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版】网格化管理与服务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75138659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9.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A版】网格化管理与服务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5A版】网格化管理与服务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5A版】网格化管理与服务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5A版】网格化管理与服务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5A版】网格化管理与服务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A版】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A版】网格化管理与服务(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机制探索,革新街道党工委 革新街道办事处,实施“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新机制,革新街道办事处位于新华区东南部,面积1.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万人,11000多户,为深化拓展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强化基层组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努力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按照“网格化定位、组团式联系、多元化服务、信息化管理、全方位覆盖、常态化保障”的要求,全面推行了“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党建工作模式,形成了“党政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上下联动”的基层工作新格局,创新了党在基层的执政方式。,网格化管理与服务,一、什么是“网格化管理与服务”,二

2、、“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背景和起因,四、“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和前瞻,五、专家评说“网格化管理与服务”,三、“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工作思路与做法,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即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同时根据网格划分,按照对等方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它是一种数字化管理模式,是依托信息网格技术建成的一套比较精细、准确、规范的综合管理服务系统,通过系统搜集、整合、分析、汇总相关信息和诉求,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

3、系、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目的。,基本要素,网格化定位,组团式联系,多元化服务,信息化管理,常态化保障,全方位覆盖,一、什么是“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社区建设网格化与城市管理网格化区别,工作对象,划分原则,物,社区建设,城市管理,以地域大小或者街道为单元划分网格,人,以常住居民家庭户为单元划分网格,服务为主,管理为主,工作方式,二、“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背景和起因,1、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需要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实效。,2、群众利益诉求的多元化,需要我们及时准确掌控基层情况,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3、城区都市化发展的趋势,需要我们整合面向基层的各项资源,

4、以统筹的理念强化基层管理和服务。,2、群众利益诉求的多元化,需要我们及时准确掌控基层情况,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1、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需要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实效。,近年来,革新街道始终以创新开拓的精神,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提高党员素质能力、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作为关键环节,进行了坚持不懈地探索。特别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来,党工委确定其核心是如何服务群众的问题,是解决基层党组织骨干的能力问题。但是随着党员联系群众和社区服务工作的深化,单一群体服务能力有限与群众需求日益提高的矛盾也愈显突出。为此,我们进一步转变基层党员干

5、部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综合性的联系和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2、群众利益诉求的多元化,需要我们及时准确掌控基层情况,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深层次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积累,基层群众的利益诉求趋向多元并且日益复杂化,部分群众对党员干部不够信任、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够支持,甚至引发大规模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重大项目推进。但是,许多社会管理服务还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以条为主、各自为战的方式方法,而且随着交通、通讯等手段的改进,基层党员干部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少了,群众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准确传递、及时回应,一定程度上导致了

6、信息的不灵通、不对称,久而久之,党委政府对群众的一些真实想法和利益诉求掌握得不全面、不准确,而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和意图,群众又不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强化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吸收各种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合理成分,建立完善群众工作的分片责任承包制,切实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提高基层组织管理服务的效能。,随着企业改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外来人口流动频繁,群众的需求也变得更加个性化、复杂化。传统的以“单位人”为主体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对“社会人”的管理要求。然而,从基层工作的现实来看,尽管城市的交通、通讯日益便捷,但是基层干部与群众直接面对面的机会反而少了,群众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准确

7、传递、及时回应,从而导致信息不灵通、不对称,基层社会管理出现“盲区”和“真空”。比如,在瓮安事件、石首事件中,由于政府对基层社会动态信息掌握不够及时,最后由普通的小事演变成影响恶劣的群体性事件。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基层组织的管理效能,实行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不留死角全覆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方面,要创设集社会管理服务与基层党建工作于一体的工作载体,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整合基层各类组织资源,充实党的工作力量,发挥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的作用,调动基层各类骨干分子的积极性,形成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合力;另一方面,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设公共服务平台,打破条块分割局面,整合面向基层的各类

8、资源尤其是市、区部门的工作力量,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3、城区都市化发展的趋势,需要我们整合面向基层的各项资源,以统筹的理念强化基层管理和服务。,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尊重传统、便于管理、促进发展”为原则,根据社区所辖范围、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工作生活习惯等情况,合理设置网格。一般以200户家庭或600人为一个网格。,网格的定位,科学的编码,为了与统计工作接轨,网格由15位 数字组成,形式如下: 行政区划代码(6位)+ 6位扩展地区代码 + 3位网格代码; 例如:石家庄市新华区革新街道130105001 各社区:130105001002市委西 13010500

9、1015 革新街 130105001016水源街 130105001017泰华街 130105001013泰安 网格代码:三位码 内部简称:三位码,目前社区工作的现状,社区工作,社区工作,民政、劳动、计生、卫生、公安、党建等,通知、文件等,各类资料,通知、文件等,各类资料,据不完全调查,社区工作主要有民主自治、精神文明、社会事务、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9大项42小项内容 。,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工作任务太繁重,社区工作被形容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线穿不进针”,“网格化管理与服务”,让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 改进党在基层执政方式,

