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闽都书院教育与干嘉之后闽学转型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4135039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闽都书院教育与干嘉之后闽学转型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试论闽都书院教育与干嘉之后闽学转型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试论闽都书院教育与干嘉之后闽学转型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试论闽都书院教育与干嘉之后闽学转型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试论闽都书院教育与干嘉之后闽学转型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闽都书院教育与干嘉之后闽学转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闽都书院教育与干嘉之后闽学转型(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闽都书院教育 与乾嘉之后闽学转型,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 徐心希,唐宋时期是福州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其中包括教育领域。除了府学、县学等官办教育之外,书院教育在福州入唐之后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在人才培养与储备、文化提升与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结合乾嘉之后闽学的转型,回顾与总结闽都书院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足迹,给予公正、全面的评价,相信对福州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启迪意义。,一、闽都书院的缘起与发展,书院名称始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原为朝廷刊印、收藏书籍和侍读之地,抑或为私人学馆。入宋官办或民办书院均有教学行政管理,有学田等经费来源,按院规开展教学,拥有私人捐赠或国家

2、颁发图书。宋代福州建有众多书院,譬如三山书院(福州西湖)、拙斋书院(城西三山驿)、濂江书院(城门乡林浦村,朱熹曾在此讲学,并题有“文明气象”匾)、竹林书院(竹屿村,朱熹亦曾在此讲学)。元初汉族士人拒绝出仕为官,遂自立书院隐居讲学。至元二十二年(1285)元世祖诏令恢复书院,官方向书院委派山长。当时,福州除宋代所建书院外,新增有勉斋书院(鳌峰之麓已圮;今由黄儒论于乌山风景区投资重建)。,明代书院起伏迭沓,中叶民间讲学盛行,书院各学派多带政治色彩。嘉靖年间朝廷曾两次禁毁书院,但福州书院仍有增无减。清代前、中期书院为清政府严密控制。顺治年间,清廷担心书院传播反清复明思想,下诏地方官“不许别创书院,群

3、聚结党,及号召游食之徒,空谈废业”,雍正十一年(1733)始诏谕督抚于各省省会设一书院,并赐帑金作为师生膏火之资。乾嘉以后福州著名书院譬如鳌峰、凤池、正谊、致用等四大书院在大力推动闽学转型中功勋卓著。以下对闽都书院予以概要介绍。,共学书院,位于西门街北,旧为怀安县学。共学书院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由巡抚许孚远与提学徐即登将原怀安县学旧址改建而成。许孚远认为“工必居肆而后可成事,士必共学而后可致道”,因名之“共学”。(徐即登共学书院记,共学书院志卷中)其举措有四:一是改明伦堂为时习堂;二是建左右学舍百余间;三是拨闽县开化里寺田、侯官三十都官田、闽清十一都寺田,宁德小云峰寺田若干亩,作

4、为学田;四是从全省各地招收生员百余人,日课之外,每月两次大会。万历四十六年(1618)提学副使岳和声扩地重修,耗银1100多两。新建寝室四楹,建内堂曰“来复堂”。,重修扩建后的书院,正门题“共学书院”,其后依次为凤麟山海坊、万仞宫墙;二门为“千古文在”;其后为月课之所,名为“善与人同”;其后则为观生堂;观生堂之左为“适道之门”,门内依次为求我轩、时习堂,是诸生会课之所;时习堂旁有耳房两间,左藏典籍,右存教学器材;时习堂后是道南翼统祠,祀从宋至明的先儒36人。适道之门左右各有通道,分别名“院舍东衢”和“院舍西衢”。共有号房(学舍)120间,分别以云、龙、风、虎、照、明、类、求、观、光、利、宾十二

5、字编号命名;院舍东衢之前为“崇德”、“报功”二祠;道南翼统祠左有“味兰居”,为书院主教所居,每年春秋大会时,礼请内外乡绅有道者下榻于此;平日则文行兼优之士居之,以统领诸生。,书院崇祀先贤,依次为宋程颢、杨时、游酢、王苹、陈瓘、罗从彦、李侗、胡安国、林光朝、刘子翚、刘勉之、胡宪、朱熹、蔡元定、胡寅、胡宏、刘爚、黄榦、魏掞之、高颐、陈淳、李方子、林之奇、蔡沈、真德秀、陈宓、杨方、魏了翁、廖德明;明陈真晟、蔡清、陈琛、林希元、聂豹等36人。从许孚远开始,先后入藏的图书有十三经注疏;史记、两汉书等十七史,辽史、金史;龟山文集、延平答问、四先生语录、朱夫子答问、易经疑问、书经疑问、诗经疑问、春秋疑问、南

