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功能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医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435739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功能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功能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功能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功能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功能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医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功能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功能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医学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论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功能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作者:李琛 杨思进 晏新 白雪【关键词】 脉搏波;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功能;中医证型摘要 目的 应用脉搏波检测技术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改变。方法 将 100 例高血压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组,并将 62 例正常血压者设为对照组,应用XXG-E3 型心血管功能检测仪分别检测各组心血管功能。 结果 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组之间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前后负荷、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管状态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左室后负荷肝火亢盛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he behind cha

2、rge of left ventricula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liver-huo hyperactivity group than in controls(P0.05);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组与对照组间在年龄、性别组成上差异也无显着性(P0.05)。1.2 研究方法 受检者安静休息 510 min 后,精确测量右臂坐位血压(精确到 0.5 mmHg)、身高(精确到 0.5 cm)、体重(精确到 0.5 kg),将上述指标及患者年龄、性别输入 XXG-E3 型心功能检测仪(安徽电子科学研究所提供),用脉搏波传感器在患者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采集、分析脉波,获

3、得每搏输出量(SV,ml/搏)、心搏指数(SI,ml/搏/m2)、心输出量(CO,L/min)、心脏指数(CI,L/min/m2)、左心有效泵力(VPE,kg/搏)、左心能量有效利用率(EWK,无单位)、左心搏功指数(LVWI,g.ml/搏/m2)、心肌耗氧指数(HOI,无单位)、心肌耗氧量(HOV,ml/min)、左室舒张末压(LVEDP,mmHg)、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AWP,mmHg)、标准周阻(SPR,达因秒 cm-5)、平均动脉压(MAP,mmHg)、肺动脉压(PAP,mmHg)、肺动脉阻力(PAR,达因秒 cm-5)、血管弹性扩张系数(FEK,无单位)、血管顺应度(AC,无单位)、

4、还原血黏度(r,厘泊)、体重指数(BMI)、脉压(PP)、脉压指数(PPI)。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值的比较用 t 检验,多组间均值的两两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SNK 法,所有计算均采用 SPSS 12.0 统计软件包完成。2 结果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组之间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前后负荷、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管状态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左室后负荷肝火亢盛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右室后负荷阴阳两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痰湿壅盛组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其它 3 型及对照组,

5、见表 1。表 1 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组间及与正常对照组心血管功能比较 (略)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肝火亢盛组比较,P0.05;与阴虚阳亢组比较,#P0.05;与痰湿壅盛组比较,P0.05;单位见检测指标3 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肝火亢盛组标准周阻、还原血黏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3,4。这可能与肝火亢盛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Ang)明显高于正常人及其它中医证型者,同时,高血压病肝火亢盛患者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正常有关。两者共同作用,一方面使血管收缩,一方面引起血管硬化,因此导致外周阻力的上升57。另外,血黏度的升高则可能与高血压病肝阳上

6、亢型血小板聚集力高于正常人有关。高血压病阴虚阳亢组还原血黏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我们的结果与黄焱明8等发现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红细胞刚性指数(m)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较差,血黏度较高的结论相一致。提示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作为中医辨证分型依据的可能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有研究显示痰湿壅盛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较非痰湿壅盛者严重9。基础研究表明,痰湿型体质的代谢特征,主要在于机体供能物质血糖、脂肪的利用障碍,主要机制在于机体对供能物质的代谢失常,这将直接导致肥胖的发生,蒋卫民等10就发现体重指数(BMI)痰湿壅盛型明显高于其它证型。这里需要说

7、明的是,虽然高血压病痰湿壅盛组每搏量、心搏指数、心输出量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在均衡了体型及心率的影响后,心脏指数就没有了差异,所以这里不能讲痰湿壅盛组泵血功能高于正常。 高血压病阴阳两虚组肺动脉阻力、脉压指数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医多数医家均认为阴阳两虚是各种疾病发展到的晚期表现,高血压病也不例外11。本研究结果恰好与前者呼应,因为脉压指数的上升提示动脉硬化程度的进展,然而,动脉的硬化并非短期内可以形成的,而肺动脉阻力的升高更是要在左心功能明显受损后才会出现,故高血压病阴阳两虚患者肺动脉阻力、脉压指数的升高提示患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高血压病四证型组间比较体重指数痰湿壅盛组明

8、显高于其它 3 型组(P0.05)。关于体重与痰湿之间的关系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就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肥胖人痰湿体质的基础研究”在进行12。痰湿型体质的形成与机体的物质代谢活动失常具有重要的内在关系。基础研究表明,痰湿型体质形成的主要机制在于机体对供能物质如血糖、血脂等的代谢失常。中医学认为,糖、脂肪等供能物质的代谢,属水谷精微物质的运化、转输、化生过程,而水谷精微物质的化生、利用,主要根之于脾之运化功能、肝之疏泄功能,并与胃、肺、肾相关。因此,人体的物质代谢,与中医脾胃、肝、肺、肾脏腑功能具有密切关系,而尤以脾为重。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人体所必需的一切营养物质来源于饮食,

9、而饮食不仅需经过口,受纳于胃,还必须通过脾的运化,才能将水谷精微之营养物质运送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如果脾运健旺,则脏腑气血充和;若脾运失健,胃虽能纳谷,但纳入之谷不能变成营养物质运送到周身,反酿成痰湿,纳食愈多,痰湿愈甚,日积月累,则成肥胖13。我们还发现高血压病四证型组间脉压指数阴阳两虚组明显高于肝火亢盛组、阴虚阳亢组(P0.05)。这也提示阴阳两虚是高血压的后期表现,故而动脉硬化较其它证型严重。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之间心血管功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未发现可作为辨证依据的指标。体重指数、脉压及脉压指数与血压、年龄、中医辨证关系密切,其中,脉压表现出随血压水平及年龄增高而持续升高的趋势,体重

10、指数与中医痰湿壅盛证型高血压病有关,提示其作为该型辨证依据的可能性。脉搏波检测技术作为临床心血管功能的检验手段之一,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 Guidelines Subcommittee.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 Hypertens, 1999,17(2):151-183.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73-76. 3 吴奕强,罗

11、治华,唐荣德.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新中医, 1994,26(3):10.4 王彤,张崇.原发性高血压病脉图血流动力学与中医辨证关系研究.江西中医药, 1997,28(3):17-20.5 李泓,秦俐,胡宪蕴.原发性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血浆心钠素水平与辨证分型的关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11(5):271-274.6 王爱珍,蔡治宾,吴罗杰.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初探.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998,8(5):43-44.7 梁东辉,张愍,李小敏,等.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探讨.辽宁中医杂志, 1996,23(

12、4):148-149.8 黄焱明,邓水明,何世银.高血压病中医辨证与红细胞变形性关系研究.四川中医, 1993,11(2):11.9 邵春林,刘永明,沈琴峰.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关系探讨.河北中医, 2004,26(3):171-173.10 蒋卫民,唐蜀华,陈晓虎.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初步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4(11):3.11 章赛月,程志清.老年高血压病证型调查分析.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10):546.12 刘艳骄.肥胖人痰湿体质与脑中风的相关性研究.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6,11(3):13-17.13 李晶,陈筱云,赵莉娟.肥胖病的中医辨证.中国医药学报, 2003,18(1):59-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