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大鼠肠壁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肠嗜铬细胞改变的可复性研究【临床医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465364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便秘大鼠肠壁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肠嗜铬细胞改变的可复性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便秘大鼠肠壁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肠嗜铬细胞改变的可复性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便秘大鼠肠壁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肠嗜铬细胞改变的可复性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便秘大鼠肠壁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肠嗜铬细胞改变的可复性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便秘大鼠肠壁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肠嗜铬细胞改变的可复性研究【临床医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秘大鼠肠壁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肠嗜铬细胞改变的可复性研究【临床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秘大鼠肠壁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肠嗜铬细胞改变的可复性研究【临床医学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论文-便秘大鼠肠壁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肠嗜铬细胞改变的可复性研究作者:赵士彭 桂林 卞红磊 张燕 赵发 王莹【摘要】 目的 观察便秘模型大鼠回肠和结肠一氧化氮合酶和肠嗜铬细胞的变化及自然恢复情况,了解大黄所致便秘的可恢复性。方法 Wistar 大鼠 60 只,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便秘组、恢复组、对照组,便秘组和恢复组给予大黄建立便秘大鼠模型,恢复组于建立模型完成后任其自然恢复 6 周。以放射免疫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比较各组大鼠回肠和结肠一氧化氮合酶和肠嗜铬细胞的变化。结果 便秘组和恢复组大鼠的回肠、结肠 NOS 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便秘组大鼠肠道 5-HT 免疫反应阳

2、性的肠嗜铬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回肠、横结肠 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enterochromaffin cell density in the constipation group and recovery group was increased both in the ileum and colon (P0.05)(表 1)。表 1 各组大鼠回肠和横结肠NOS(xs)含量和每高倍镜视野(200 倍)肠嗜铬细胞数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便秘组比较 P0.052.2 肠嗜铬细胞染色 便秘组、恢复组及对照组大鼠回肠、横结肠切

3、片的黏膜层均可见 5 羟色胺(5-HT)免疫反应阳性的肠嗜铬细胞,胞质和胞突中有棕色或棕黑色颗粒,核蓝色,背景淡黄色,对比鲜明,肠嗜铬细胞形态多样,呈锥体形、梭形、圆形、椭圆形、杆形等,胞突长短不一,部分细胞发出突起伸向腺腔或黏膜固有层。便秘组大鼠肠道 5-HT 免疫反应阳性的肠嗜铬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回肠、横结肠 P0.05)。恢复组大鼠肠道 5-HT 免疫反应阳性的肠嗜铬细胞密度低于便秘组(回肠、横结肠 P0.05)但高于对照组 (回肠、横结肠P0.05)(表 1) 。3 讨 论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是因结肠传输功能减弱致使肠内容物滞留于结肠而引起的顽固性便秘,病因不清,部分患者可能是滥用泻

4、剂所致。Bassotti 等1行小肠测压证实,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的小肠存在异常动力模式,包括强烈的不协调收缩和散发性束状收缩,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其它研究也发现,部分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存在全胃肠道动力异常,如胆囊、胃排空及小肠转运功能减慢,肠神经系统异常与慢传输型便秘有关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气体信使分子,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许多研究结果确认 NO 是胃肠道 NANC 神经所释放的主要抑制性递质,抑制胃肠运动。一氧化氮合酶(NOS)是内源性 NO 产生的关键酶, NOS 广泛存在于从食管到肛门内括约肌的胃肠道组织内,说明 NO 在调节胃肠运动中的重

5、要性。离体实验中,观察到大鼠小肠和横结肠蠕动反射中的下行抑制成分和食物进入豚鼠胃内引起的胃底舒张和胃容积增大,是由 NANC 神经释放的 NO 介导。目前对 NO 的病理生理作用还不太清楚,但可以推测,产生 NO 的神经密度、NO 释放过程、或平滑肌对内源性 NO 的敏感性发生变化时,都可以使神经肌肉的功能异常,使正常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活动失去平衡,有效的推进性运动减少,从而导致胃肠道运动异常。本实验结果显示恢复组和便秘组回肠及结肠肠壁组织 NOS 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 P0.05),恢复组回肠 NOS 含量明显低于便秘组(P0.05),但恢复组结肠 NOS 含量较便秘组降低,但差别无

