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脏腑辨证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575562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纲辨证脏腑辨证(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引导人们辨证地看待病、症和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还可根据辨证结果,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此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八纲辨证,中医学在历史上所形成的辨证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八纲辨证。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

2、即任何一种疾病,从大体病位来说,总离不开表或里;从基本性质来说,一般可区分为寒与热;从邪正斗争的关系来说,主要反映为实或虚;从病证类别来说,都可归属于阳或阴两大类。因此,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临床表现尽管极为复杂,但运用八纲对病情进行辨别归类,则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所以八纲是辨证的纲领。,表寒证(伤寒表实证):以感受寒邪为主,其特点是:恶寒重、微发热,无汗、头身痛,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 伤风表证(中风表虚证):以感受风邪为主,又称太阳中风证。其特点是:恶风、微发热,汗出,脉浮缓 。 表热证(外感风热证):是感受风热之邪,其特点是发热重,微恶寒,口渴,咽痛,舌质正常或尖边稍红,苔薄白而干或苔薄微

3、黄,脉浮数。.,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一)表里同病 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表里同病。出现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外感病,由表证发展至兼见里证;或外感病未愈,复伤于饮食劳倦等。一类是内伤病未愈而又感外邪。 表里同病时,往往出现虚、实、寒、热等各种情况。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较为复杂。以表里与虚实或寒热分别组合而言,可见以下八种情况: 表里俱寒 表里俱热 表里俱虚 表里俱实 表寒里热 表热里寒 表虚里实 表实里虚,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素问圣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寒证要用热剂,热证要用寒剂,两者治法迥然不同,临床上如寒热不辨,其不良反应立竿见影,后果严重。因此,寒热辨证在八

4、纲辨证中尤其重要。,热证 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的功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火热之邪,或寒邪化热入里;或因七情过激,郁而化热;或饮食不节,积蓄为热;或房室劳伤,劫夺阴精,阴虚阳亢所致。热证包括表热、里热、虚热、实热等。 临床表现 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也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三)虚实真假 1.真虚假实:极虚之病,可能出现虚假的实证表现。如久病脾虚腹胀,当虚到极点时,会出现胀满拒食,胸闷气逆,大便不畅等实证症状。但此腹胀不似实证之不减,会时胀时减;腹胀满必不拒按,或按之痛减,

5、或按之软,这与实胀之硬满拒按不同。虽气不舒必有气短息弱;大便虽闭但腹部不硬,且脉必无力、舌体淡胖而苔不厚腻,故此胀为假实。这些假实之症,实因正气虚甚,气机不运所致。,心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虚证多由思虑劳神太过,或先天不足,脏气虚弱,久病伤心,导致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心阳暴脱;实证多由痰阻、火扰、寒凝、气郁、瘀血等原因,导致心火亢盛、心脉痹阻、痰迷心窍及痰火扰神证。,肺病的证候有虚、实两类。虚证多因久病咳喘,或被它脏病变所累,导致肺气虚和肺阴虚。实证多因风、寒、燥、热等外邪侵袭和痰饮停聚于肺而成: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寒邪客肺证、痰湿阻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又因

6、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大肠病的证候有肠道湿热证、肠热腑实证、肠燥津亏证、虫积肠道证、大肠虚寒证。,脾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饮食、劳倦、思虑过度所伤,或病后失调所致的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实证多由饮食不节,或外感湿热或寒湿之邪内侵,或失治、误治所致的湿热蕴脾、寒湿困脾等证。胃病证候有虚实寒热之别。虚证多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常,久病失养,或因吐泻太过,或温热病后期,耗伤阴津,或老年阴血亏少等原因所致的胃阴虚证;实证多由饮食倍伤,或误食不洁之品,或寒邪、热邪犯胃而成的食滞胃脘证、寒滞胃脘证、胃热炽盛证、 血瘀胃脘证。,肝病的证候可以概括为虚实两类,而以实证为多见。实证 包括多由情志

7、所伤,致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气郁化火,气火上逆而致的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火劫肝阴,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而致的肝阳上亢证;阳亢失制,肝阳化风而致的肝风内动证,或寒邪、火邪、湿热之邪内犯而致的寒滞肝脉证、肝胆湿热证。虚证 包括多因久病失养,或它脏病变所累,或失血,致使肝阴、肝血不足而致的肝阴虚证、肝血虚证。胆的病变多表现为胆郁痰扰证及肝胆并见的肝胆湿热证。,肾病多虚证,其证多因禀赋不足,或幼年精气未充,或老年精气亏损,或房事不节等导致肾的阴、阳、精、气亏损而致的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肾不纳气证为常见。膀胱病多见湿热证,至于膀胱虚证多责之于肾虚。,脏腑兼病在临床上甚为多见,其证候也较为复杂。除在前面脏腑辨证中涉及到的一些证型如胃肠病证、肝胆湿热证等属脏腑兼病证型外,这里再将其他脏腑兼病证型(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脾肺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肝火犯肺证、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