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门国发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4937555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242 大小:10.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门国发_第1页
第1页 / 共242页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门国发_第2页
第2页 / 共242页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门国发_第3页
第3页 / 共242页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门国发_第4页
第4页 / 共242页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门国发_第5页
第5页 / 共2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门国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门国发(2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系列,新疆地质调查院 门国发 二八年三月,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系列,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要求GWI-D1 地下水资源评价技术要求GWI-D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技术要求GWI-D3 地下水潜力评价技术要求GWI-D4 地下水功能评价技术要求GWI-D5 地下水系统划分导则GWI-A5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概化导则GWI-D8,地下水资源评价技术要求 GWI-D2,1.术语与基本概念,1.1地下水资源 Groundwater resources 是指储存于地下岩层之中,其质和量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的地下水;它服从于大陆水的总循环,通过补给、径

2、流、排泄的运动形式,循环交迭,具有可更新等特点。以地下水开发为目的,可把地下水资源划分为天然补给资源和开采资源。 1.2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Natural replenishment groundwater resources 是指地下水系统中参与现代水循环和水交替,可以恢复、更新的重力地下水。一般用现状均衡条件下,地下水天然补给总量表示(不包括地下水灌溉回归补给量)。,1.3地下水开采资源Exploitable groundwater resources 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在不至于引起严重环境地质问题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可以从含水层中取出的地下水水量,常用于表征区域性的地下水开采资源。

3、 1.4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Allowable withdrawal of groundwater 在水源地设计的开采时期内,以合理的技术经济开采方案,在不引起开采条件恶化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可以从含水层中取出的最大水量。常用于表征地下水源地的可开采水量。 1.5深层承压水可采储量Exploitable storage of deep confined water 是指含水系统在地质历史时期积累、保存下来的,补给来源较少,循环交替相对缓慢的可供利用的深层承压水。开采以消耗储存量为主的显著特点。,1.6生态环境需水量Eco-environmental water requirem

4、ent 生态需水量是指维持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生物物体(人、畜除外)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量。 环境需水量是指为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及其水环境所需要的水量。 1.7地下水生态水位Ecological groundwater level 地下水生态水位是指满足生态环境要求、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地下水位。,2.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2.1基本原则 2.1.1本次地下水资源评价,应体现地下水资源与其它各方面相协调,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在充分分析和应用以往勘查、研究的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使用本次工作的最新资料。 2.1.2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要在统一的原则、方法、标准下进行,力求规范化。既

5、要按统一的要求,全面展开各地区的工作,又要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突出当地特点。在本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但必须与技术负责单位取得联系,共同协商后方可变更。,2.1.3地下水是按地下水系统分布的,因此,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地下水系统为评价单元。地下水系统划分详见GWI-A5。 2.1.4地下水资源评价必须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特别是在评价地下水开采资源时,应以生态环境要素为约束条件。 2.1.5对各地区用水量进行分析,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量。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参照附件1执行。,2.1.6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的水质分级以矿化度为标准,统一规定为矿化度5g/L四个等级。

6、淡水 M5g/L 已被严重污染的劣质地下水和可引发地方病的地下水,需指出其所在的含水层,圈出其分布范围,在文字报告中予以评价。,2.1.7评价工作充分体现“动态”的观点,着重分析研究30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地下水系统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变化及其对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的影响,判断今后地下水资源可能发生的变化。 2.1.8由于地下水资源计算以地下水系统为单元,而开采量则是依据行政单元(市、县等)统计的,所以,用水规划一般也是以行政单元进行编制。为便于提供各种规划部门使用,要求将新评价的地下水资源量分配到各级行政单元中,原则上以最小计算块段所属范围分配。若一个计算块段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

7、政单元,则以计算块段中的资源模数、面积并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配。 2.1.9在评价工作中,要以人为本,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为保持整个社会各方面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2.2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评价 2.2.1要求计算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大气降水量系列要求延长到2003年,计算1956-2003年系列降水量的均值及其相应的降水入渗补给量。 2.2.2根据地下水循环和水资源转化特点,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计算采用补给量法,同时要计算排泄量,用水均衡方法进行校核。山间盆地中,盆地内的地下水补给量基本上等于排入河流的总地下径流量时,可

8、根据流出盆地的各个河流流量过程线分割出的地下径流量,统计出盆地的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地下水补给项一般包括:大气降水补给量、河流渗漏补给量、渠道渗漏补给量、库塘渗漏补给量、洪水渗漏补给量、地表水灌溉渗漏补给量、侧向径流补给量、越流补给量、人工回灌量等。 地下水排泄项一般包括:地下水开采量、潜水蒸发量、侧向流出量、泉水溢出量、越流流出量、向河湖排泄量等。 地下水灌溉回归补给量是地下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量,其天然补给资源中不再列入。鉴于地下水均衡计算和开采资源计算中要考虑地下水灌溉回归补给量,故须将回归量单独列出。,2.2.3本次地下水资源量评价要求采用本次调查的最新资料及数据进行计算,除上述降水量

9、要延长系列外,其他相关数据,如开采量、河川径流量、渠道引水量、灌溉面积、灌溉定额、地下水位埋深等都必须采用2000年以后的新资料。 地下水矿化度分级、勘察孔及实验资料也要利用近年的新资料。行政区边界、国界要采用项目组统一提供的地理底图。 2.2.4对于一些研究程度比较高、资料比较丰富、资料系列比较长的地区,一般都建立过模型,这类地区可以参考模拟计算所建立的地下水均衡式和分项补给量,并根据近30年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变化,对补给项作适当的修正。,2.2.5本次地下水资源评价要以动态的观点分析研究各级地下水系统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联合调度等影响日益显著)影响下,引起的地下水

