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教案《飞向明天》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4424208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教案《飞向明天》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教案《飞向明天》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教案《飞向明天》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教案《飞向明天》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教案《飞向明天》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教案《飞向明天》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教案《飞向明天》教学设计.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教案飞向明天教学设计第四单元飞向明天单元概要:本单元是品德与社会的最后一个单元,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总结性与前瞻性。本单元共三篇课文,主要是介绍了我国的基本情况及当今世界的基本格局,鼓励学生胸怀祖国,畅想未来,从小立志,报效祖国;在学习生活中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学会合作,学会竞争;以高尚的品德和扎实的文化知识迎接社会的挑战,迎接世界的挑战,迎接未来的挑战。祖国属于我们是让学生了解过去,展望未来。通过了解十六大报告和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明确祖国发展的方向。从寻找身边的无名英雄的活动中,看到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无私奉献。通过调查和体验等活动,建立未来社会主人翁意识。

2、放眼现代世界教育学生胸怀宽广,尊重、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风俗,形成平等、友爱、公正、宽容等优秀品质,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迎接美好未来让学生在对美好未来的畅想中树立努力学习的意识。给五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趣味性强,且又意味深长。综观整个单元,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旨在让学生在放眼世界中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在展望未来中感受责任的重大。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奋发向上的报国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能力:能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与习俗;为创造美好的生活,把握时间,努力学习。知识:知道自己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明确作为一

3、个未来的主人翁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合作竞争的能力;了解不同国家、民族不同的文化风俗;懂得只有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未来才会变得更加美好。1祖国属于我们教学目标:? 树立奋发向上的报国志向;尊重身边平凡的劳动者。? 了解“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以及一个未来的主人翁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合作竞争的能力。? 能以一个未来主人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努力学习。教学重点:知道自己是未来的建设者,了解作为未来的主人翁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合作竞争的能力。教学难点: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奋发向上的报国志向。严格要求自己,发挥特长,为四

4、个现代化的建设努力学习。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课题。2、学生学习提示音,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二、“体验园”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2、学生交流体会。三、“小调查”1、学生交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解。2、教师讲述宇航员杨利伟的故事。3、学生补充讲述其它为国家努力奋斗的感人故事。4、小结:祖国的强大和繁荣依靠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千千万万人的奉献。四、“实践园”1、师: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们没有杨利伟那样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们一样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学生分小组交流课前调查到的身边的无名英雄,找寻他们身上值得

5、学习的地方。3、全班交流,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4、小结:这些无名英雄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铸就了伟大的共和国大厦。五、“辩论会”1、教师出示教科书中的两种不同观点,组织学生就两种观点展开辩论,教师适时进行引导。2、小结:人生的价值只有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过程中才能得以真正体现。第二课时一、“展望角”1、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并讲述理由。2、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各行各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3、学生交流:一个未来的主人公应具备哪些素质?4、教师出示教科书中的漫画,请学生选一选哪一项最重要,并说明理由。5、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各项素质对于未来主人翁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6、学生

6、读一读课文中对未来主人翁的基本要求,交流感想。二、“故事屋”1、学生阅读故事“夏令营中的比较”。2、教师出示教科书中的调查数据。3、学生交流感想,结合自身谈一谈存在的不足。三、“小调查”1、学生分小组交流自身的欠缺之处和改进方法。2、全班交流。3、小结: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争取成为优秀的未来主人翁。四、“体验园”1、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写一封公开信。2、教师挑选一些较为优秀的公开信在校园的布告栏中张贴。五、总结让我们行动起来,从小就立下报国志向,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2.放眼现代世界教学目标:? 胸怀宽广,从小树立面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知道世界是一个大家园,懂得不同国家、区域、民族有不同的

7、文化背景、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学会尊重,学会宽容。?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教学重点:知道世界是一个大家园,懂得不同国家、区域、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要学会尊重,学会宽容。教学难点:胸怀宽广,从小树立面向世界的雄心壮志。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胸怀宽广,从小树立面向世界的雄心壮志。2、了解世界是一个大家园,懂得不同国家、区域、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学会尊重,学会宽容世界。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世界各地不同的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教学过程:一、放眼看世界1播放“同一个世界,同一个

8、梦想” XX北京奥运主题口号。在这个舞台上,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认识世界。在去年北京举行的奥运会上有多少国家和地区参加?2世界上一共有多少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共有226面旗,22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6个,地区为31个。3看国旗,猜国名,说国家特色。(美国经济大国、德国守法、俄罗斯军事大国、日本的汽车、新加坡环保、澳大利亚是动物的天堂)课件出示,教师补充。4学习教材知识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国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早在1983年9月,邓小平就在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为中国教育指明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课件:北京景山学校)齐读,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5 揭题:作为跨

