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讲稿》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729239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虚词讲稿》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文言虚词讲稿》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文言虚词讲稿》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文言虚词讲稿》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文言虚词讲稿》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讲稿》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讲稿》ppt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辅导,专题三十四:文言虚词讲稿(二),第三模块:文言文阅读,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洎牧以谗诛,邯鄣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 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走进高考,【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A项第一句中的“所以”表凭借,是“用来”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所以”是表示“的原因”。B项中的“以”都是连词,表原因“因为”的意思。C项中的“之”是用在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D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A,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因载而与之俱妇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 吾乃今日睹而赎之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 而申乎知已 胡为乎迎迎欲何之 D. 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 秦亦不以城予赵,【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A项“之”, 一为代词,他;一为助词,无实义。B项“而”,两者皆表顺承,无实义;C项“乎”,一项相当“于”,表示动作的对象,对,对于;一项用在句中,表停顿

3、。D项“以”,一项表凭借,译为依据;一项表示动作处置的对象,译为“把”。,B,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因家庐江寻阳焉 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 与贼战,斩首数百 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又破之,奔于临贺,【解析】A于是、就;趁。B跟、同。介词。C来、用来。连词。D到。介词。,A,推断文言虚词八法,1 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 又如“府

4、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2 上下文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开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3 代入筛选法,如果

5、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通“呵”,“喝问”;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4 交换理解法,代入法,看句子是否讲得通。 如理解“与我银,为君致阁职”中“为”字 看“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

6、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5 结构推断法,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 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i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6 成语联想法,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

7、断,应该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又如“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中的“相”,我们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有的又称他为特殊作用的副词。,7 标志确认法,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 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 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 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 而“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虽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8 句例推断法,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

8、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 如“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的“焉”,我们就可以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例“微波入焉”“ 观人风者得焉”“从师而问焉”,得出此处的“焉”应该是代词,意思是“他”。,常见复音虚词一览,1、比及:由两个同义介词并列构成的复合结构,做介词,意思是“等到时候”。 例:比及三年,可使足矣。 2、不然:由副词加复指上文的代词构成,做连词,表示否定前文所说,意思是“如果不如此” 例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3、不啻:由副词加动词构成. 做状语,表示不限于某范围,意思是“不止”、“不仅”。 例如:不啻增二十倍焉; 做谓语,意思是“

9、不及”、赶不上。 例如:虽连城拱璧不啻也。,4、不亦,由副词加语气词构成,做副词,常构成“不亦乎”的句式,表示反问,意思是“岂不是吗”。 例如:吾射不亦精乎。 5、得无,由助动词加上动词构成,相当于一个副词,表示委婉反问。 意思是“是不是”、莫不是。 如:得无教我猎虫所也? 意思是“难道能没有”、“怎么能没有”。 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而后,由连词加动词构成,意思是“然后”,做连词,表示承接,意思是“如此”、“以后”。 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7、而已,由连词加动词构成。 意思是“就停止”。 如:臣请三言而已矣; 虚化为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急读则为“耳”,意思是“罢了”、“就是了”

10、。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8、尔来,由代词加动词构成 ,意思是“从那以来”。 如:尔来有二十有一年矣。 9、否则,由否定副词加连词构成,意思是,否定的是上文所说的整个内容,相当于“不+前句”,所以,“否”实际上是个否定性假设分句;“则”是个连词,引出下句结果,意思是“如果不这样,就”,“否则”凝固成一个关联词,连接的两部分是正反并列关系。 如:义则进,否则奉身而退。,10、何况,由副词加动词构成,意思是“怎么能”,做连词,用于后一分句,引出进一层的意思,与“而况”同。 如: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 11、何其,由疑问副词加动词构成,有疑问句中或感叹句中表性状至极,意思是“

