,很好,这是读诗的状态。下面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要字字清楚,读响亮。 (出示课件 6:古诗)(3 ) 、 (师评价)这两个词,大家再读读(出示课件 7:古诗“中断、至此回” ) 。 “至此回“中的”翘舌音 “至”和平舌音“此”读得很清楚。谁再读读这首诗?我们听听他是怎么停顿的。(4 ) 、师:听到了吗?他的停顿是二、二、三,这是一首写景诗,境界辽远,是“望”出来的,所以要读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读出辽远的感觉,你跟着老师的手势读,后面的

4、三句,大家跟着我的手势轻声读,千万不要跑到我的手势前面去了。(5 ) 、诗歌诗歌,真有点歌的味道,唱歌有重唱,诗歌咱们就来个叠读,你们读完一行,老师就重复读最后三个字,我们一起来试试。(6 ) 、换一下,老师读一行,你们依老师的节奏重复最后三个字。2、诗是画,赏景品“色” 。(1 )师:诗中有歌,诗中也有画。 望天门山一句一景,是连环画,每一句诗都有什么景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这首诗,找一找。 (生汇报交流师贴图) (出示课件 8:古诗“景” , ) (师贴图)(2 )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天门山,有谁知道“楚江”?( 生回答后出示可将 9:注释二)(3 ) 、我们一起来欣赏“山” 、 “水” 、

5、 “帆” 、 “日”组成的图画( 出示课件 10:插图古诗) 。这水是什么颜色?(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11:“碧”古诗)仔细看看这个“碧”字,这是一个会意字,左上的“王”为“玉” ,和“白”组成的是琥珀的“珀” ,下面是“石” ,本义为青绿色像玉一样的石头。后来,这“碧”是贺知章笔下垂柳的的色彩,读 (出示课件 12) ;这“碧”是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读 ( 出示课件 13) ;这 “碧”是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读 (出示课件 14) ,这“碧”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是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读(出示课件 15) 。仅一个碧字就让我们感受到色彩的美丽与生动。再看,这山是什么色彩?孤帆是?日是

6、?碧、青、白、红,这真是一幅色彩明丽的连环画!三、举象悟义,以景传情。师:有人说,李白就像一个天才的摄影师,但我要说,李白更像一位天才的录像师。 望天门山整首诗都录在一个“望”字,是流动的连环画。你能从诗中的哪些词感受到画的流动呢?静静地默读,画出关键字,关键句。 (生思考后汇报交流,出示课件 16:动词古诗)1、学习第一句。(1 ) 、师:古人作诗,常常是一边吟作,一边捋着胡须,有时为了用好一个字呀,不知道要捋断多少根胡须,让我们好好品味这些动词,深入体会天门山的美。(2 ) 、师:我们先来品品“中断 ”是什么意思?(从中间断开)(3 ) 、师:看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17:繁体字“断” )

7、,这“断”字左边是用刀割断两束丝之意,右边的“斤”是斧头, “断”表示有力地砍断。展开你的想象,天门山是怎么断开的?(斧头、楚江水)对,那把利斧就是 ,这就是诗人大胆的想象。再看看这个“开”字(出示课件 18:繁体字“开” ),下面“廾”是两只手,一双手把门闩拉开,门就开了。如果说天门山就是这扇门,那谁有一双能推开天门山的大手呢?(楚江)(4 ) 、把“断”字和“开”字送进诗句中( 出示课件 19:古诗第一行)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耳中听到了怎样的声音?(5 ) 、这就是诗人奇特的想象。浩浩荡荡的楚江水把天门山都撞开了,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来读?(指导朗读第一行)(6 ) 、接

8、着我们来品品这个“ 回”字( 出示课件 20:“ 回”古诗),它是个象形字,像一个旋转的漩涡,老师选出字典中的三种意思(出示课件 21, “回”的解释) ,谁来读一读?(生读)你认为应该选哪种意思?说说理由。(7 ) 、浩荡而来的江水自西向东涌入天门山,随着山势,不得不掉转方向,折向北沿着山而流。 “回”字就是 回转,改变方向的意思。(8 )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改变了方向,这样的气势谁又来读?(出示课件 22:第二行)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劲,读好这个“回”字;水冲开山,山阻水回,山水相互作用,形成了这样的壮景(出示课件 23:第一句) 。(9 ) 、刚才

9、我们反复品味了“ 中断” “开” “回”这几个动词,感受到山水气势的美。再来读读这两个动词,我们又能体会到什么呢?读 (出示课件 24:相对出、日边来)(10 ) 、 (创设情境理解“相对” )孩子们,问题来了,你瞧!(指两排学生)这不明明是相对地 “立”在这儿吗?李白为什么说是相对“出”呢?想一想,你坐在车上,那路旁的树和景同桌讨论讨论,一座接一座的山为什么有出来的感觉呢?(师指站着的两两相对的学生)看看这两两相对的山,把他们想得高些、再高些,船在前进,李白抬起头仰望,船行到这,两座山扑入眼帘。 (师走进生中)船行到这,眼前一亮,全新的景象有扑入眼帘。船继续前行,两边崭新的景象又(扑入眼帘)

10、 ,两边的新景象不断地扑入李白的眼帘,这就是 (相对出)这哪里是“ 相对出”呀,这分明就是李白在 (水中游览)。一个“出”字,展现了“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情境。日边来是从哪里来呢?让我们抬头向远处望去,一片开阔,映入眼帘的是,读 (出示课件 25:第三行)醒目的白帆从天边而来,向着诗人渐行渐近,渐行渐近。青山出迎,孤帆来就。让我们合作着读一读(出示课件 26:相对出、日边来) 。(11 ) 、 师:我们品着这相对出、日边来,渐渐地,已经与诗人一起陶醉在山水中,这就是人山相融的境界。如果你就是李白,看到眼前色彩明丽、流动而出的胜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12 )李白心情愉快,仅仅是因为天门山的美景吗

11、?不是的,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李白在 25 岁的时候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一年之后,也就是 26 岁,26 岁的年龄对于李白来说,这正是大展宏图、报效朝廷的时刻呀,所以他觉得理想的实现指日可待了,这样的心情怎么表达呢?这时,正好借眼前的山水来抒发,这就是借景抒情,读 (出示课件 27:古诗第二句)(13 ) 、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心情无比欣喜的李白,眼中的楚江、青山是如此的多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望天门山 (出示课件 28:古诗) 。(14 ) 、几千年过去了(出示课件 29:天门山) ,天门山的甲骨文已经演变成了楷书,天门山的古字也已经深深滴嵌入到古诗望天门山的灵魂中,与古诗一起赋予山水更多的灵性,今天的游客来到这,都会想起这首诗,情不自禁地吟诵 (出示课件 30:古诗)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天门山还是那样险峻,它不仅仅是名山,它还是文化。文化在传承,附近的孩子郊游来到天门山,都会深情吟诵今天也让这些字、这座山、这首诗留在我们的心中!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