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研究三创作宗旨体制和思想价值1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4509067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58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研究三创作宗旨体制和思想价值1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史记研究三创作宗旨体制和思想价值1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史记研究三创作宗旨体制和思想价值1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史记研究三创作宗旨体制和思想价值1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史记研究三创作宗旨体制和思想价值1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记研究三创作宗旨体制和思想价值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研究三创作宗旨体制和思想价值1(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记研究三 (创作宗旨、体制和思想价值),制作讲授:张学成,一、司马迁的创作宗旨参见讲义,1、究天人之际: “究天人之际”,际,说文解字:“际,壁会也。”段玉裁注为:“两墙相合之缝也。”后引申为分界、边际;交会、会合等义。“究天人之际”,也就是要探求天道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会合点,使之相沟通;即探究天与人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在时代氛围的笼罩下,司马迁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受天命论的影响。(绛侯周勃世家、吴王濞列传) 从整体上看,他能从叙述史实出发,客观地反映人物的生平活动,基本上摆脱天道、天命思想的影响。(伯夷列传),司马迁的老师董仲舒对此的看法:,相信天人感应,人神交通,在二者关系上,上天处于

2、绝对的主宰的统治地位。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司马迁的天人观:,司马迁不可能完全抛弃天人感应说,但是他却从人物传记的缜密分析中表现出了大胆的怀疑。 他强调天人相分,认为天道与人事是并不相感应的。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坏人也不一定会有恶报。 他在伯夷列传中对现实社会这种好人遭殃、坏人享福的不公平世道提出了愤怒的责问。,“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

3、大彰明较著者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原因探析:,司马迁对天道如此激愤、怀疑,不仅仅是因伯夷叔齐之遭遇而生发,更重要的还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内心之块垒,其实正是自己的遭遇使然。 在踏入政坛之初,司马迁认为自己应该做个奉公守法的、鞠躬尽瘁、竭尽忠诚的合格的臣子的,“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可是,就是因为他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竟然遭受腐刑,蒙莫大耻辱。这种遭遇加深了他对天道的怀疑,因此就有了以上的感慨。,司马迁在写到人的活动时,更重视人的作用,刻意写出人事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十世家,是要写出“辅拂股肱

4、之臣”的“忠信行道,以奉主上”; 七十列传,是要写出那些“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人们的活动。这在中国史学发展上,第一次把人的活动放到如此重要的历史位置上来看待。 他还把人的活动、人才的境遇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君子用而小人退”,这是“国之将兴”的征兆;而“贤人隐,乱臣贵”则是“国之将亡”的迹象。进而指出:“甚矣,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诚哉是言哉!”(楚元王世家后论)他还寓意很深地指出:要使国家强盛太平,“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匈奴列传后论)两次重复告诉人们人才尤其是高级职位的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当然有时也相信这种感应说:,比如在六国年表中也有这种天道观的反应,“

5、盖若天所助焉”。 分为两种情况:一天象吉,人事也吉;二天象凶,人事也凶。本来,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天人感应”的存在,当然,应该说是天人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比如地震、山洪、干旱对人的影响;反之,人的过度活动往往要招致自然界的报复,这报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天人感应的一种表现。,总体而言:,在具有感应关系的情况下,司马迁认为天道是公正的、公平的,天命是可信的;而在非感应关系的情况下,则认为天道是不公正的、不公平的,天命是不可信的。这两者在史记中同时并存着,因而可以说司马迁的内心世界是天命论与反天命论的矛盾统一。,2、通古今之变: “通”,通俗地说有“打通,搞明白”的意思。“通古今之变”意思

6、是研究古今历史发展变化和历史人物命运转折的内在规律,这一句简单的话包含了司马迁历史哲学的丰富内容。,首先,表达了对历史发展变化的看法。,五帝、三代因历史太久远,无法“论次其年月”。 三代世表至十二诸侯年表,年代是“自共和迄孔子”,是“诸侯专政”、“五霸更盛衰”。 六国年表,起周元王(前475),迄秦二世(前207),当时历史特点是“陪臣执政”,“海内争于战功”,“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纵横短长之说起”。 秦楚之际月表前209,至前202,首尾八年。对这段历史,司马迁作了这样的总结:“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四表不仅首尾相衔,贯穿古今,且勾

7、勒出了各个历史时代的特点,反映出司马迁对于历史进程的卓越见解。,其次,研究朝代国家的盛衰、兴亡的变化,这也是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重点。史记详细记载了夏、商、周和秦、汉的兴亡,并揭示了各王朝兴亡变化的原因。 “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太史公自序) 桀、纣、周“失其道”的“道”有治国之术的意思,但指的更多的应是道义、仁义,是统治天下、治理天下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秦“失其政”的“政”大概指的是具体意义上的政治权柄。,司马迁对于陈胜最终失败的原因作了一定的探讨:,陈胜称王后,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

8、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这告诉我们陈胜的生活是奢侈腐化的,是脱离人民群众的,“涉之为王沉沉者”,远离了百姓的生活,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希望获得最后的胜利无异于痴人说梦。,陈胜失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用人不当。,“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

9、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 所以司马迁最后下了如此断语:“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脱离群众,失去了民心的支持,必将走向灭亡。,太史公自序在讲到著作“本纪”的目的时,提出对于历代帝王业绩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即推究其何以始,详察其何以终,这样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还有看问题时要透过表象看本质,不可被表象迷惑了眼睛,一个王朝看似强大,通过历史学家的敏慧的眼睛,在其极盛时就能看到它日渐衰落的迹象征兆。 在司马迁的历史哲学中,历史总在变化:要么由盛变衰,要么由衰转盛。他就是用这样的历史哲学去观察历史,“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

