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的中医病因学初探【医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439091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相情感障碍的中医病因学初探【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双相情感障碍的中医病因学初探【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双相情感障碍的中医病因学初探【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双相情感障碍的中医病因学初探【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双相情感障碍的中医病因学初探【医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相情感障碍的中医病因学初探【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相情感障碍的中医病因学初探【医学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论文-双相情感障碍的中医病因学初探作者:崔界峰,邹义壮,王米渠【摘要】 目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中医七情致病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20042005 年因双相情感障碍发病入院的患者 155 例,其中 78 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77 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采用回顾式查阅首次原始入院病历的方式,综合分析病人首次住院时诱因、病史、临床表现及精神检查所见。采用七情评定量表(Seven Emotions Scale, SES),应用五级评分制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入院时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结果在 155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忧”“怒”“悲”“思”“喜”“恐”和“惊”为主要临

2、床相的分别占 29.7%,25.5%,12.9%,9.7%,7.1%,3.2%和 1.3%,其中同时两种“七情”评分相等的占 11.0%。在 78 例首次发病处于躁狂相的双相情感障碍(BPD)病人中,“怒”“喜”“忧”“思”“恐”“惊”和“悲”为主要临床相的分别占 50.0%,14.1%,9.0%,9.0%,1.3%,1.3%和 0%,其中同时两种“七情”评分相等的占 15.3%;在 77 例首次发病处于抑郁相的 BPD 病人中,“忧”“悲”“思”“恐”“惊”“怒”和“喜”为主要临床相的分别占50.6%,26.0%,10.4%,5.2%,1.3%,0%和 0%,其中同时两种“七情”评分相等的占

3、 6.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忧”和“怒”为主要的七情致病因素。其中躁狂与怒更加相关,怒在躁狂中的发生率高于喜;抑郁与忧更加相关,忧在抑郁中的发生率高于悲,这可能是我国当前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症状学特点。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中医病因学 七情 SES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双相障碍是心境障碍中的一种亚型1。七情,就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不可太过或不及,倘若情绪过

4、度、过久、过于剧烈,那就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全身气血紊乱,而发生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26。但是人们在七情研究中以泛论之理、辨证分型与药物治疗为多,而忽视七情病因学的研究,只有严石林5、王米渠等6对七情发病的比例、构成、状况等有少许的研究,这是相当不够的。因为当今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理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可见七情等心理因素在当今世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利用精神专科医院中七情发病集中、典型、大量的优势,对 155 例双相情感障碍(BPD)的七情病因探讨研究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研究对象为北京回龙观医院 20042005 年因双相情感障碍发病入院

5、的患者。我们在其病案室调查了符合 CCMD-3 诊断标准的 155 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中 78 例诊断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77 例诊断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采取回顾式查阅首次原始入院病历的方式,综合分析病人首次住院时诱因、病史、临床表现及精神检查所见。依据下表“七情”的涵义及其表现程度的不同,采用五级评分制(0,1,2,3,4 分,即无、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入院时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1.2 方法采用七情评定量表评分标准。见表 1。表 1 七情评定量表(SES)评分标准(略)1.3 统计学处理将所有数据输入 Excel 软件中,进行统计

6、学处理。2 结果2.1 155 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七情发病构成根据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将某一“七情”中在此病人中所得的最高分(2 分),作为确诊某一情志发病的标准,当有两种“七情”同时存在,并且评分相等时,另列一项。结果见表 2。由表 2 看出,在 155 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忧”“怒”“悲”“思”“喜”“恐”和“惊”为主要临床相的分别有 46 例、39 例、20 例、15 例、11例、5 例和 2 例,分别占 29.7%,25.5%,12.9%,9.7%,7.1%,3.2%和 1.3%,其中同时两种“七情”评分相等的有 17 例,占 11.0%。2.2 155 例 BPD 病人中躁狂发

7、作与抑郁发作入院的中医七情发病构成状况在 78 例首次发病处于躁狂相的 BPD 病人中,“怒”“喜”“忧”“思”“恐”“惊”和“悲”为主要临床相的分别有 39 例、11 例、7 例、7 例、1 例、1 例和 0 例,分别占 50.0%,14.1%,9.0%,9.0%,1.3%,1.3%和 0%,其中同时两种“七情”评分相等的有 12 例,占 15.3%;在 77 例首次发病处于抑郁相的 BPD病人中,“忧”“悲”“思”“恐”“惊”“怒”和“喜”为主要临床相的分别有 39 例、20 例、8 例、4 例、1 例、0 例和 0 例,分别占50.6%,26.0%,10.4%,5.2%,1.3%,0%和