6、皋语义、桯史等。,泉山书院,河西尚书里,明正德间提学副使杨子器、姚镆建为讲学处。 养正书院,乌石山北,明嘉靖七年(1528)建。金贲亨,字汝白,人称一所先生。明台州临海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初任扬州教授。后历官南京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江西按察司佥事,兼理学务。他选拔优秀生员数十人,聚集白鹿洞书院,亲赴讲学。其后又任贵州、福建学政等。在福州创建道南书院,教育诸生“先行后文”,注重品德教育。又选优秀生员集于养正书院,研讨洛闽理学。曾于嘉靖八年(1529)在福建刻印宋朱熹撰伊洛渊源录14卷、明黄岩谢铎撰伊洛渊源续录6卷。,登云书院,位于府治西登云坊,明成化间知府唐珣建。竹田书院,位于桂

7、枝坊,明正德间同知叶鈇为工部尚书林廷选建。涌泉书院,位于闽县河口,旧为僧庵。正德十五年(1520)巡按御史沈灼建。玉泉书院,位于西门外,正德十五年,巡按御史沈灼毁淫祠改为书院。一峰书院,位于朱紫坊内,旧为广善堂。正德十五年(1520)巡按御史沈灼改为书院。养心书院,位于通津门外,明正德、嘉靖间,巡按御史聂豹建。道原书院,位于贡院南,明正德七年(1512)提学副使姚镆将怀北社学改为书院,以祀先儒林拙斋、黄勉斋。道山书院,位于乌石山麓,明隆庆五年(1571)按察使邹善建。,崇正书院,位于神光寺,明嘉靖间督学副使姜宝建。三山书院,位于福州西湖,宋宝祐二年(1254)提刑王泌建,明嘉靖间知府汪文盛修。

8、拙斋书院,位于府治西南三山驿,宋儒林之奇(号拙斋)与其徒吕东讲道处。明成化间其裔孙林培重建。 观澜书院,位于螺洲镇洲尾村。书院与螺女庙相邻,又名读书楼,是明代林密三才子林岊、林峦、林颖之读书处。相传三人因不满朱棣非法夺位,忿而不仕,把螺女庙旁的文昌宫改建为楼,以耕读自娱。此即观澜书院。 古灵书院,乃宋儒、监察御史陈襄读书处。明成化初乡人林宪率众设立。位于古灵溪旁(今闽侯南通古城村)。凤山书院俗称文昌阁,位于荆溪镇港头村凤髻峰。圮于明季,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建六子祠,乾隆五十二年(1787)重建奎光阁。,陶南书院位于尚干镇闽侯二中内,清光绪年间陈宝琛倡建并题写院名。尚干乡土志载:“尚干多

9、械斗,事闽督使者卞公宝第,知俗悍非文化莫挽之。前届督闽时,即倡建书院,乡人以款巨难筹中寝,卞公再督闽复提此议。 ”古建筑已毁,后重修书院。书院原对联“彰显圣经远宗孔孟,集成理学独贯汉唐”尚存。书院左侧还有淘江书院,始建于明初嘉靖年间,为本乡秀才、举人诸生进修之所,有耆老指教。生员二三十人,只招本乡子弟。,湖山书院位于大湖,清道光年间设侯官分县。书院坐落于古县衙近处,始建年代不详,前身为文昌书院,清嘉庆十八年(1813)改建并改今名。现仅存有书院改建时立定规条石碑二块。碑文明确规定书院的办学宗旨“振起文教,养秀毓英”;严格监管资金使用。碑文对资金来源、校规、教师待遇、蒙童入学、董事会管理、护院员

10、工薪酬均作明确规定。实属难得。此外还有南通文山书院、江氏古厝书院等。,龙津书院,亭江镇长柄村,明万历间,进士董应举偕里人郭心山建,中祀朱子。朱熹避“伪学”之禁曾讲学于此。 东野竹林书院,位于台江乡竹屿村,建于南宋,明扩建为东野竹林书院,祀宋朱熹、元陈澔、明翁正春、叶向高。南宋庆元年间,理学被诬为“伪学”,朱熹入闽到众多书院讲学,如长乐刘砥、刘砺兄弟所创石门洞精舍、林浦濂江书院,以及永福林学蒙、林学履兄弟在石鼎峰之阳所建龙门精舍等。闽县黄榦,先后创建了两所“竹林精舍”。一所在长乐十一都青山下,此地为黄榦入闽始祖黄膺之孙黄宾侨居之地。一所在福州东门外浦下村,乃黄榦出生地。,庆元二年(1196)朱熹

11、避难于此,见门前麻竹高耸,颇类似建阳考亭,于是题写书额“竹林精舍”四字。又称犹画书院,位于岳峰镇竹屿村,明万历年间建。翁正春与叶向高互主讲席。此地原系闽江上岛屿,因岛上常年长满翠竹而得名。五代时邓兴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宋初邓兴官至宣议郎。邓氏家族于南宋乾道年间,在竹屿村瑞胜里设立家塾“东野竹林书院”。朱熹曾在此讲学。书院一时名声大噪。其后有“鸿儒名宿”元代陈北山,明代宰相叶向高和状元翁正春等,在书院讲授儒学。,云程书院,位于建新镇洪塘,原为文昌祠。明初洪塘瓦埕儒士林静斋在此设馆授徒,后改云程书院。云埕乃洪光村之自然村,自古人才辈出,林玭,林瑭、林文缵、林坣等都是这个自然村的才子佳人。唐朝,这里

