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听课后感.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4950103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听课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听课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听课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听课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听课后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听课后感3月27日听了姜威老师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教学这篇课文,姜老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品读并理解课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几点值得我日后学习借用:一、情感渲染,激起同情从课文导入开始,姜老师就渲染一种情境,从与学生的谈话“你们的大年夜是怎么过的?”在学生充分发言后,姜老师深情地说:“同学们真幸福啊!

2、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爷爷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激起了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并迫切想了解课文的内容。在第一段的教学中,姜老师紧紧抓住“可怜”一词,引导学生细细去品味文章,使学生对小女孩“由怜生爱、由爱生悲”,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提升,情感不断升华。二、自读自悟,体会可怜依据课标中“尊重学生,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感悟”的新理念,教学中姜老师交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感受深的句、段,谈自己的体会。如:在学习自然段,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小女孩“可怜”?小女孩的处境是怎样的?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然后

3、仔细读读这些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从学生的交流汇报中,可以看出,学生能抓住文中句子谈自己的体会,老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相机点拨使学生从寒冷、人情冷漠、无人疼爱等方面,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同时还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图片等,烘托出当时那种凄凉的氛围,激发同学们对小女孩的同情,这一环节体现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三、以读为本,感悟语言姜老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在引导学生初读文本时,首先让学生快速读课文,熟悉文本后,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自读自悟。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体验,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来指导朗读。教学中,姜老师采用让学生谈感悟、抓重点词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达到了

4、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四、简笔画板书,新颖别致。姜老师在板书时,采用简笔画,画出了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曾经看到过的美好的东西温暖、食物、快乐与疼爱。板书设计新颖,直观,易懂。也显出了教师的基本功很扎实。五、值得探讨的问题姜老师在进行抓重点句:1、“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2、“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3、“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他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三个句子时,时间有点少了,另外教师课堂的关注点只集中在了极少数学生的身上,文章的感情基调好把握,孩子们读书都能够读出情感,如果能够给更多的学生读的机会,课堂的参与面会更大,收到的课堂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