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内窥镜市场发展浅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74906493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用内窥镜市场发展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用内窥镜市场发展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医用内窥镜市场发展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医用内窥镜市场发展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医用内窥镜市场发展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用内窥镜市场发展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内窥镜市场发展浅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用内窥镜市场发展浅析一、内窥镜概述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经人体的自然孔道或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发展到现在,内窥镜拥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内窥镜发展到现在已拥有二百多年的历史。1806年,德国人Bozzini发明了一种光导器,用于检查膀胱和尿道,。这种光导器是现代内窥镜的雏形,也打开了医用内窥镜的应用和发展之路。1932年,柏林人Georg Wolf制成了一种可以在不同水平弯曲而又不使图像变形的内窥镜,开创了软性医用内窥镜的新阶段成为软性医用内窥镜发展的开端。1957年,Hirschowitz发明了第一台以光导纤维作为导光、传像

2、元件,采用外部强冷光源照明,可进行摄像的纤维内窥镜。1960年美国囊腔镜制造公司(AVMI)将其商业化。日本从1962年开始制造纤维内窥镜,虽然起步晚,但不论在品种规格、质量和数量上,目前都已居于世界首位。1983年美国WELCH-ALLYN公司推出世界上首台电子内窥镜,该类内窥镜采用电荷耦合器件(CCD)将观察到的物象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到视频中心进行处理,医用内窥镜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医用内窥镜系统大体由三大系统组成:窥镜系统、图像显示系统和照明系统。内窥镜系统包括物镜、传像元件、目镜、照明元件及其他辅助元件组成。图像显示系统由光电传感器、显示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组成。照明系统

3、由氙灯冷光源、卤素灯冷光源、LED光源等照明光源和导光束组成。20世纪50年代以前,内窥镜照明采用的是内光源,照明效果较差,图像色彩扭曲,并有致组织灼伤的危险。1930年,德国的LAMM提出可以用细的玻璃纤维束在一起传导光源,并设想用玻璃纤维束制作柔软胃镜,并曾与SCHINDLER合作试制,因纤维间光绝缘没解决而未获成功。后来,荷兰的HEEL及美国的BRIEN在纤维上加一被覆层,解决了纤维间的光绝缘问题。1954年,英国HOPKINGS及KAPANY研究了纤维的精密排列,有效地解决了纤维束的图像传递,为纤维光学的使用奠定了基础。按照成像构造分类,医用内窥镜可分为硬管式内窥镜、光学纤维内窥镜和电

4、子内窥镜。目前,硬管内窥镜是技术较为成熟达的产品,图像质量好,可进行手术和摄像,仍为诊疗的可靠设备,常用的有鼻咽镜、膀胱镜、子宫颈、腹腔镜等。按功能,医用内窥镜可分为用于消化道的内窥镜、用于呼吸系统的内窥镜、用于腹腔的内窥镜、用于胆道的内窥镜、用于泌尿系哦他能够的内窥镜、用于妇科的内窥镜、用于关节的内窥镜等。兜底一下,毕竟没法穷尽用于消化道的内窥镜主要包括食道镜、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经、结肠镜、直肠镜等;用于呼吸系统的内窥镜主要有喉镜、支气管镜等;用于腹腔的内窥镜主要为各类腹腔镜;用于泌尿系统的有膀胱镜、输尿管镜和肾镜。二、内窥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操作概念于1985年被英国泌尿外科医生Pay

5、ne和Wickham首次提出,1987年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进一步促进了微创概念的形成和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创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手术操作。微创医疗技术已成为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内窥镜微创医疗是微创医疗技术中出现时间最早、技术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内窥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特点,备受医患双方的青睐。目前,以内窥镜系统为核心的微创技术已推广到耳鼻喉科、普外科、妇产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等多个科室,从简单的腹腔镜下息肉摘除到心脏搭桥均有涉及,几乎所有传统的普通外科手术都可以用内窥镜技术完成。内窥镜微创技术已成为消化、呼吸、泌尿、耳鼻喉科等系统疾病诊断

6、和治疗不可缺少的技术。随着现代外科向手术有限化、智能化、替代化和微创化发展,预计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比例将达到75%。内窥镜微创手术主要特点:1、患者痛苦小,有些手术可在药物镇痛下进行,患者可以在清醒的状态下完成手术治疗,内环境稳定状态更佳、手术效果更理想。2、常规腹腔镜手术多是通过3-5个5-12mm微小切口来完成,创口小,恢复快,基本不留疤痕;结合先进的电子成像诊断技术,微创手术可将传统外科手术造成的体内创伤降低至最小程度。3、微创手术创口面积小,避免体内组织过多暴露,减少由此导致的感染,患者更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这两点都是讲手术创口面积小,是否应缩小为一点?4、对于结石等易复发病症,如果

7、患者每复发一次就开一次刀,会对身体造成极大损伤,而且也不现实;微创技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患者可承受多次手术。5、具有录像、存储功能,能将病变部位的图像存储起来,便于查看及连续对照观察,为教学、可研可研提供可靠资料。6、色泽逼真,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图像经过特殊处理,可将图像放大,便于观察。7、采用屏幕显示图像,实现以人操作多人同时观察有语病?,便于疾病会诊、诊断及教学,有助于教学及临床病例讨论,以及远程会诊。三、我国医用内窥镜市场发展现状当代外科的发展强调常规手术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微创化,微创的应用和发展依赖于与微创相关的观念的更新、辅助器械及用品的开发和推广。微创技术的进步也催发医用内

