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39张)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189215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39张)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39张)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39张)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39张)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39张)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39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词两首ppt课件(39张)(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清照 词 两首,请您说说,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学,且能诗词。婚后夫妻恩爱,在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生活。,李清照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 1127年北宋灭亡,44岁的她和心心相印的丈夫赵明诚被迫从北方逃难到江南,1129年8月,赵

2、染病身亡,同年9月,金兵又犯南宋,孤苦的她继续辗转流离于江南,只身经历国破家亡的痛苦。,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愁情角度分析: 前期词:家愁、情愁 后期词:国破家亡之忧 颠沛流离之苦 超越时空的孤独,闲愁、离愁清丽婉转,浓愁、哀愁沉郁凄凉,前期词:家愁、情愁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鉴赏:这首词是作者追述往事。词中回忆了少女时代的一次郊游,洋溢着青春气息和生命活力。,名章感知,背景: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今译】昨夜风急雨骤,深深的睡梦也未解去残酒。 轻轻的问一声那卷帘人,

3、她却说:“海棠花依旧。” “唉!你哪里知道,应是绿叶更肥,而红花残瘦。”,背景: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不久,赵明诚出外求学。这首词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后期词: 国破家亡之忧 颠沛流离之苦 超越时空的孤独 浓愁、哀愁 沉郁凄凉,刘杨忠:李清照一个人的存在就足以抵一个词派的存在。 郑振铎: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一生寻觅,终生求美的李清照,将身致 残

4、,把心撕碎,铸就无穷的美留给了人间。,抒发词人重阳节独守闺中孤寂苍凉的心境,课文研读,又题“秋情”,是李清照晚年的名篇之一,是她晚年生活的缩影。,找词眼:,愁,大胆吟诵,自读感悟,赏读醉花阴声声慢。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思考:,两首词都写到“愁”字,所表达的“愁绪”有何异同?两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有何特点?词人是如何把“愁绪”表达出来的?,醉花阴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什么?它的主旨是什么?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作者使用了比

5、喻、烘托、设问等手法。,醉花阴一词中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试简要分析。,词里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结尾“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接抒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有人说:李清照的愁是因人瘦而愁,你同意这说法吗

6、?,因为“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 结尾“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 浓” 的情境。瘦因愁而生,愁因丈夫流落在外而生,可见全词抒写的是对丈夫的思念

7、之情。,你从哪些信息知道作者在醉花阴中写的是思念丈夫?,“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读声声慢,整体把握全词的内容和写法。,醉花阴写于前期,是写给丈夫赵明诚的,声声慢是后期的

8、作品。 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悼亡之悲、怀旧之哀、家国之痛。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声声慢中“寻寻觅觅”以下七组叠字分别写出了怎样复杂的感情?,这七组叠字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达出来。,声声慢一

9、词作于秋天,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 ”,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 ”对“乍寒还暖 ”应该怎样理解?,“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 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 ,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至于“时候”二字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 。“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声声慢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的“憔悴”指菊花憔悴还是人憔悴,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下片这几句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 。“憔悴损”是指自己因

10、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简析下片是怎样写出自己的愁情的?,作者是采用铺叙日常生活的方法来写自己的愁的。看到院子里满地堆积的菊花,由于有愁而无心去摘取,挨到黄昏时分,忽又下起细雨,雨滴从梧桐树叶缝隙间不断的落下,观景的她心绪的哀愁悲凉透过雨景跃然纸上。最后用一个反问句收束全篇,含无穷之意于言外,更显愁之深重。,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有什么作用?,这是对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

11、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正如她的词作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所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万古愁心: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孀居之悲、沦落之苦、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总结:,在本首词中所使用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 A、叠字: 为全词定下愁苦、哀怨的情感基调。造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节奏感。 B、情景交融:,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以秋景衬愁情,融情于景,凄婉哀绝,沉郁惨淡。,请你分别用一段描写性的文字将词的意境描绘出来。,能力迁移,结合我们的课堂学习和课外研究,以小组为单位,从李清照词的某一个特点出发,写一篇研究性小论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