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未病”理论探讨儿童哮喘的防治思路【临床医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433895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治未病”理论探讨儿童哮喘的防治思路【临床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治未病”理论探讨儿童哮喘的防治思路【临床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治未病”理论探讨儿童哮喘的防治思路【临床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治未病”理论探讨儿童哮喘的防治思路【临床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治未病”理论探讨儿童哮喘的防治思路【临床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治未病”理论探讨儿童哮喘的防治思路【临床医学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论文-从“治未病”理论探讨儿童哮喘的防治思路【摘要】 认为哮喘缓解期主要病机是正虚邪恋,其正虚有肺脾气虚,营卫失和,肺肾阴虚,肺脾肾三脏俱虚等,其邪有风,寒,热,湿,痰,食等;哮喘患儿的体质以气虚质,痰湿质,特禀质多见。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可运用中药汤剂,冬令膏方,穴位敷贴等方法进行预防性治疗。 【关键词】 哮喘;冬令膏方;穴位敷贴;治未病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近年来我们对儿童哮喘进行了多项治未病的临床研究,如运用中药汤剂、冬令膏方、穴位敷贴等方法进行预防性治疗。1 内服汤剂,防病于未然 根据小儿哮喘临床特点及长期实践观察,我们认

2、为哮喘缓解期主要病机是正虚邪恋,其正虚有肺脾气虚,营卫失和,肺肾阴虚,肺脾肾三脏俱虚等,其邪有风、寒、热、湿、痰、食等;1哮喘患儿的体质以气虚质,痰湿质,特禀质多见。气虚质,痰湿质哮喘患儿缓解后临床上多见肺脾气虚,痰湿内伏型,特禀质患儿则多见营卫失和、风邪恋肺型。1.1 肺脾气虚,痰湿内伏 临床常见哮喘缓解后仍反复易感,时有咳嗽或喉中有痰,自汗或盗汗,或倦怠乏力,胃纳欠振,大便易溏,舌淡或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滑等症。治拟健脾化痰,培土生金。基本方为太子参 69g,茯苓 69g,炒白术612g,生甘草 36g,姜半夏 69g,陈皮 36g,生黄芪 612g,防风36g,石菖蒲 36g,桔梗

3、36g。本方以六君子汤健脾燥湿化痰为主,培土以生金,加黄芪、防风,突出补益脾肺之气,重在治脾,执中央运四旁,以后天补先天,中焦之治可达事半功倍之效。加石菖蒲之辛温芳香醒脾,更能佐六君促中州运化,使上下气机贯通,久伏之痰湿得除。桔梗为手太阴肺经之引经药,配入本方如舟楫载药上行,使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气充实则宣肃如常,宣则熏肤充身泽毛卫外而固表,肃则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除湿以健脾。脾土健运,生痰之源则绝,不治痰而痰已除。全方标本两顾,扶脾治本中兼化痰湿。临证中,可在原方的基础上作适当加减,如四肢欠温酌加桂枝、当归;舌红苔薄酌加淮山药、乌梅;苔腻、纳差酌加砂仁、鸡内金等,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1.

4、2 营卫失和,风邪恋肺 多见于过敏体质,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特禀质哮喘患儿,临床常见哮喘缓解后仍有喷嚏、流涕、鼻塞、鼻痒,时有咳嗽,平时多汗,舌淡或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治疗以调和营卫,益肺祛风。基本方为桂枝 3g,白芍 9g,红枣 12g,生姜 3 片,生甘草 3g,生黄芪 9g,炒白术 6g,防风 3g,苍耳子 6g,辛夷 6g。本方以桂枝汤为基础,重在调和营卫,后人誉伤寒论之“桂枝汤”为群方之首,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2。合玉屏风散益肺固表,加苍耳子、辛夷祛风宣窍,从而共奏调和营卫,益肺祛风之功效。并根据临床辨证,随症加减,如鼻塞甚者酌加香白芷、石菖蒲;鼻痒酌加蝉蜕、

