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评析与探讨》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799067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56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评析与探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教案评析与探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教案评析与探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教案评析与探讨》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教案评析与探讨》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评析与探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评析与探讨》ppt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的评析与编写探讨 (二00八年十二月),导 语,一份好教案的特点,导 语,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应用公共关系课程的 一份教案(见附件),来探讨如何编写出优秀的 教案。 (展示应用公共关系课程的教案。),一、“教学目的”部分,一、“教学目的”部分 (一)编写“教学目的”的相关知识 1、教学目的是指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课堂教学所要 达到的预期目标。 2、编写教学目的的注意事项 (1)教学目的的表述要以学生行为为主体。 (2)编写教学目的应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技 能、提高品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考虑。,(3)编写教学目的应体现层次性 教学目的的层次性体现在学科的章、节、课次方面 (即目标有大小之分); 教学

2、目的的层次性体现在认知和技能的水平上(即目 标有高低之别)。 (4)编写“教学目的”应正确使用行为动词 含糊动词如:知道、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等; 明确动词如:写说出、算出、认出、比较、对比、设 计、解决等。,一、“教学目的”部分,(二)教案原文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熟悉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与作用。 教学要求:掌握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范畴与学习方法。 (三)点评 1、把教学目的(注:为教材第三节内容)与要求(注:为教材第四节内容)截然分开。 2、内容照抄教材中第一章的“学习目标”。 编写时,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授课对象的认知特点,对教材中的“学习目标”进行细化。,一、“教学目的”部分,(

3、四)编写建议 1、理解、熟悉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和社会职能。 2、理解公共关系的作用。 3、了解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范畴。 (因为授课对象是非公共关系专业的学生,没有必要“掌握” 。) 4、明确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方法。 (因为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难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注意:教学目的的层次要与重点、难点内容统一。,一、“教学目的”部分,(一)编写“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相关知识 1、“重点”含义: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重要的、具有关键性作用的知识内容,是基础知识中的重要部分。 2、确定重点的影响因素 (1)新的知识点; (2)对后续课程有重要作用的知识点; (3)教材内容分量比较多的知识内容。,二、“教学重

4、点和难点”部分,3、“难点”含义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所在,是多数学生容易误解或不容易理解、感到难学的知识或技能。 4、确定难点的影响因素 (1)与学生已有知识不一致的新概念; (2)与学生实际经验不一致的知识内容; (3)抽象的知识内容(表现为:在实际生活中难以观察到或没有经历过或没有体验过); (4)需要多次学习的知识内容(表现为:要用比较长的时间去理解、需要多次练习才能掌握)。,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二)教案原文 教学重点: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范畴与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方法。 (三)点评 1、教学重点把握不准。 (因为授课班级不是公共关系专业,学生学习公共

5、关系只是为了应用,同时教材中有关公共关系学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少,不必作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也确定不准。 (因为学生掌握教材介绍的四种学习方法名称,不会存在什么困难。),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四)编写建议 1、教学重点 对照“确定重点的影响因素”中 “(2)对后续课程有重要作用的知识点”,公共关系基本职能的内容与公共关系实务的内容密切相关,是后续课程的重要内容,如:,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对照“确定重点的影响因素”中“(3)教材内容分量比较多的知识内容”,本次课的“公共关系职能”、“公共关系作用”、“公共关系学研究范畴”、“公共关系学学习方法”四项内容中,“公共关系职能”的内

6、容分量超过一半。 根据上述分析,应把“教学重点”确定为:公共关系的职能(还应偏重于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2、教学难点 (1)难点内容: 公共关系基本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区别。 (2)确定理由: 对照“确定重点的影响因素”中的四项因素:与学生已有知识不一致、与实际经验不一致、内容抽象、需要多次学习,本次课的各知识点都不甚符合,似乎不存在教学难点。但考虑到学生对“一、公共关系的基本关系”中的第一段内容,特别是对“公共关系所能覆盖和发挥的职能,即为公共关系”这句话不容易理解。,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3)突破难点的设想 基本职能是从对社会组织本身的作用来讲的,而社会职

