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教程》第一章:绪论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26738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6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文写作教程》第一章: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应用文写作教程》第一章: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应用文写作教程》第一章: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应用文写作教程》第一章: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应用文写作教程》第一章: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文写作教程》第一章: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写作教程》第一章:绪论(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时间:1次课,2学时),第一章 绪 论,学习要求: 学习本章应该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性质、种类以及这门课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应用文的历史沿革,掌握应用文的概念以及应用文的主旨材料、结构及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写作应用文。,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 第二节 应用文的构成要素及其写作要求,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一、应用文的产生及发展 二、应用文的性质和种类 三、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意义 四、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方法,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一、应用文的产生及发展,应用文写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源于实用的需要。周易系辞下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2、盖取诸夬。”这里的“书契”即公务文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文字起源于劳动,文字的诞生为文章的产生打下了基础。从史料看,具有实用价值的文章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相比,应用文的诞生明显早于文学。从1898年起,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遗址等地陆续出土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到目前为止,已逾十万片。这就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甲骨文”。“甲”是指龟甲,“骨”是牛骨或鹿骨,文就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又叫甲骨刻辞。甲骨文是商代王室进行占卜时所作的简短记录,短的仅数字,长的也不过百余字,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原始性的文章,也是最早的应用文。就已发现的这些甲骨文来说,其内容涉及世系、气候、食货、征伐

3、、狩猎等各方面,真实地保存了殷商奴隶社会的痕迹,可以说甲骨文是埋在地下的殷代王室的档案,无疑是我国最早的应用文。 周时代盛行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称为“钟鼎文”。钟鼎文有的用来记载统治者的制度法令,有的用来记载征战的胜利,有的用来记载统治者的文德武功,还有的用来记载贵族之间的商务活动,其中也有一些属于私人之间用于物质交换的契约。这类文章都是应用文。 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尚书,所收录的文章多数也是公文。尚书中的文章就是上古文献的汇编,分为六种体式:典、谟、训、诰、誓、命。其中,“典”用于记述上古典章制度;“谟”是议政的策论;“训”是进行教诲开道的论说文;“诰”是进行训诫的文告;“誓”是军队出征的誓词

4、;“命”是君主的命令和诏书。这些文体,跟现代的命令、决定、决议、指示、布告、公告、通告、通报、报告等,都有一些近似之处。它收录了虞、夏、商、周四个朝代的二十八篇文献,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层次明确。论语宪问记载:“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可见一份文书的出台须经“草创”、“讨论”、“修饰”、“润色”四个阶段。,一、应用文的产生及发展,到了秦代,应用文得以充分的发展。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政权,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的措施,为应用文统一创造了条件。当时皇帝公布的文书,已有固定的名称和内涵。史记秦始皇本纪

5、记载:“命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应用文的体式也有较明确的规定,以前的公文书一律直书,不提行,不空格,君臣如一;到秦始皇,行文中再提及尊号(如“皇帝”,“始皇帝”)时则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为了提高公文的办事效率和可靠程度,还制定了现在仍在沿用的“抬头”、“用印”等制度,这标志着公文在当时已经相当成熟。 汉承袭了秦的体制。汉代的公文体式主要有书、议、策、论、疏、诏、制、敕、章、奏、表等。其中,皇帝对臣下使用的文体主要是诏、令、策、敕,其中“诏”和“令”用于对下发布命令,“诰”专门用来封官赐爵;臣下对皇上则主要用章、奏、表、议等,已有了大致固定的下行文和上行文的区分。同时,在表达和结构上

6、,也有了一些相对固定的格式,相对撰写制度更为完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公文还产生了一些流传于后世的名篇,如贾谊的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司马相如的上书谏猎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时三四百年,曹操父子对应用文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曹操的代表作有让县自明本志令、求贤令、求逸才令、慎行令、修学令、请增封荀表等。曹丕则不仅亲自撰写公文,还推出了有关公文写作的理论专著典论 论文他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应用文写作有了深刻认识和精辟论述。,一、应用文的产生及发展,唐宋时期随着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应用文在写作上也较前代更为成熟,是中国古代公文走上成熟的时期。这段

7、时期的名篇不胜枚举,例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十渐终疏,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范仲淹的签手诏条陈十事,欧阳修的朋党论、与高司谏书。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化史上出现了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古文运动”在这一历史时期得到发展。唐宋时期的应用文形成了一个高峰期,几乎每一类的应用文都有传世之作,仅宋授、宋敏求父子编纂的宋大诏令集中就选录了3700多篇应用文。其后,辽、金、元、明、清在应用文方面也有不断演变。 辛亥革命后,社会有了巨大的变革,必然引起公文的变革。这一时期是应用文的巨大变革期。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第一个公文成式条例,确立了新的公文体式,要求官吏相互称官职,