5、蜂房;鼻流清涕甚者酌加北细辛、茯苓;鼻流浊涕酌加鱼腥草、黄芩;咳嗽痰不多酌加桔梗,杏仁;痰多酌加姜半夏、浙贝;苔花剥酌加乌梅、石斛;寐多汗酌加煅龙牡、五味子等。2 冬令膏方,固本清源膏方,全称膏滋药方,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拟定的具有滋补强身,纠偏祛病的中药方剂。利用冬季的有利时机,扶正驱邪,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对于哮喘缓解期患儿,冬季服用膏方不失为预防哮喘复发的最佳选择之一。冬令膏方一料药物基本组成:太子参 100g,茯苓 100g,炒白术 100g,生甘草 30g,姜半夏 100g,陈皮 30g,生黄芪 150g,防风 30g,当归 100g,淮山药 200

6、g,生熟地各 100g,萸肉 60g,枸杞子 100g,石菖蒲 60g,红枣 200g,蚕砂 30g,阿胶 250g,陈黄酒 250g,冰糖 250g。随症加减:平时常鼻塞酌加香白芷 45g,辛夷花 80g,苍耳子 80g;鼻痒多喷酌加净蝉衣 45g,露蜂房 80g;鼻流清涕酌加北细辛 30g;鼻流浊涕酌加鱼腥草 200g,黄芩 45g;自汗多酌加桂枝 45g,炒白芍 150g;寐多汗酌加煅龙骨 200g,煅牡蛎 200g,穞豆衣 60g,麻黄根 60g,糯稻根 60g;咳嗽痰不多酌加桔梗 45g;痰多酌加葶苈子 60g,苏子60g,枇杷叶 100g,旋复花 100g,川贝母 30g,浙贝母

7、100g;遗尿者酌加桑螵蛸 100g,益智仁 100g,乌药 100g,炒芡实 150g;年长儿酌加补骨脂 100g,菟丝子 100g,五味子 60g,萸肉 100g,巴戟天 100g;胃纳欠振酌加鸡内金100g,炒山楂 100g,炒谷芽 150g,炒麦芽 150g,佛手片 60g;大便溏酌加炒芡实 150g,白蔻仁 45g,炒木香 45g,煨葛根 150g;苔少或剥酌加乌梅肉 30g,五味子 45g,特优二级石斛 30g 等。 膏方以六君子汤,玉屏风散,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方加减而成,以固本为主,清源为次,固本重在益肺健脾,补气养阴,清源重在化痰,消食,燥湿;“固本清源,阴平阳秘”则“正气存

8、内,邪不可干”,不失为上工治未病之良策。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膏方服用时间较长,故而膏方配伍中尚需注意用药应温而不燥,凉而不偏,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理气而不破气,活血而不动血,扶正而不恋邪,祛邪而不伤正的原则,尤其要使补而不滞必须酌情配伍行气活血之品如陈皮、佛手、枳壳。3如前贤滑伯仁谓:“补药中加行气活血药其效倍增”。3 穴位敷贴,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冬病夏治,用于防治小儿哮喘在我院已运用 20 余年。由于其简,便,廉,效,获得越来越多家长青睐,由 1987 年首次的 30 余例发展到现今几千名患儿。并已推广至杭城各个医院。穴位敷贴是中医众多外治法之一,趁夏季未发病时,利用三伏天天气炎热,在背部腧穴

9、敷以辛温,逐痰,走窜的药物,达到温阳利气,驱除肺中内伏寒痰,补益人体阳气的作用,最能充分体现出中医治未病的学术观念。敷贴采用张氏医通白芥子涂法: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按 2211 比例研成细末,生姜汁调成膏状,加适量黄酒,麻油等;外敷麝香镇痛膏。选肺俞,心俞,膈俞三对六穴,710d1 次,3 次为 1 疗程,连续敷贴 35 年。现代研究证实,穴敷能调整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机体反应性,降低机体过敏状态,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预防作用。刺激肺俞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升高淋巴细胞转化率,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刺激心俞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膈俞是八会之血会穴,有宽胸,理气,活血,降逆,平喘之功,现代研究刺激膈俞可改善肺通气功能,能增强免疫功能。【参考文献】1 盛丽先,王艳.小儿哮喘缓解期中医病机重新认识和治疗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7(1):29.2 余国俊.中医师承实录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68.3 邢斌,膏方不唯“补” 当以“衡”为期颜德馨教授膏方新义J.江苏中医药,2002,23(3):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