6、统计学意义。表明长期应用大黄等蒽醌类泻剂对肠道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损害作用,或者是扰乱了肠道神经递质分泌的平衡状态,引起胃肠道 NO 的产生增多,但这种损害作用是可逆的,停用泻剂后回肠肠壁 NOS 恢复性下降较快,但结肠肠壁神经系统的恢复较慢,能否在较长时间内恢复正常状态有待进一步研究。肠嗜铬细胞(EC)存在于胃肠道黏膜层,合成并储存机体大部分 5-HT,肠嗜铬细胞释放的 5-HT 通过与相关受体结合,调控胃肠道感觉、分泌及运动功能。具体作用方式有以下三种:直接作用于上皮细胞或平滑肌产生分泌及运动作用于内源性传入神经(IPANs)及中间神经元,产生并调节分泌、蠕动反射:肠嗜铬细胞释放的 5-HT

7、通过 5-HT1P 受体激活黏膜下 IPANs,黏膜下 IPANs 在释放乙酰胆碱(Ach)的同时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3,进而通过不同的神经递质如 VIP、NO 等兴奋或抑制胃肠道运动及分泌。作用于外源性传入神经突触后膜上的 5-HT3 受体,将感觉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4。其中肠嗜铬细胞释放的 5-HT 是胃肠道运动及分泌的始动因素。肠嗜铬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黏膜中有改变并参与了内脏感觉过敏的发生5,6,但在大黄所致便秘中的作用却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实验中发现,对照组大鼠肠道所有切片的黏膜层中均可见 5-HT 免疫反应阳性的肠嗜铬细胞,胞质和胞突中有棕色或棕黑色颗粒,核呈蓝色,背景呈淡黄

8、色,对比鲜明。便秘组大鼠回肠、横结肠 5-HT 免疫反应阳性的肠嗜铬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组大鼠回肠、横结肠 5-HT 免疫反应阳性的肠嗜铬细胞密度低于便秘组(P0.05),但高于对照组 (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如下:在建模阶段,逐渐增加的大黄破坏了肠嗜铬细胞的释放平衡,导致大量5-HT 进入腺腔和黏膜固有层,促进了胃肠道运动而产生腹泻,此时肠嗜铬细胞内 5-HT 含量减少,随着大黄改为维持剂量,肠嗜铬细胞逐渐耐受刺激,5-HT释放减少,合成及重摄取增多,细胞内 5-HT 含量增加,颗粒增多,较多细胞能被检出。与此同时,黏膜下丛 IPANs、平滑肌以及分泌细胞在前阶段超量

9、 5-HT作用下,出现受体脱敏,对 5-HT 效应性下降,致使肠道运动减弱,分泌减少,稀便消失。药物继续加量时,再次破坏了 5-HT 的释放平衡,形成上述循环。上述原因造成建模后肠嗜铬细胞对大黄刺激出现耐受,5-HT 释放减少,不足以维持胃肠道正常运动及分泌,此时免疫反应阳性的肠嗜铬细胞密度升高,恢复期大鼠在停药后肠嗜铬细胞的耐受性逐渐恢复,5-HT 释放增加,肠嗜铬细胞内 5-HT 含量减少,有些细胞未能用免疫组化方法检出,检出的细胞着色浅淡,5-HT 免疫反应阳性的肠嗜铬细胞密度降低。大黄所致便秘大鼠肠壁组织肠嗜铬细胞及 NOS 的变化如何影响小肠的功能,目前研究较少。本试验仅研究了泻剂致

10、大鼠便秘后肠嗜铬细胞和 NOS 的变化及其在造模后 6 周的恢复情况,对于泻剂致便秘的整个病理过程及胃肠道其它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待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 周吕,柯美云主编.胃肠动力学一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27-245.2 Bian XC, Heffer LF, Gwynne RM, et al. Synaptic transmission in simple motility reflex pathways excited by distension in guinea pig distal colonJ.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11、 Physiol. 2004, 287:1017-1027.3 Brehmer A, Croner R, Dimmler A, 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utative primary afferent (sensory) myenteric neurons in human small intestineJ. Auton Neurosci,2004,112:49-59.4 Raybould HE,Glatzle J,Robin C,et al.Expression of 5-HT3 receptors by extrinsic duodenal afferents contribute to intestinal inhibition of gastric emptyingJ.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03,284:367-372.5 李兆申,詹丽杏,邹多武,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泌 5-羟色胺的肠嗜铬细胞形态及功能的改变J. 中华消化杂志,2004,24:94-97.6 朱良如,谢小平,钱伟,等.5-羟色胺在胃机械感觉过敏中的作用J. 中华消化杂志,2005,25:166-1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