7、能是从对社会环境和社会公众的作用来讲的,两者的着眼点不同。学生往往不明确这个着眼点,对公共关系的职能分为基本职能和社会职能两类感到不理解。授课时要结合“基本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内容讲清这个着眼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三、“教案内页”部分 (一)编写“教案内页”的相关知识 新授课各教学环节教案内容的编写: 1、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的作用是为了稳定学生学习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编写教案时,要说明组织教学的具体措施。 2、复习引课 有效的“引课” 可以吸引学习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授课前,教师常用复习提问方式来“引课”,编写教案时,要说明提问的内容、对象以及对不同应答结果的处理预案等。,三

8、、 “教案内页”部分,3、讲授新课 授新课教案要体现以下内容: 引出新概念、讲述新知识的思维程序。 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应用新知识的注意事项。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 例如,针对概念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知的知识内容,应写明举什么实际例子,在什么时间演示什么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哪些自然或社会现象等具体内容。,三、 “教案内页”部分,4、巩固新课 教案要设计巩固新课的方法和内容,用概括性的语言来总结学过的知识,设计好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 5、结课(课堂小结) 教案要说明:(1)结课的方式;(2)说明必须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6、布置作业 教案要确定作业内容或自编作业题,对

9、难度比较大的作业要编写提示内容。,三、 “教案内页”部分,(二)关于详案、简案与标题式教案 1、详案与简案 (1)详案与简案的区别,三、 “教案内页”部分,(2)详案和简案的选用 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业务能力。 新教师尽量编写详案,教师讲授新课程或使用新教材时,最好编写和使用详案。 (3)编写详案不能照抄书本内容,应提炼教材内容。 (4)编写简案不能简单地抄写书本上的大、小标题,要剖析教材,理清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 2、简案与标题式教案 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对教材内容进行剖析、概括和归纳。 (下面看部分教案的原文。),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

10、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三)点评与编写建议 1、对“导课”的点评 “导课”方式没有什么特点,导入语内容只覆盖“公共关系作用”部分,既没有反映本课的主要内容,也不全面。 编写建议采用复习引课方式 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以传播沟通为手段,使自己与 社会公众相互了解,从而建立、发展、改善、协调其与公 众之间的关系。,三、 “教案内页”部分,从这个定义我们知道,公共关系的手段是“传播沟通”,过程目标是“建立、发展、改善、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

11、关系,终极目标是“实现(组织)自己的目标”。这里的“手段”和“过程目标”实际上就是公共关系的职能内容。 2、对教材处理的点评 授课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把“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范围与学习方法”调到前面,这种调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三、 “教案内页”部分,3、对“教案内页”内容的点评 (1)该份教案除了写上“导入语”和“结束语”几个字外,没有说明教学步骤,教学手段,没有剖析、概括、归纳教材的内容,属于“标题式教案”。这种教案无法体现教师备课的艰辛过程,也不可能发挥教案应有的作用。 (2)教案内容是教材中不同层次的标题,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三、 “教案内页”部分,4、教案内容要反映教

12、师处理教材的结果 (1)教师授课最忌照本宣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处理教材,将书本上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咀嚼消化、加工提炼,把比较深奥的、不易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吸收,并把教材处理的结果编入教案中。 (2)教师授课要适当扩展教材内容。 一堂好的课,不应局限于课本内容,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围绕讲授课的内容,查找相关的各种资料,收集、摘录与授课主题有关的内容,以扩充教案内容。,三、 “教案内页”部分,5、处理教材的步骤和方法 (1)认真阅读教材,阅读过程中要边读边思考,弄清本次课的重要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 (2)理清各知识点的层次关系,把握教材体系结构。 (3)抓住教材内容中的

13、要素,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事物的结构、要素,特征、性质(性能)、用途(意义)等,概括教材主要内容。 (4)认真分析教材,从各段内容中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概括教材主要内容。 (5)通过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来概括教材主要内容。,三、 “教案内页”部分,(四)教案编写建议 以下就本课教学重点“公共关系的职能”部分提出教案编写的思路与实际内容。 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

14、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三、 “教案内页”部分,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