10、坏之理”,以期找出历史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通过分析,司马迁发现,成败变化的重要因素是用人的得当与否,用人的得失往往能够决定历史发展的或成或败。,“通古今之变”还有人的“穷达”变化的含义。,陈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佣耕者成了王。 刘邦本为泗水亭长,后来成了开国之君。 早年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韩信却成了大将军。 苏秦当初穷困潦倒,以至于父母不子,妻子不以其为夫,嫂子不以其为叔,最后却能做“於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苏秦列传);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但在危急关头,能够完璧归赵,“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於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渑池之会中不辱使命,使弱赵与

11、强秦能够平起平坐,“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在汉代人物身上更是体现了人生戏剧性的穷达之变。,樊哙屠狗,灌婴卖缯,萧何、曹参做过狱吏,周勃编织蚕箔为生,还当过送葬乐队的吹鼓手,周昌为小吏,夏侯婴本为是高祖戏耍的玩伴,在一次游玩时还把高祖给打伤了,卢綰和高祖同日生。 但是这些普通之人最后却通通被封为侯。樊哙封为舞阳侯,灌婴封为颖阴侯,萧何、曹参和周勃都做到相国,周昌做到御史大夫,夏侯婴封为汝阴侯。,司马相如“家贫,无以自业”,赢得文君的芳心私奔后“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於市中”。 后来子虚赋不胫而走,传到汉武帝那里去了,“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

12、哉!”,恰好其同乡杨得意在汉武帝身旁,便及时向汉武帝推荐了司马相如,“赋奏,天子以为郎。”,司马迁在叙写穷达之变时,重在揭示两点:,一是时代际遇的重要性。在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墨守成规,循规蹈矩,难以有大的发展变化,真所谓几十年如一日。而在激烈动荡的风云变化中,社会的评价标准就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的各种潜能就有可能得到更充分地发挥、表现。这样自然就极易发生戏剧性的穷达变化。史记中绝大多数人物都集中在春秋、战国和秦、汉之际,这就是因为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的;真可谓时势造就了千古英雄。 二是人物的穷达变化更取决于个人本身的才能和努力。在正常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太平、人民生活安

13、居乐业,人们很难产生冒险变革的想法。而在乱世中,不公平、不正常的社会促使人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者说赢得活下去的机会,不得不闯一闯,于是就有了要变的动力。天道酬勤,穷则思变,奋发向上,努力进取,而勇于进取的人往往能大有收获。,3、成一家之言:,子文化,就是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之交出现的一批知识分子,一批思想家。他们基于各自的阶层、代表的集团利益、受教育情况、社会经历等,对于社会发展、政策走向、统治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和思想,阐述他们自己的看法,表达他们的理想。,1)“一家之言”的结构,融会贯通百家学说以建立统一的新思想体系。 2)“一家之言”的核心思想是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3)“

14、一家之言”的表述形式,创立百科全书式的纪传体通史,奠定史学的独立地位,简单点说,“成一家之言”,就是指司马迁要继承子文化,像诸子那样自我立说,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首先,在创作的学术宗旨上,史记与子书是息息相通的。 司马迁以诸子时代的子文化的开山祖师孔子的后继者自居,并以此自勉。他著作史记,不仅仅是写一部反映客观历史的信史,而是要通过“史”的形式,言明自己的“一家之言”。以史论道,用史论政,通过史来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表现自己对于政治、社会、人生等的独特看法。,其次,在创作构架上,史记也受到 诸子著作的明显影响。,从庄子等著作开始,子书的结构层次性非常强,且全书构成一个体系。 比如庄子一书分为

15、内篇、外篇、杂篇。这种做法对司马迁的创作有很深的影响。司马迁开始对史书进行了一番系统的改造,他的著作就是按照子书的块状结构来划分的,但各部分又成有机的不可分的整体;因而史记具有了诸子著作的体大思精的特点。宋人郑樵通志总序说史记“六经之后,唯有此作”。太史公自序导源自庄子天下篇、淮南子要略;要略,高诱注“作鸿烈之书二十篇,略数其要,明其所指,序其微妙,论其大体,故曰要略。”,第三,在叙述模式上,史记首先是史,然而又趋向于子;它是叙述历史史事的,然而在叙述历史的同时又不忘阐述哲理。 史记首先是史书,按史书传统就要客观地忠实于历史事实,客观地记载历史事实,即坚持实录精神。,但司马迁并不局限于此,,而

16、是采取各种手法突破这一传统,像诸子百家那样在史记中融入了自己的强烈的深厚的思想感情,阐述着对于政治、历史、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这样为中国史书的叙述模式开创了崭新体式。 在史记中,司马迁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叙述模式主要有五种:,1、材料的自由取舍。,明人陈仁锡说“子长作传,必有一主宰”,(史记评林引),清人吴见思说“史公之文,每篇各有一机轴,各有一主意。(史记论文)”史记为人物作传并不追求面面俱到,往往每篇有一“主意”,围绕主意来选材、取材,来作相应地叙述描写。,2、篇章的微言大义,提到微言大义,就不得不提“春秋笔法”。春秋记史的特点是谨严简约,作者往往能够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尊王攘夷、正名定分。人们把文笔蕴藉含蓄、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之为春秋笔法。 微言指的是简约的语言;大义指的是宏大高远的意义。,第一种叙述模式中说史记对材料主要凭借“主意”来取舍,这样能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