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xin》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714943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90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xin》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先秦诸子xin》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先秦诸子xin》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先秦诸子xin》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先秦诸子xin》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诸子xin》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诸子xin》ppt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诸子争鸣,先秦儒、道、法、墨思想概略,本讲重点: 孔子的君子观或富贵观 孟子性善论、“四端说” 知识要点:诸子百家 孔子 论语 “仁”与“礼” 孟子 “四心” “四德” “民本” “仁政” 老子 道德经(老子五千文)“道” 庄子 庄子(南华真经) 商鞅“法” 申不害 “术” 慎道“势” 韩非子 商君书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一、诸子争鸣概述,(一)诸子的产生 时代背景礼坏乐崩 士阶层的崛起与养士之风; 私学的兴起 文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文士 隐士 侠士 谋士,春秋战国之际,崛起的士人渐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主导者。他们或出于对社会离乱、道德沦丧的“忧患”,或出于对民生的关爱,

2、或出于干预政事以求发展的目的,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天道、社会、人生的观点 ,并相互争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成了诸子散文的繁荣。,(二)诸子百家 当时学派林立,后人有“十家九流”之称,其中重要的流派有:儒(孔子、孟子、荀子)、道(老子、庄子)、墨(墨子)、法(韩非、商鞅 )、名(公孙龙)、阴阳(邹衍)、农(许行)、纵横(苏秦、张仪)、兵家(孙子)或小说家、杂家(吕不韦)。 P36,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即是说,六家的言路虽然有所不同,但“务为治”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为了人生的安

3、顿、社会的治理而提出了各种学说。,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墨者 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墨者亦尚尧舜道

4、,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名家 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

5、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踰越,虽百家弗能改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先秦诸子散文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语录体,代表作品有老子、论语、墨子(在文体上承前启后)等; 第二时期:从语录体向专题论文的过渡阶段,代表作品有孟子、庄子; 第三时期:专题论文的成熟期,代表作品有荀子、韩非子。,二、 孔子与论语,(一)孔子 孔子(

6、公元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三岁丧父,家境贫寒。曾在鲁国短暂为官(51-54岁)。55岁周游列国,晚年(68岁)回到鲁国,整理文化典籍,教育弟子,终此一生。,圣人乎?凡人乎?,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

7、大人,侮圣人之言。”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矣?”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矣?”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圣人 仁人 君子 士(人) 百姓 、 民、众,子贡: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孟子: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 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荀子:舜、禹属于“圣人之得势者”;孔子属于“圣人之不得势

8、者”。,历代孔子封号(死孔子),鲁国哀公亲制诔文悼念孔子,称其为“尼父”。 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其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 隋文帝杨坚尊其为“先师尼父”。 唐太宗李世民尊其为“先圣”,十一年又改成“宣父”。 唐玄宗李隆基升其为王,称“文宣王”。 宋真宗(公元1008年)称其“至圣文宣王”。 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圣先师”。 明嘉靖九年(1530年)去王号,“至圣先师孔子”。 清顺治皇帝初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后仍明制改称“至圣先师”。,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然而对于圣庙,那些权势者也不过一时的热心。因为尊孔的时候已

9、经怀着别样的目的,所以目的一达,这器具就无用,如果不达呢,那可更加无用了。在三四十年以前,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做“八股”,别一些人就将这些书籍和文章,统名之为“敲门砖”。这就是说,文官考试一及第,这些东西也就同时被忘却,恰如敲门时所用的砖头一样,门一开,这砖头也就被抛掉了。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孔子不是圣人,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时权贵的人;一

10、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活孔子,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曾点,字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汉代王充论衡问孔篇质问孔子:“责小过以大恶,

11、安能服人?”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吾本楚狂人,凤

12、歌笑孔丘)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史记孔子世家),(二)孔子的思想 其一,以“仁”(论语中凡一百零九见)为其思想的核心。一般理解,仁者,爱人。但实际上包含十分丰富的内涵,体现在孔子提倡的为人处世、为政治国的具体原则中。 其二,强调“礼”,以之做为人的行为规范,提出“克己复礼”,政治上复古,过分强调等级、秩序。 具有民本思想。,(三)论语 论语主要是孔子的言行记录,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哲学、文艺、教育等

13、各个方面,是研究孔子思想和学说的重要文献。由孔子弟子及孔门后学辑录而成,成书约在春秋战国之际。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三、孟子与孟子,(一)孟子生平与思想 孟子(公元前372-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省邹县)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周游列国而终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之徒发扬孔子的学说,著成孟子七章。 孟子推崇孔子的学说,以发扬光大孔子的学说为己任。提出“性善”论,主张仁政、王道,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孟子思想体系,性善论:不忍人之心四心四端四德 仁政:制民之产庠序教化选贤授能 民本:反对战争、抨击暴政、民贵君轻,(二)孟子的艺术

14、成就 1、感情强烈,气势充沛,笔锋犀利,颇具纵横家风格。 2、善于引人入彀的方法,一鼓作气攻击之。 3、善运寓言故事作为议论的论据。 孟子一书影响后世较论语更为深远,成为唐宋古文家学习的典范。,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定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基本原则:“己欲立而立

15、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仁之本: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各种美德:恭、宽、信、敏、惠 刚、毅、木、讷(讱) 纳德于礼:“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唯君子能爱人,能恶人。,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

16、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附:参考书目,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 1954修订本 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 美的历程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 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大出版社 1995 傅佩荣 解读论语线装书局 2006 李零 丧家狗我读论语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历代孔子封号(死孔子),鲁国哀公亲制诔文悼念孔子,称其为“尼父”。 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其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 隋文帝杨坚尊其为“先师尼父”。 唐太宗李世民尊其为“先圣”,十一年又改成“宣父”。 唐玄宗李隆基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