10、将党的声音和政府的管理服务延伸至社会最末梢,从而实现“上面千条线”和“基层一张网”的无缝对接。,街道可视化信息数据中心,区直有关部门,社区工作,信息、诉求等,民政、劳动、计生、卫生、公安、党建等,社区居民,综合业务 应用平台,社区统一 软件平台,入户走访,情况上报,意见反馈,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机制实施之后,居住地与户籍地街道和社区间通过纸质文件交流; 办理周期长;信息反馈较慢;,随着政府制度改革和职能转变,街道承担的行政性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管理项目也越来越多,阶段性、突击性任务接踵而来,以往重复、低效的手工劳动耗时、耗力、耗物,信息化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街道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

11、,系统使用前,由于街道工作点多面广,需要处理的信息量非常巨大,而且很多针对居民、辖区企业的人口信息,往往是各部门多头搜集重复使用,由于部门之间工作不交叉,信息无法实现共享,浪费资源,工作效率低下。我们渴望有一套智能化的软件系统,可以实现工作上的互联互通,数据上的共享互补,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系统使用后,利用可视化信息库,快速登记申请人信息; 居住地与户籍地街道社区间通过系统直接进行审批; 办理周期短;审批流程自动化;,民情日志,三、“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工作思路与做法,2、整合力量,优化配置,建立与网格对应的服务团队。,1、网格定位,填补空白,实现社区管理服务得全覆盖。,4、建立平台,强化

12、功能,丰富网格服务的手段和形式。,3、明确职责,落实包干,强化管理服务的考核监督。,5、工作下沉,能力增强,构建干部选拔培养新机制。,6、定期研判,上下联动,发挥党组织在管理服务中的领导作用。,1、网格定位,填补空白,实现社区管理服务得全覆盖。,“网格化管理与服务”是以社会的“细胞”家庭为基本单位,在现有的社区区划不变的前提下,着眼于消除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空白地带”,以“尊重传统、便于管理、促进发展”为原则,根据社区所辖范围、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合理设置网格。一般以200户左右家庭为一个网格,在街道市内五个社区划分成59个网格。网格责任人员通过整合公共

13、服务资源,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同时,将组织关系在同一网格内的党员编入一个党小组,并通过双向选择的办法,确定每名党员联系10-20户普通群众,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效避免管理服务“真空”的出现。,2、整合力量,优化配置,建立与网格对应的服务团队。,对应每一网格内的群众需求,设置由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管区民警为骨干,并吸收社区医生、律师、志愿者共同参与的10人左右的网格服务团队,通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全面承担网格内联系群众、掌握民情、改善民生、解决矛盾、维护稳 定、促进发展等职责。,3、明确职责,落实包干,强化管理

14、服务的考核监督。,在“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网格党小组及其成员以普遍联系为主,一般每名党员每月进行3次以上普遍走访,具体了解联系户群众的思想和生产生活情况,网格党小组每月召开1次工作例会,分析梳理群众意见建议,研究对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网格管理服务团队以重点联系和专业化服务为主,网格团队成员主要发挥社情民意调研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民主制度监督员、惠民便民服务员等“五个员”的作用,一般每年集中安排4次普遍走访,深入了解网格内各户的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平时根据具体情况,做到群众有困难有问题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加以解决。在街道设立“网格化管理与服务”中心,在各社区设

15、立“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站,从而形成覆盖城区、条块结合的街道、社区、居民网格三级组织管理体系。为落实责任,街道还出台了量化考核和保障措施,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和表彰。,4、建立平台,强化功能,丰富网格服务的手段和形式。,以街道可视化网络平台为依托,充分利用区、街道局域网和数据库,建立综合性、集成式、共享性的网格化可视性信息管理系统,将信息网络直通到每一个社区。在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推行“八民工作法”,即运用“民情日记”记录干部深入基层解决问题的情况;用“民情档案”掌握居民家庭各类信息和服务需求;用“民情热线”和“民情QQ群”及时反映群众的生产生活诉求;用“民情联系卡”向群众亮明身份、联系方式和提供

16、的服务项目;用“民情留言板(箱)”及时掌握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和采集社情民意信息;用“民情例会”传达相关政策,沟通邻里关系和谐融洽;用“民情抄告单”及时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整理上报并及时反馈。通过推行“八民工作法”,要使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家门、走进基层矛盾、走进工作细节,及时帮助群众解决日常身边发生的“小问题、小困难、小矛盾”,将民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要求基层干部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入户服务”,变“处理线条单一业务”为“解决群众各种难题”,把干部“赶”到基层一线,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复杂问题,形成了推动干部深入基层向实践学习的“倒逼机制”。这就要求社区干部和公益岗位人员,必须成为能够综合处理社区事务、满足群民不同需求的多面手和“万金油”。街道党工委要适时推出鼓励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深入社区挂职锻炼的干部成长计划,后备干部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