11、怎么这样”、“多么” 如: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12、何如、何若,由疑问代词加动词构成的偏下词组,表示询问,意思是“怎么办,怎么处置,怎么对付等”,也可倒置为“如何”、“若何”,表示强调。 做状语,译为“怎么”。 如:山节藻悦,何如其知也? 做定语,译为“什么”、“什么样”。 如:此为何若人也? 做谓语,也写作“如之何”、“若之何”,意思是“怎么办”、“怎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寇深矣,若之何? 做谓语带宾语,译为“比怎么样”、“哪赶上” 如: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13、何所,是由“所”字结构作主语和疑问代词作谓语的判断句构成的倒装,表示询问。 如:问女何所思? 14、何为,是“为何”

12、的倒装,表示强调,用以表示询问或反问,包括两类: 是由动词“为”加疑问代词构成的动宾结构,意思是“一干什么”,用反问表示否定,既可以加在另一个动词或动宾词组后,做句子的另一个连动谓语,这时“何”也要提到另一个动词前,构成“何+动+为”的格式。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也可以加在用“以”构成的介宾词组后做句子的谓语,这时“何”也要提到介宾结构前,构成“何以为”的格式,表示“用做什么” 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是由介词“为”和疑问代词“何”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意思是“为什么”。 如:若何为生我家? 15、何也、何者、何则、何欤,疑问代词加语气词构成,由判断句式“则何”发展而来,做

13、判断谓语,询问原因,意思是“是什么原因”、“为什么”。 如:独五人之徼徼,何也?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欤?,16、何以,由疑问代词加介词构成的介宾结构,是“以何”的倒置,表示疑问,以示强调。 做状语,译为“凭什么”、“怎么” 如:何以战;何以至是乎? 做谓语,译为“怎么样”、“怎么办”, 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吾欲辱之何以也? 17、既而、已而、俄而、久而、始而、继而,由动词加连词构成,表示在前一个动作之后不久的动作 18、可得,由两个助动词构成的复合结构,做状语,表示可能,意思是“可能”、“可以”。 如:可得闻与?,19、可以,由助动词和介词组成。 做状语,相当于“可以”+“以(之)”,意

14、思是“可以用(它)来”。 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相当于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许可,意思是“可能”、“完全可以” 如 :可以无悔矣; 与“可以”同类的结构还有“足以”、意思是“是用来”或“能够” 如:火尚足以明。 20、奈何,由疑问代词加动词构成的偏正结构“何奈”的倒置,表示询问,以示强调,意思是“怎么对付”。 做状语,译为“怎么”、“为什么”。 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做谓语,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对付” 如:市义奈何? 做谓语,宾语要插入中间,构成“奈何”,译为“对(把、拿)怎么办” 如:虞兮虞兮奈若何? 做“无”的宾语,意思是“什么办法”、“对付的办法”。 如:在骨

15、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21、且夫,由连词加语气词构成,做连词,用于句首,表示进层,意思是“再说”。 如:且夫天下非小弱也。,22、然而,由指示代词加连词构成,连分句,表示转折,意思是“虽然如此,却”、“可是” 如: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23、然则,由指示代词加连词构成,连接分句。 表示承接,用以推理,意思是“既然如此,那么”如:然则何时而乐也; 表示转折,同“然而”,意思是“但是”,如:然则北通巫峡。 24、若夫、若乃,由动词加指示代词构成的动宾结构,做连词,用于句首,表示另提,意思是“如果说到”、“像那”、“至于” 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25、是故。由介词“故”加代词“是”构成

16、的介宾结构“故是”的倒置,以示强调,用于后一分句前,引出结果,意思是“因此”、“所以” 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由代词加副词构成,意思是“这乃是”、“这就是” 如: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6、是以、是用,介宾结构“以是”、“用是”的倒置,以示强调,做连词,表示顺承,引出结果,意思是“因此”、“所以” 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敢用是为怨望。 27、孰若,由疑问代词加动词构成的偏正结构。 表示比较,意思是“哪赶上” 如:为两郎童,孰若为一郎童也 表示选择,意思是“不如”、“哪如” 如:与其坐而待毙,孰若起而拯之。,28、孰与。 “与孰”的倒置,“孰”是疑问代词做充当谓语的主谓词组的主语“与”及其宾语做状语,意思是“与比谁怎么样” 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由疑问代词加动词构成的状谓词组,义同“何如”,做谓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