10、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对相应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修改和补充,利用修改后的水文地质参数来评价地下水各个补给项和排泄项。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以下问题进行着重分析研究: (1)降水量年际变化及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降水量资料延长到2003年,对降水观测点上的资料进行计算处理,取得各区面状年降水量,分析降水量多年变化规律、有无增加或减少趋势,降水量多年丰、枯变化周期,20世纪90年代处于降水丰、平、枯变化的何种状态;应用延长的降水系列计算1956-2003年降水均值;,(2)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由于大型水库工程,地表水、地下水调蓄、移民搬迁等影响下河流径流量、渠道引水量有

11、何变化,渠道衬砌工程、渠道利用系数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地下水补给有何影响; (3)井灌、渠灌面积及其分布、灌溉定额、灌水次数、灌溉方式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地下水补给有何影响; (4)地下水开采后,引起的包气带厚度和水位变动带岩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地下水垂向渗漏补给有何影响; (5)地下水开采量较大、历史较长的地区,如河北平原、关中盆地、银川一河套平原、下辽河平原、北京平原区、武威一民勤盆地、天山北麓山前绿洲、苏锡常以及一些以地下水供水为主的城市,建议用近30年来降水量、地下水资源量、开采量、地下水水位的多年动态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6)农业种植结构、种植技术及其改变对潜水(或浅层地下水)补

12、给和蒸发的影响; (7)不同岩性、不同埋深,有植被和无植被条件下,地下水蒸发的比较; (8)总结和分析以往和近年调查研究成果,重新认识山区对平原侧向补给的机理和补给量; (9)开采条件下,相邻含水层水力联系的变化,以及对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质的影响; (10)海水入侵、劣质水侵染、地下水严重污染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影响。,2.2.6水文地质参数修正应注意的问题 地下水资源计算中主要涉及的参数有降水入渗系数、水位变动带岩层给水度,河渠水渗漏系数,灌溉水回渗系数,潜水蒸发极限埋深,含水层导水系数、含水层和弱透水层渗透系数和贮水系数以及越流系数等。 由于各地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和研究程度差别较大,根据地下水补

13、给、排泄的变化适当调整参数。采取不同试验方法、不同计算方法所取得的水文地质参数会有差异,要认真作分析,选取接近真实的数据。,(1)降水入渗补给系数(a) 降水入渗系数(a)的取值与年降水量大小及年内变化特点、地下水埋深变化、包气带岩性、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有条件的地区,应用观测资料计算,建立降水量(P)降水入渗系数(a)、地下水埋深(h)降水入渗系数(a)关系曲线,以使参数的取值更为合理。 (2)地表水灌溉入渗补给系数 地表水灌溉入渗补给系数的大小取决于灌溉定额、灌溉次数、包气带岩性结构和厚度等。可在春、夏季节,建立田间临时观测点并取得实测数据。 (3)给水度(u) 地下水资源研究应用的给水度

14、是指水位变动过程中释放的水量,与室内试验取得的数据其物理意义有所区别,因此尽可能应用野外抽水试验和动态资料计算的给水度。,(4)渗透系数(K)和导水系数(T) 小口径勘探孔抽水试验资料计算取得的渗透系数值,对山前粗颗粒岩性来说一般偏小,可以参考类似岩性地区供水孔抽水资料加以修正。 (5)渠道渗漏补给系数、河流渗漏系数 由于上、下河(渠)断面流量差的方法,往往误差较大,有条件的地方应注意收集和分析河渠岸边附近井水位的变化,进行系数计算和分析。,2.3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 2.3.1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中应考虑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 2.3.1.1地下水开采过程的环境制约因素 (1)根据以往工作基础,主要

15、考虑区域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和土壤盐渍化、海水入侵、水质恶化与地下水开采的相互制约关系;,(2)以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为指标,作为潜水(或浅层地下水)开采的主要约束条件,可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指标定量确定。总结以往某些典型的地区研究成果,建议如下: 防治土壤盐渍化区,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约束为大于或等于22.5米; 防治土地沙化草旬分布区,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约束为小于或等于34米; 防治土地沙化乔、灌木分布区,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约束条件为小于或等于8米; (3)对地下水原本埋藏较深或近年来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地区,地下水开采的约束条件为水位不再继续下降并在技术上要保持新的地区性水位动态

16、平衡; (4)脆弱生态环境整治区,应严格调整和控制潜水开采,恢复生态水位。,2.3.1.2地下水开采方式与取水建筑物布局对地下水开采资源量的影响 地下水的开采一般有水源地集中开采利用和区域性分散开采利用两大类方式。从我国地下水开采利用总的情况来看,是以分散开采利用为主的(占开采量的90)。因此,对地下水开采资源量评价,不能忽视地下水这种分散开采利用的特点和供水能力。 2.3.1.3技术和社会经济约束因素 按照GB 1521894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中有尚难开采的类型,通过技术进步是可以开采的。如:埋藏较深的地下水,通过深井泉的改造可以开采;又如:水质较差的地下水,通过先进的处理方法,达到不同目的使用标准。但是,使用这些技术,要考虑到经济合理、不致造成水价太高用户不能承受的社会问题。因此,地下水开采资源必须考虑技术和社会经济因素。,2.3.1.4地下水水质对地下水开采利用的影响因素 水质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考虑水质的组成,尤其是可造成供水安全和环境影响的水质问题。 2.3.2地下水开采资源评价方法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