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与输血好》ppt课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4342917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6.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液与输血好》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输液与输血好》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输液与输血好》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输液与输血好》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输液与输血好》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液与输血好》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液与输血好》ppt课件(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脉输液和输血法,静 脉 输 液 法,利用液体静压原理与大气压力的作用,将大量的灭菌溶液或药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重点,主 要 优 点,吸收最快、最完全,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轻痛苦,持续性输液维持血药浓度,可用于大量补液、输血或血制品、营养物,输入药物,抗感染、解毒、利尿 消肿、降颅压等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二、目 的,补充能量和水分,供给营养物质,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及微循环,三、溶液分类,晶体溶液,晶体溶液 分子量小, 在毛细血管内 停留时间短,,对维持 细胞内、 外水分的 相对平衡 起着重要 的作用,,对纠正体内 电解质失调 效果显著。,常用的晶体溶液,葡萄糖溶液

2、:常用5%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用于补充水分和热能 等渗电解质溶液:常用0.9 %氯化钠溶液、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用于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 碱性溶液:常用5 %碳酸氢钠溶液、11.2 %乳酸钠溶液。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 高渗溶液: 常用20 %甘露醇、25 %山梨醇、25 % 、50%葡萄糖溶液。用于利尿脱水、降低颅内压。,胶体溶液,胶体溶液的分子大, 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常用的胶体溶液,低分子右旋糖酐 中分子右旋糖酐 代血浆 血液制品,改善微循环和抗血栓形成,提

3、高血浆胶渗压、扩充血容量,作用与低分子右旋糖酐相似,扩容效果好,输入后能增加循环血量和心输出量在急性大出血时可与全血共用。,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扩大和增加循环血容量 补充蛋白质和抗体 有助于组织修复 和增加机体免疫力。,静脉高营养液,静脉高营养液 能供给患者热能, 维持正氮平衡,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常用溶液有 复方氨基酸 脂肪乳剂等,临床静脉补液的一般原则 注意补钾“四不宜”原则:,输入溶液的种类及量 应根据患者的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的程度来决定,一般遵照 “先晶后胶” “先盐后糖” “先快后慢” “宁少勿多” 的原则。,不宜过早 见尿补钾,不宜过浓 浓度不超过 0.3 %,不宜

4、过快 成人每分钟 3040滴 (小儿酌减),不宜过多 成人每日 不超过5g, 小儿每日 0.10.3 g/kg体重。,周围静脉输液法,中心静脉输液法,头皮静脉输液法,常用输液法,粗、直,弹性好,相对固定 避开关节及静脉瓣处 长期注射时,应从远心端近心端 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等,距离心脏较近的大静脉 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等,适用于婴幼儿 颞浅静脉、额上静脉、眶上静脉、枕后静脉等,周围静脉输液部位,根据不同输液装置可分为,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是利用原装密封瓶或软包装密封袋插入一次性输液器进行输液的方法。 开放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是将一定量的无菌药液倒入开放式输液

5、瓶内进 行输液的方法。,输液法,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评估,实施,注意事项,病人:基本情况、静脉情况、心理情况等 环境:安静、光线明亮 用物:准备齐全、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护士:衣帽整齐、洗手 、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及用药顺序 滴数的调节 加强巡视,勤观察 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抢救时用大静脉、双通道,计划-用物准备,操作步骤要点,核对解释 查对加药 插管排气 消毒扎带 穿刺固定 调节记录 观察病情 更换液体 拔针按压 整理用物,排气方法 要点:莫非氏管下端无空气,“三松” 松止血带 松拳 松调节开关,穿刺过程,在治疗室,在病房,肤贴固定,滴速调节,高渗药、钾

6、盐、升压药、降压药慢滴 利尿剂、脱水剂快滴,成人4060滴/分 儿童2040滴/分,年龄,病情,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者宜慢 休克、脱水、脑水肿者快速,药物,重点,优点:灵活变换输液种类及数量,可随时按需添加各种药物。对危重、抢救、病情变化快、手术中的病人经常使用。 缺点:易被污染。,开放式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步骤与密闭式输液的区别,先倒30-50ML溶液冲洗输液器及导管。 加药方法,少量药液先吸在注射器内,取下针头,在距输液器1CM处注入,摇匀;大量药液,可由溶液瓶直接倒入。,静脉留置输液法,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适用于长期输液者。其优点有: 静脉留置针材料柔软,不会对所留置的静脉造成伤

7、害;保护静脉,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血管的损伤以及精神上的痛苦;为抢救提供有效的治疗通道;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静脉留置针由针头部和肝素帽两部分组成,针头部为软硅胶管,后接硬塑回血室,内有不锈钢针芯,针芯尖端突出于软硅胶导管的针头部 肝素帽前端是硬塑活塞,后端有橡胶帽封闭,帽内有腔和中空管道,可容纳肝素,同密闭式输液法。穿刺前,戴好手套。将输液器上的针头插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排尽头皮式套管针内的空气。,(录像),操作步骤及要点,穿刺时,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在血管上方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降低穿刺角 度,再推进0.2cm。 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持针座将套管全

8、部送入静脉内。撤出针芯。除头 皮式套管针输液外,还可用“Y”型封闭式留置针和普通留置针输液。,(录像),穿刺时,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在血管上方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降低穿刺角度,再推进0.2cm。,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持针座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撤出针芯。,用透明无菌敷贴作密闭式固定导管。在小胶布上写明穿刺的日期、时间。用注明置管日期、时间的小胶布再次固定留置针管。,输液完毕,封管方法。 常规消毒肝素帽的胶塞 将抽有封闭液的注射器针头刺入静脉帽内 以边推注边退针的方法,直到针头完全退出。,封闭液的种类与用量: 无菌生理盐水,2-5ML,停止输液后68小时重复冲管一次