8、 0%,其中同时两种“七情”评分相等的有 5 例,占 6.5%。见表 3。表 2 155 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七情发病构成(略)表 3 155 例 BPD 病人中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的中医七情发病构成状况(略)3 讨论3.1 七情的连续性双相情感障碍作为一个连续的疾病谱和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观点十分吻合。从躁狂发作到抑郁发作,症状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如何从病理生理上机制上认识这个疾病,大家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如果运用中医理论的“辨证论治”观进行解释,则有认识论思维上的优势。而本研究在这方面起步,对选择常见的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的七情发病进行初步观察与研究。3.2 七情的内发性七情发病是中医病因学的

9、一个基本问题,三因方中说:“七情为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这就是说,外界刺激需要经过内在因素的作用才能引起七情之动,这种内在因素,首先取决于个体对外界事物及刺激的认知;其次是内在动机因素,即欲求满足与否所引起的情志反应;第三则是个性趋向对外界刺激的情感体验及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后则是不同的神经类型及体质,会产生不同的致病作用7,8,这在精神病、心身疾病中尤为明显。中医强调“七情”是许多躯体和心理疾病的发病原因,从中医整体辨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恐伤肾”“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和“悲伤肺”,并建立了中药、针灸和基于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中医心理治疗理论。以上学说

10、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经过无数临床观察和实践得出的结论。但限于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可能不完善和过于笼统,但仍然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珍品,至今仍然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911。3.3 七情的两极性“阴阳喜怒” (素问调经论)为七情学说两极性的一个代表性的纲领。情绪阴阳两极性表现为:肯定与否定,满意与不满意,快乐与悲伤,愤怒与悲忧,积极与消极,紧张与松弛,强度与弱度等3。“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但是高兴过度就会伤“心”,超乎常态的“喜”,会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举止失常;“怒”,指人一旦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因事未遂,而出现的气愤不平、怒气勃发的现象。当人犯怒时,破坏了

11、正常舒畅的心理环境,肝失条达,肝气就会横逆而发病4。其中可分为若干方面,若干层次的阴阳两极性。老一辈心理学家潘菽极高地推崇七情阴阳两极的科学工具性作用,本研究选择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相与抑郁相两种对立状况进行研究,提供了有用的数据支持。3.4 中医七情对西医症状学的提示本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忧”和“怒”为主要方面。其中躁狂与怒更加相关,“怒”与“喜”分别占50.0%,14.1%,怒在躁狂中的发生率高于喜;抑郁与忧更加相关,“忧”与“悲”分别占 50.6%,26.0%,忧在抑郁中的发生率高于悲。这一发现丰富了西医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学的内容。从传统的西医症状学角度,躁狂发作多以兴奋、欣快、愉悦、话

12、多、夸大等“喜”的症状为主,而抑郁发作以情绪低落、自责自罪、绝望自杀等“悲”的症状为主,与本研究结果不符。可能提示我国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表现的文化特征和症状学特点与西方国家有所差别。提示怒多于喜、忧多于悲可能是我国当前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症状学特点。 由于病历数量有限,又是回顾性研究,此研究结论需要慎重对待。有待进一步实施系统而严谨的前瞻性研究。总之,本研究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从中医七情病因学角度进行了测评,发现怒多于喜、忧多于悲可能是我国当前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症状学特点。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 中国精神科学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13、版S.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2 杨茹斌, 曹爱荣. 七情和精神病的关系探讨J. 甘肃中医,2000,13(2):1.3 王米渠. 中医心理学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86.4 韩 晶. 解读七情名称缘由J.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20.5 严石林, 严 俨, 王米渠.精神病与内科病七情证候辨析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22(4): 19.6 王米渠. 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371.7 董少萍. 论七情致病的内在因素J.中国医药学报,2002,17(6):333.8 刘晓伟. 七情内伤与心身疾病相关问题的研究J. 河北中医,2004,26(9):685.9 徐中环,王承平. 七情病因研究方法及思考J. 四川中医,2000,18(5):11.10 梁宝勇. 医学心理学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40.11 严石林,严 俨,王米渠. 浅论七情辨证新途径J. 中医诊断学杂志,1998:4(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