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9 鱼我所欲也(学案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4428806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9 鱼我所欲也(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推荐】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9 鱼我所欲也(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推荐】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9 鱼我所欲也(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推荐】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9 鱼我所欲也(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荐】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9 鱼我所欲也(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9 鱼我所欲也(学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19 鱼我所欲也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实词,了解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2、抓住关键词翻译全文。能力目标:能够自主学习疏通文义;能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用多种论证方法对“义”的论述。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一个正直善良、坚持道义的人。重点、难点:疏通文义;理解文章用多种论证方法对“义”的论述。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 课前预习,导入新课。1、 复习巩固有关的文学常识。 鱼我所欲也选自 ,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 ,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 时期, 家、 家,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地位仅次于孔子,

2、后世称之为“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王道”,主张和平,反对战争,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 2、重点词注音所恶( ) 不辟( ) 一箪食( ) 一豆羹( )蹴尔( ) 妻妾( ) 得我与( ) 乡为身死( )为宫室之美为之( )( )二、自主学习,组内过关检测。1、理

3、解重点词语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得兼, 舍鱼 舍, 义, 有甚于生者, 苟得, 有甚于死者, 患, 如使, 是心, 勿丧, 呼尔而与之 呼尔, 而, 蹴, 不屑, 万钟, 于我何加 加, 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 已, 此之谓失其本心 谓, 本心, 2、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 ,意思: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通 ,意思: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 ,意思: 通 ,意思: 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 ,意思: 3、每生自主学习,复习巩固,然后在组内通过解释和翻译过关检测。4、字词句的翻译展示附文章翻译(示例)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

4、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样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

5、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

6、种做法不该放弃吗?(如果不放弃,)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第 二 课 时三、思考讨论,合作探究1、文章开始提出怎样的论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它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2、文章第一段提出论点后是怎样进行分析和阐证的?得出怎样的结论? 3、第一段可分为怎样的三层? 4、第二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所举的例子有何不同? 来源:gkstk.Com5、(第二段)为什么有的人宁愿饿死也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来源:学优高考网 四、当堂训练1、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与,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而,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而, 所欲有甚于生者 于, 万钟于我何加焉 于,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 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是从哪个角度进行阐释?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来源:gkstk.Com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是从哪个角度来论述的?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