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30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267385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30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文化生活》30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文化生活》30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文化生活》30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文化生活》30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30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30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3 文化生活,知识图表,文化 多样性,表现形式,尊重文化 多样性,民族文化 与世界文化,文化传播,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和文化交流的意义,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误区一、文化多样性只是通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体现出来。 文化多样性除了可以通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体现,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体现出来。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仅是文化多样性的突出体现。,误区二: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无差别。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传统习俗则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民族节日蕴涵着一个民族的许多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俗并不完全通过民族节日表现出来,它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文化载体来展现。,误区三、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没有区别。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要成为世界遗产,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定,并给予保护。 研究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的作用不完全一致。研究文化遗产可以明确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并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确立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与自

3、然的和谐发展有重大意义。,(2011年高考山东卷)“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 B. C. D. 【解析】四大理念涉及民族节日、传统习俗与传统文化以及以贺年会为平台开展的商贸活动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选项观点错误。选项说法欠妥,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答案为B。,B,(2010年高考安徽卷)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 B C D 【解析】生产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错误。 错在“趋同”上。是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因,选B。,B,(2011年高考福建卷)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 A

5、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解析】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故应选D项。A项错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项错误,保护文化遗产在于发掘其文化价值;C项错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D,考考你,(背) 文化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文化是民族的:

6、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总结: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文化的共性不是趋同,也不是相互取代;文化的个性不代表文化没有一致性。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民族性和世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3、

7、反对错误倾向:割裂文化的个性和共性,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而看不到普遍规律;二是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却抹杀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加深理解,4 误区: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属于这个民族,它是这个民族发展的见证。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因而各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我们不能只看到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还应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共性和世界性。,尊重文化多样性,1、是什么文化多样性的构成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8、,是通过民族文化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的。,2、为什么(1)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A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A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B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总之,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怎么办对待文化多样性 (1)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

9、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如何尊重: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另: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2012届洛阳质检)世界上任何国家,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其民族文化都应受到尊重,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都有权利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体现了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各国文化差异性的原则 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各国文化发展独立的原则 【解

10、析】C错在“各种”,因为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D说法不符合现实。,B,(2011年高考福建卷)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 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B,(2012年高考江苏卷)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

11、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说明( )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 B C D 【解析】中外的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体现了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也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应选。题干没有体现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不选。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不等于承认文化的同一性,A,(2012年高考天津卷)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

12、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解析】引发观众共鸣,根本原因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A、B强调的是文化的差异,D说法太绝对。故选答案C。,C,文化传播含义 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注意:文化冲突与碰撞、战争与征服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并非都采用和平方式,现代文化传播手段,1传媒及其发展 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媒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

13、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含义和标志: (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地位和作用),文化传播途径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文化传播的手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聚会、旅游等。传媒的手段是媒介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如网络属于传播手段和媒介,而利用网络发布信息就是属于文化传播方式。无论是文化传播的方式、途径还是传媒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任何文化传播的方式、途径都要借助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

14、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方式、途径与传媒手段的关系,推动文化交流,1、为什么: 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在加强,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推动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促进各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上述四点是从文化自身的角度而言,此外还可以结合第一单元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等角度来综合理解。),2、怎么办: “引进来” 与“走出去”结合: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

15、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利用和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推动文化交流,【特别提示】 (1)文化因其多样性而需要传播,并不意味着在交流中化多样为单一。 (2)文化交流不是文化输出。对外文化交流是为了赢得世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认同。而文化输出则是为了输出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2011年高考山东卷)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 B C

16、 D,B,考考你,(2012年高考北京卷)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 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C,考考你,积极推动文化交流 【社会广角】 2013年11月3日至11月9日,“2013新丝绸之路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在陕西举行。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作为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通道,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更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与合作。本次活动让我们再次聚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