8、窥镜产业的发展。虽然微创技术引入我国时间较短,但我国医用内窥镜产业发展迅速,现已初具规模,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医用内窥镜产品,这些产品填补了国产医用内窥镜市场的空白,打破了欧美大公司长期以来对我国医用内窥镜市场的垄断。以内窥镜为例,初期我国医用内窥镜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奥林巴斯、宾得、卡尔史托斯、史赛克等国际品牌垄断了整个市场。经过十几年发展,国内涌现出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沈大内窥镜有限公司、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等专业化医用内窥镜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和自主研发,这些公司医用内窥镜产品质量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正在缩小,甚至在个别领域取得突破,处于领先地位。目前,

9、国产医用内窥镜市场占比提高到了30%左右。 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内窥镜市场概览,http:/ 医药经济报:外资医械抢滩微创治疗,2012年7月16日F04版北美地区是最大的内窥镜市场,其次为欧洲和日本。未来5年内,由于各国政府对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以及医疗改革和病患对微创手术意识的增强,亚洲国家在该市场的最大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4.42%。 医药经济报:外资医械抢滩微创治疗,2012年7月16日F04版中国开展微创治疗的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和普及程度非常快,微创手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也相当迅速。2010年我国内窥镜行业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5%。 浙江医疗器械行业协

10、会:内窥镜临床应用升温,http:/ Storz)、狼牌(Richard Wolf)、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美国史赛克(Stryker)等占据了高端市场主导地位,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沈大内窥镜有限公司、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等国内生产企业也逐渐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医药经济报:外资医械抢滩微创治疗,2012年7月16日F04版在国内市场份额提高的同时,国产内窥镜也实现了出口,并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011年我国共出口内窥镜68,521台,出口额3,039.77万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增幅分别为70.66%和34.40%。 海关总署四、我国医用内窥镜市场发展趋势1、技术发

11、展趋势在技术方面,现有各种微创技术得到全面、系统的发展,不同技术间不断融合。现有微创技术在某一疾病系统和微创医院两个层面上得到充分整合。“影像微创外科技术”、“遥控胶囊内镜手术技术”、“机器人辅助纤维内镜手术”、“磁共振介入影像技术”、“机器人辅助(导航、定位) 手术技术”等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2、产品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在向医学渗透,微电子学、计算机技术、超声技术、自动化技术使内窥镜产品种类更加多样化。设计、制造更趋向现代化、合理化、模拟逼真化、智能化。适用各种外科手术的多功能手术内镜,以及能完成一些精细手术,、代替人手的智能手术器械,由口服入并可排出体外的胶囊内镜也

12、在研制之中,都使内镜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产品系列化、功能多样化、诊疗一体、一镜多能、超声探头和内镜配合使用时限超声检查、整机智能化、附件品种多样化,超声、微波、激光、高频、氩气刀等设备不断加入,各种手术器械品种不断发展,微机电子影像系统的应用,内镜图像工作站也相应发展起来,都使内镜功能更多,使用更方便。3、企业发展趋势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本土医用内窥镜企业和外资医用内窥镜企业共存。本土医用内窥镜技术不断进步,产品系列不断丰富,应用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目前国产内窥镜及相关产品的应用已经覆盖普外科、五官科、泌尿外科、骨科等几乎各个科室。但是国产内窥镜及相关产品在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明显差距,我国市

13、场上目前使用的电子内窥镜产品主要来自于日本的奥林巴斯、富士和宾得这几家公司,国产内窥镜以硬性光学内窥镜为主,有少量光导纤维内窥镜即软镜。我国医用内窥镜企业在技术发展及规模成长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内内窥镜企业要想提升知名度、认可度和市场占有率,必须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掌握关键技术,加大与科研院校、机构的合作,联合医疗机构对临床进行改进,争取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五、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一)有利条件1、医疗改革促进国产医用内窥镜制造业发展过去十几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除得益于消费群体扩大因素外,政策推动也是提升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需求的一大因素。201

14、2年,国务院发布“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十二五”期间提高医保覆盖率,完善医药卫生体系,大力普及与发展基层医疗机构。目前,各基层医疗机构已基本具备内窥镜微创手术能力。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需求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基层医疗机构有望成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新的增长点,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医用内窥镜将是基层医疗机构的首选。2、居民收入提高刺激医用内窥镜需求增长从全球医学行业发展经验看,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人均医疗支出也会相应提高,。并且患者不再单单追求疾病的治愈,而希望寻求一种更为健康的治疗方式。也正是出于患者这方面的需求和相关研究者的努力,微创技术才得以出

15、现并获得发展。微创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普及,在发展中国家仍在初级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政府对医疗扶持力度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微创技术在我国正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还属于全球中等偏下水平,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21位。与全球人均器械消费水平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在人均消费水平方面还有5-6倍的上升空间。从人均收入水平到人均医疗器械消费水平的转换似乎没交代清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微创等先进医疗手段将得到更多的应用,由此推动医用内窥镜行业的快速发展。3、替代进口产品比例不断提高目前,我国高端医用内窥镜多数依赖进口,器械和设备价格昂贵。2011年,我国进口内窥镜平均单价为13,728.22美元,同期出口平均单价仅有433.63美元,仅为进口产品单价的3.23%。设备价格高昂成为制约我国微创技术普及的因素之一。制约进口内窥镜占领整个市场的因素之一,也为国产内窥镜实现替代进口提供了机会为此,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国产医用内窥镜的研究和开发,医用内窥镜国有化将降低医院采购成本和患者就医负担,使更多的病人能够接受微创治疗。国产医用内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