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420626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7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从“无为”到“有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三、儒学成为正统,重视推崇,新儒学 在西汉,发展成为正统思想,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从“无为”到“有为” 1. 汉初的“无为而治” 2. 转向有为及其原因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 “大一统”的思想中央集权 2. 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加强君权 3. 三纲五常为人处事标准 三、教育和选官制度 ,儒家思想自产生到西汉初期的发展过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初的“无为而治”,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为了恢复生

2、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表现:与民休养生息 措施: 减轻田租; 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原因: 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汉武帝的“有为而治”,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 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 受赏识、为官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思想,董仲舒,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春秋公羊传注疏 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春秋公羊传此言诸侯皆系统天子,不得自专也。 颜师古,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

3、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少并非仅仅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董仲舒要“罢黜”的不过是那些新来对策得专治杂学的人,并非禁绝儒家以外的各家;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而不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如此而已。 刘桂生近代学人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误解及其成因,在董仲舒的哲学体系中,“天”是最高的哲学

4、概念,主要指神灵之天,是有意志、知觉,能主宰人世命运的人格神。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春秋繁露阴阳义,天地之物,其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乃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 -汉书董仲舒传,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春秋繁露基义,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

5、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加强君权的需要,“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糅合道家、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 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以儒家经典“五经”为学校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兴办太学,学生毕业即可任官,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体系,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的地位。,独尊儒术的结果 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中央集权寻找意识形态

6、的支撑。运用政权力量控制意识形态,其实是法家的发明秦始皇根据他们的理论,用“焚书坑儒”的手段控制意识形态,并不成功。汉武帝用功名利禄来引诱士人-只有精通儒家经学才可以进入仕途,把士人的聪明才智束缚于儒家经学之中,专注于诠释章句。而无暇旁骛,终于达到了目的。他的这套衣钵,为后来很多治国者所继承.,在现实政治中,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有所保留的。他并不完全依赖儒士,在宗教方面,相当依赖道家方士;在政治方面,相当依赖法家他的治国方略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即以儒术的外表掩盖法术的内里。儒表法里,成为后世统治者的治国秘诀。 _樊树志国史十六讲,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的作用,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 大

7、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至于“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不同,就需要区别对待。今天,随

8、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这种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不能一概套用“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的主张。 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 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凭儒学入仕 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儒学在民间独尊,汉代教育,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说:“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

9、之复之。” 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其中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

10、想的著作;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挑选“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为博士,负责传授学问,设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措。,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相当于今天大学的专科),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太学,是中国历史上董仲舒第一个创办的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

11、规大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 000人。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1.秦始皇“焚书坑

12、儒”的目的是崇法反儒防止旧势力复辟毁灭文化加强思想控制(2000年津赣卷) A B C D,2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 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知识拓展题,B,C,3、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 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爲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元年是什么意思?是诸侯国国君执政的第一年。春是什么意思?是一年的开始。王指的是谁?说的是假设出来的符合道德礼义的“文王”。为什么先说王然后才说正月?因为是文王所颁布的历法的正月。为什么说是“王正月”?是为了强调王道统一于道、天下统一于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