8、民间相互称先生,并要求用白话写作公文,使用新式标点符号。但由于当时的应用文的撰写者以及阅读对象大都仍受旧文化的影响,使得当时的公文不能与旧公文决裂,因此这一时期的公文仍然是文言与白话夹杂,标点符号也较少使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很快有了自己的公文体式。第一批公文,就是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所产生的决议、纲领和宣言。1931年瞿秋白同志代表中央起草了文件处理办法;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了新公文程式,规定了公文种类、行文关系和有关制度,这都推进了公文改革。 建国后,为适应全国政权统一和国际交往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对公文的草拟、格式、处理程序等作了统一规定,为我国公文体

9、裁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此后又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使我国公文走上了规范化道路。1981年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93年又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进行修订,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2000年8月24日国家以国务院的名义发布了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二、应用文的性质和种类,(一)应用文的性质 应用文是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行使管理职能、办理具体事务的重要工具。它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指导作用,是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保障。各级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制

10、发的应用文,都必须用来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法令,丝毫不能偏离党和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政策轨道。因此,应用文是观点鲜明的文体,是严肃郑重的文体,是有着充分权威的文体,要求作者必须有严肃认真的态度。 (1) 突出实用性 实用性是实用写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这类写作的本质属性。应用文之所以不同于文学作品,并且在实用文本中独树一帜,就在于它的实用性。 (2) 恪守真实性 对文中使用的材料严格把关,保证真实可靠性,是应用文的又一特征。 (3) 强调针对性 针对性指的是意图清楚,目的明确。一是受众对象明确,二是行文内容针对性强。 (4) 注重时效性 要使应用文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发

11、挥工具作用,不能不注重它时效性强的特点。 (5) 讲究规范性 体式的规范性是实用性在形式上的体现。 (6) 追求平实性 应用文的表达心态和接受心态都是求实用,重实效,因此行文内容须简明扼要,表达要清晰流畅,风格上平易朴实。,二、应用文的性质和种类,(二)应用文的种类 我国的应用文发展历经3000多年的历史,种类繁多,分类复杂,目前常用的应用文就有近200种。要对这一庞大的系统进行分类,实非易事。到目前为止,应用文还没有权威的分类体系,标准不一,类别相殊。我们大致依据应用文的功能,把应用文分为以下类别: (1) 公务文书。主要指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所规

12、定的13种公文: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2) 事务文书。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书信、记录、述职报告等。 (3) 财经文书。包括经济信息文书、经济合同文书、经济报告文书、市场预测报告等。 (4) 法规文书。包括规章制度、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申诉状、公证书、判决书等。 (5) 礼仪文书。包括邀约类文书、庆谢类文书、迎送类文书、悼唁类文书等。 (6) 传播文书。包括消息、通讯、特写、广告等。 (7) 科技文书。包括项目申请书、专利申请书、实验报告、科技论文、毕业论文、学术论文。,三、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意义,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

13、,学习应用文写作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中的各门课程都会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用文作为记录、传递、储存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只有写得准确规范、通畅简洁,才能够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具体地说,学习应用文写作具有以下四方面的作用: 一是联系交往作用。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共同体,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有着各种联系和交往和必需,在现代社会里这种联系和交往越来越密切、频繁,因此,应用写作已成为实现人际交往的重要桥梁和途径。 二是宣传教育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协调行动。 三是规范导引作

14、用。用来制定政策、发布法规、指导工作的应用文,在特定范围内对机关、组织以及个人起着规范和指导的作用。 四是资料凭证作用。许多应用文,由于储藏了重要的社会信息,在发挥现实效用后,仍具有为历史作证的史料价值。 应用文写作具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方法。写作应用文,对于国家政治的文明与进步,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四、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方法,应用文写作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内容表达涉及多种知识、理论、政策、语言、思维。要不断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采用以下方法: (1) 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指导实践活动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注意打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一是政治

15、思想理论基础,二是文化知识基础,三是业务工作基础。认真学习和掌握应用文写作理论,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要在理解基本理论、基本原则的同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收集第一手材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写作活动。 (2) 多写多练 将应用文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主要依靠有目的、有计划的写作训练。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习,此外别无心得和方法。”学习课程必须重视训练,不要怕麻烦,要多吃苦,多学习。写作训练,一要注意练习基本功,二要注意练习具体文种。三要多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培养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要注重语言方面的修养 应用文的语

16、言要做到平实、庄重、简洁、严谨,要讲求语法,注重逻辑的严密,用语要准确,以一当十,文从字顺,符合体式规范。,第二节 应用文的构成要素及其写作要求,一、应用文的观点、材料和结构 二、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三、应用文的语言特点及修改,第二节 应用文的构成要素及其写作要求,一、应用文的观点、材料和结构,观点和材料是文章的两个主要因素,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是文章的基本要求。对日常应用文而言,所谓观点,就是指应用文所发表的主张、态度、看法、所表达的意愿等。所谓材料,也就是那些用以说明观点的事实根据。 具体来讲,日常应用文对观点和材料有以下要求: (1) 观点要集中明确,又要切合实际。日常应用文一般一事一写,即一篇文章所说明或处理的问题一般只有一个,而且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支持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等均要旗帜鲜明,不可模棱两可。当然,任何观点的提出又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日常应用文所表达的意思还要符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