9、。 稀释肝素液,抗凝作用可达12小时以上。,再次输液时,先消毒肝素帽的橡胶塞,再将静脉输液针头插入静脉帽内输液。 停止输液时,须拔管。,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固定要牢固,避免过松过紧。 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 每次输液前后都要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小儿头皮静脉非常丰富,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而且静脉表浅易见,不易滑动,易于固定,故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注射法。 常用的头皮静脉有:额上静脉、颞浅静脉、眶上静脉、耳后静脉和枕后静脉。使用时,需注意头皮静脉与头皮动脉相鉴别。,头皮静脉输液部位,头皮动脉与静脉的鉴别,重点评估用药的目的与可能

10、的不良反应,注意正确鉴别头皮静脉。,用物准备:,除一般注射用物品外,另备型号合适的头皮针(41/26号)、胶布;按医嘱准备药物,注意去甲肾上腺素、尿素、钙剂等强刺激性药物不宜采用头皮静脉注射。 病人准备: 病儿取仰卧或侧卧位,如有需要,先将注射部位头发剃去。 环境准备: 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用碘伏或2%碘酊、70%乙醇消毒皮肤,待干。婴幼儿皮肤细嫩,仅用70%乙醇消毒即可。,固定病儿头部,术者用一手拇指绷紧静脉远心段皮肤,使静脉固定,另一手持头皮针小柄,沿静脉向心方向,针头与皮肤成152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见回血后推进药液少许。,如无异常,分离头皮针和注射器

11、,将头皮针和输液器乳头连接后,打开调节器,见液体点滴通畅后即用胶布固定针头。注药过程注意约束病儿,防止其抓拽注射局部。,输液毕拔出针头,按压穿刺点片刻以防止出血,清理用物。 如需要应用刺激性药物,可先推注少量生理盐水,无异常后才换上药液注射。以免药物外溢导致局部严重反应甚至组织坏死。,对于长期持续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 者; 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的药物,或行胃肠外营养疗法者; 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颈外静脉穿刺点定位,取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 1/ 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为穿刺点,颈外静脉输液部位,锁骨下静脉输液部位,锁骨下静脉穿刺部位

12、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与锁骨所形成的夹角的平分线上距顶点0.5-1cm处,输液泵,微量注射泵是将小剂量药液持续、均匀、定量输入人体静脉的注射装置。临床上常用于小儿及某些药物如毛花苷丙、硫酸镁、氨茶碱等静脉注射。现以JMS-SP-500型注射泵为例,介绍其使用方法。,操作要点:,插好电源。 将抽吸好药液的注射器妥当地固定在注射泵上。,打开开关,设定注射速度。一般10ml注射器注射速度为0.1200.0ml/h,2050ml注射器注射速度为0.1300.0ml/h。,将注射器与静脉穿刺针连接。 按常规消毒皮肤,穿刺进针;用胶布将穿刺针固定好后按“开始”键,注射开始。,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已知每分钟滴

13、数与液体总量,计算输液所需用的时间 输液时间(h)= 已知液体总量与计划需用的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60(min),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输液时间(min),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输液故障及处理,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滴液不畅或不滴,针头滑出 血管外,针头斜面 紧贴 血管壁,针头阻塞,压力过低,静脉痉挛,(一)溶液不滴,针头滑出血管外,此时药液输入皮下组织,局部有肿胀、疼痛,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妨碍药液滴入,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换肢体位置,直到滴注通畅为止。,针头阻塞,折叠滴管下的输液管,同时

14、挤压近针头端的输 液管。若感觉有阻力,且无回血,则表示针头已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切忌强行挤压导管或用溶液冲注针头,以免凝血块进入静脉造成栓塞,压力过低,输液瓶位置过低所至,适当抬高输液瓶位置点滴即可通畅,静脉痉挛,液体滴入不畅,由于穿刺肢体在冷的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或输入的液体温度过低所致,局部热敷可解除痉挛,(二)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滴管侧壁有调节孔 滴管侧壁无调节孔,(三)滴管内液面过低 (四)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输液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发热反应,输液法,原因,输入致热物质: 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等,可能途径:输液瓶或输液器清洁

15、灭菌不完全或被污染、输入溶液或药物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过程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发热,原因,临床表现,发冷、寒颤和发热 轻者 体温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恢复正常 重者 初起寒颤,继之高热达40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全身不适等。,发热,原因,临床表现,防治方法,1.输液前要严格检查药液、输液用具。 2.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 3.对症处理 4.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查找原因,发热,原因,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致使心脏负荷过重而引起心衰、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重反应,原因,临床表现,突感胸闷、呼吸急促、咳嗽、面色苍白、出冷汗

16、、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咳粉红色泡沫样痰,重者可由口鼻涌出,肺部遍布湿罗音,脉数且弱,心率快且节律不整。,循环负荷过重反应,原因,临床表现,防治方法,1.输注过程中控制滴速,量不可过多,特殊病人尤应注意。 2.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3.端坐位,两腿下垂 4.遵医嘱给药(如利尿剂、扩血管药、平喘剂、强心药等) 5.高流量吸氧,湿化瓶内加2030酒精 6.必要时,四肢轮扎,循环负荷过重反应,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O2,酒精可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缓解缺氧情况,O2,酒 精 湿 化,重点,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静脉炎,原因,输液中无菌操作不严,局部静脉感染 长期输入浓度高、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