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李通2013年8月29日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4807199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303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格教学李通2013年8月29日_第1页
第1页 / 共303页
微格教学李通2013年8月29日_第2页
第2页 / 共303页
微格教学李通2013年8月29日_第3页
第3页 / 共303页
微格教学李通2013年8月29日_第4页
第4页 / 共303页
微格教学李通2013年8月29日_第5页
第5页 / 共3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格教学李通2013年8月29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格教学李通2013年8月29日(3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格教学 李 通 2013年8月29日,一、什么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意为微型化教学,又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等。“微”是指微型、片断或小步的原则;“格”有定格、定局、规格、一定量的含义。所谓微格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一、什么是微格教学,微型课的特点是“具体而微者”。即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的课。 微型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浓缩。课的基本环节如导入、开讲、总结,板书、练习、作业,组织教学、评价等要素,在组织者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一般都应该有。 微

2、型课是“规模较小”的课,主要是指时间短。一节微型课用时约为一节课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等。,一、什么是微格教学,微型课具有“具体而微”的特点,不但要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还要精选教学环节和精炼教学语言,方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因而,主要用于教师培训、教学竞赛、教师评价。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考察一个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教学基本功和基本素养。,二、微型课与说课的区别,微型课和说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切忌把微型课与说课等同起来。 “微型课”的本质是课,具有课的基本属性,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时间短,一般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而“说课”重点在“说”,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是在“纸上谈兵”,不是在上课,

3、是在说我准备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说课,就像设计师介绍自己的图纸一样,而上微型课就好比设计师亲自施工。,微格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流程图,分析,纵观各学科的微格教学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要点,各学科均有以下要求:微格教学设计 物理、英语、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美术等具体要求要有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重点的突出与难点的突破、教学资源等分析。,三、微格教学设计的主要问题,(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表述不够准确 1、针对课标要求,说出本学科与本课特点(学生认知方面的) 2、学生在以往同样的课程的学习中存在那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是学生的认知方面,这次打算怎样解决) 3、

4、依据心理学与教育学上的有关思想以及相关理论,提出设计思路 认知(cognition)的含义指人怎样通过思维把一件事情搞清楚。也可以说,认知主要包含人的知觉、学习、思维、理解和交流等。 见例子:,红军不怕远征难(历史学科)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依据新课标倡导的基本理念,教师要转变和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人格。 问题:学科特点?本课特点?学生以往存在什么问题?怎么

5、解决?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均没有。,红河谷 初中二年级音乐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为指导思想。 (二)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音乐课程应具有培养学生兴趣和群体精神及合作能力;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通过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问题:学科特点?本课特点?学生以往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均没有,三、微格教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6、,某位地理老师所写的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为此,本节课强调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而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把地理教材中的内容转化成一连串具有启发性、思维性的问题,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可使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问题:本课特点?学生以往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均没有。,三、微格教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降水分布 学科特点:地理是研究空间科学的学科,教学要充分利

7、用地理图像。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去分析降水分布知识,是运用地图展开空间知识学习的一个体现。 本课特点:降水的空间分布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观察、亲手获得感知材料,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联想等大量实践活动,掌握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在以往学习中教师讲解过多,没有带领学生观察图像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没有真正感悟知识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方法。,三、微格教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存在着在不会使用地图观察分析问题。这节课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式,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自己先分析,教师从学生分析中发现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

8、加以分析解决。 采取措施:因此,本课设计中读图训练活动,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抽象这一认知规律,从感性事物地图入手,让学生从大量的图像观察中,逐步抽象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必须运用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对地图有一种亲切感,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地理的兴趣。,简单的逻辑电路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学科特点:物理新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 探究过程, 通过受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本科特点: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任意时刻的输出不仅取决于当时的输

9、入信号,而且还取决于电路原来的状态,同时还与以前的输入有关。,学生问题: 经过课前访谈,发现学生逻辑电路的知识非常困乏:学生对于类似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事物学习起来困难较大,不能很好地掌握。尽管学生在高一年级学习了计算机基础,了解二进制,但是“与”“或”“非”三种基本逻辑运算,是与学生学习的二进制和普通代数完全不同的运算。这是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 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学生探究小组课前调查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这种抽象的事物在课堂上可视化,降低学生接受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电路图作为工具,并通过实际

10、举例和分析设计简单的逻辑电路,给学生自主建构的台阶。 理论依据: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抽象这一认知规律在完成知识构建的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现代数字技术。,三、微格教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二)、学生情况分析 课时预期学习目标,要通过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来实现,但是要落实,必须考虑到: 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要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要对不同类别和特性的学生采取不同方式的学习指导。教师要力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程度;对个别差异学生,要使用特殊方法和方式进行有效帮助;要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情绪。 。 目的是选取和确定与达成预期目标有关而又

11、为学生所未能认识的教学内容,就是有效的教学内容。正确的选取和确定与达成目标有关的重点与难点内容。,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包括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抵触老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分析,也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 还有不同年龄学生的感兴趣特的话题不同,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学习习惯分析即学习起点分析之一。,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

12、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察、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即学习起点分析。 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知识起点分析即学习起点分析之二。,3、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分析 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即障碍点分析。 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即学习障碍分析之一

13、。,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班级整体学习风格: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即障碍点分析。 概括3、4,即障碍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生活经历与学习能力上进行分析。,例如: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微格教学学情分析:学生学习起点和障碍点。 1教师通过查阅学生的学习作业,正确的获得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准确无误的判断出学生的学习起点

14、。 2、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也是获得学生学习起点。 3、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获得反映学生学习起点的一些重要信息。 4、课后访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起点。 障碍点的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及生活经历上进行分析,找出学生是否对所学内容有偏见、抵触情绪,是否在生活中经历了某些事例与化学原理相违背。,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的认知顺序是怎样的呢?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认识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来的分子变成了新的分子,基于学生这样的认知脉络设计如下问题: 1、通过红磷燃烧实验、铁丝与硫酸铜反应的有关实验现象以及天平是否平衡,解决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得出质量守恒定律。,2、

15、通过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和镁条燃烧的实验探究,了解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情况,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及看法。提出问题:“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质量总和”的结论是否有普遍意义?通过分析数据推理,得出结论:“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质量总和”的结论是有普遍意义。 3、通过书写碳与氧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利用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是否变化。 提出问题: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会守恒?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成原子,而原子会重新组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有哪些没有发生了改变?哪些发生了改变?通过分析,知道质量守恒定律

16、的微观解释。,案例,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是什么呢?学生们通过第一到第四单元的学习,初步有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的内容有:从实验如何得到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化学反应中质量一定会守恒?如何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方程式?这些都是本课学习时学生的障碍点。 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实验测定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通过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形成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过程,归纳运用实验的方法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趣;感悟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三、微格教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三)、教学目标制定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具有下述几方面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为教学评价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