9、世纪的小学生要胸怀宽广,放眼世界。课件出示:放眼现代世界二、了解世界不同习俗过渡语: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由于历史的原因,道德规范与风俗习惯都会不同。1韩国的风俗习惯过渡:韩国是我们的邻国,在我们嘉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韩国人,你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吗?学生交流,教师随机可补充,可提问。 尊重长者,与年长者同坐时,坐姿要端正。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走进家庭客厅或韩式餐厅应脱鞋。 走在大街上吃东西,被认为是粗鲁的。 在结婚典礼等喜庆送礼金时,必须放在白色的礼袋里。 由于受汉字文化圈的影响,韩国最不吉利的数字为“4”,因为“4”与“死”字的发音相似。 政府规定,韩国公民对国旗、国歌、国花必须

10、敬重。不但电台定时播出国歌,而且影剧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国歌,观众须起立。外国人在上述场所如表现过分怠慢,会被认为是对韩国的不敬。2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关于各国道德规范风俗礼仪的资料。3小组代表汇报,师生评价。三、学会尊重和宽容过渡:同学们了解了不少世界各地风俗习惯,那么应该怎样对待这不同风俗习惯呢?1看过电影刮痧吗?出示图片,介绍剧情(教师和学生均可)爷爷用“刮痧”的方式为小孙孙治病,但美国儿童保护组织认为这是虐待儿童,把孩子的父母告上法庭。因为中国和美国的传统文化的不同,对刮痧这种行为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学生谈感受。2学习课文广角镜:国际理解教育。3教师补充介绍:国际交往中的“五不问”第一不问收入问

11、题,第二不问年纪大小,第三不问婚姻家庭,第四不问健康状态,第五不问个人经历。4小结:世界是一个大家园,不同国家、区域、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让我们学会了解,学会尊重,学会宽容,这样我们才能融入世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2懂得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具备优秀品质。3感受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一、胸怀祖国,让世界尊重祖国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如果要走出国门,到国外去,我们应该有哪些准备呢?2走出国门,要具备最基本的文明礼仪。阅读: 谁在用中国字玷污美国自由女神像

12、?信息时报报道,市人大代表曾德雄认为,要做到和谐出游,两方面要改善,一个是旅游市场要规范,另一个就是市民的素质要提高。曾德雄说:“有一次我去美国,在自由女神像脚下竟然看到XXX到此一游等几个中国文字,这让我觉得很难堪。我们出去旅游,应该多感受了解当地文化,而不是到处乱刻乱画。”阅读了这则报道后有什么想法?外国人会怎么看我们中国人?(中国人的文明素质太低了)还有哪些行为也有损于中国形象?(预设:就餐时高声谈笑,随地扔垃圾,不遵守秩序等)为什么中国人在国外会有这样不文明的表现?他们仅仅是在国外这样吗?你觉得自己身上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3在满眼是洋文的世界里,赫然用汉字写的:禁止在此小便;自觉排队

13、;保持安静这是让每个中国人都脸红的。跨出国门,你一个人将代表着整个中国。要让世界尊重你,首先你要尊重世界,要彬彬有礼。4我们现在出国的同学还不多,但是在我们身边,出现了很多外国人,据统计,现在有38万的外国人常住中国,还有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工作、旅游,你看到过吗?你是怎样对待?随机追问(你会尾随、围观吗?)5是呀,尊重来中国的外国人同样可以赢得外国人的尊重。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誉。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用文明的举止再树中华礼仪之邦的旗帜,赢得世界的尊重。二、用智慧维护国家尊严过渡: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很多时候,我们还得用自己的智慧去维护祖国的尊严。1阅读新

14、闻 总理剑桥从容应对干扰始末XX年2月2日, 下午3:30,能容纳500人的剑桥大学音乐厅座无虚席。温总理在理查德校长和身着古典礼服的司仪陪同下步入会场,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温总理发表了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他用凝炼、有力的语言深情地描绘了一个古而又新、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的中国,阐释了中华民族追求进步、崇尚和谐的精神世界,用信心、合作和责任鼓舞人们勇敢地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共渡难关。然而,正当全场听众凝神聆听温总理精彩演讲时,会场后排角落里一个西方人模样的男子突然开始吹哨喊叫,并向讲台投掷鞋子。全场听众对这一捣乱行为表现出义愤和蔑视,“耻辱!”“滚出去!”,在一片斥责声中,该男子被工作人员带离了现场。温总理在台上始终镇定自若。他停顿了片刻,用平静而坚定的声音说:“老师们、同学们,这种卑鄙的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全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温总理举起右手,有力地一挥,又说:“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和谐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场上再次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1)交流阅读体会,温家宝总理是怎样维护祖国的尊严的?(2)小结:尊严是争取的,不是别人能给予的。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