12、建造一座七级石塔,呈八角形,高35米,气势雄伟,蔚然壮观。明初,村里儒士林静斋在象鼻山边的文昌祠里设馆授徒,后人改称为“云程书院”。 上述诸多书院繁荣闽省学术,并且为乾嘉之后闽学转型加强了学术根基与人才提升。,二、清初鳌峰书院引领闽学转型,闽学,即朱熹等人开创之理学,在经历了清初的短暂复兴后,开始逐步走向衰微。省内学者墨守朱子学,在乾嘉汉学兴盛的时代,闽学基本被边缘化了。闽省内仅有雷鋐等人承袭理学大师李光地、蔡世远的学说,为世人推崇。建宁籍鳌峰书院学人朱仕秀以古文独占鳌头。“乾隆间,则建宁朱裴瞻能为古文,朱笥河亟称之,而汀州雷翠庭则继李、蔡治理学。”本来清初闽学的复兴就与官方大力扶持紧密相连,

13、以致闽人所治之朱子学多为抱残守缺,并无真正创新。,乾嘉之际,清廷衰世渐显。权臣擅政,吏治腐败,加之人口剧增,土地兼并加剧,流民问题严重,社会矛盾激烈。此时闽省经济文化十分落伍,痼疾新疴,呼唤学者关注现实,思想界逐步由虚空转入务实,如郑光策、谢金銮、陈寿祺等人,均致力于经世之学,注意民间疾苦,希冀改变当时无实无用、惟利是图习气。4乾隆晚期经世思潮在闽渐成气候。与此同时,有志士人力图转变墨守朱学陈规局面,重振学界,汉学影响开始突显。乾隆时纪昀与朱珪兄弟先后视学福建,注意培养通经崇古之士,闽省频出考证为业之学者。嘉庆初陈寿祺等人在京城师从汉学大师钱大昕、段玉裁等人,与各地汉学中坚相互问学,确立研习汉

14、学志向, “最后陈恭甫侍御出,以沉博绝丽之才,专精许、郑,建汉学之赤帜。 ”,鳌峰书院作为闽省学术中心,在闽学转型过程中发挥难以估量之作用。乾隆四十二年(1777)张甄陶掌教书院即明确讲求汉唐注疏之研习方向。之后纪昀等人借助鳌峰书院云集众多有志于经史考据之学人,利用书院资源研习汉学。其中朱珪出类拔萃。谢章铤说:“国初吾闽不矜淹洽经书,时文以外多置不理。自朱石君珪督学,以通博倡庠序列郡靡然从风,而俗习一变。”在任粮道观察使时,朱珪曾以粮储观察身份管理鳌峰书院,在诸生中“拔时髦二十八人,令联一社,曰读书社,授以治经作文之法。”,朱珪创建之读书社的出现是嘉道间闽学转型的标志。在读书社内,社人各就其性

15、情所近,“或好宋儒言性命之学,或好求经世之务,或耽考订训诂及金石文字” 读书社中人才辈出,孟超然是乾隆年间闽省最有名的程朱学者。郑光策则以开创嘉道以后闽学向经世致用之学转型最为著名。龚海峰、林樾亭既以诗文闻于时,也长于经史考据之学。林樾亭所治礼学被陈寿祺称为“盖李氏之支裔”,是乾隆年间在福建萌生汉学的代表人物。,殖社成员专注于“通经复古之学”,闽学转型初见成效。殖榭所出人才亦不少,陈寿祺蔚为学界领袖已成公论,谢震、万世美、林一桂皆治考据学,尤见长于治礼学。陈寿祺提倡“以为善风俗在正人心,正人心在厉行义、尊经学”,在福建进一步倡扬经学研究,于是新闽学与旧闽学传统结合,最终形成典型的汉宋并重的新闽

16、学,从而正式开启乾嘉之后闽学转型之新风尚。,三汉学与宋学之争促使书院创新,1、汉学与宋学之争及二学互补 当乾嘉汉学盛世刚刚过去之后,宋学代表者方东树便对汉学作全面攻击,但火力鸣后,和者甚寡,攻汉之声,遂音沉响歇,道咸以降反出现了汉学、宋学调和的局面,这是出人之所料的。当时方东树认为汉学之衰落,必待之宋学之复兴,他说:“考证汉学,以文害辞,以辞害意,弃心而任目,刓敝精神而无益于世用。,道咸以降,学者未返之宋学,代之而起者乃今文学之兴起,使学者由东汉之学上溯西汉之学,公羊学披靡一时。其实,学者未返之宋学,与理学自身价值也有密切关系,方东树、夏炯、姚莹批判汉学无益于世,但理学又何尝能补世救国?宋明理学空谈性命,无益经世,早在清初就遭针砭。何况理学已被宋明人明道析理已尽,清人已再无大发明和创论,至使斯学弗彰,而实学以兴。晚清时代,理学只在湖湘间渐次复活,但此时理学已是力图调和汉、宋二学,黜浮尚实,不为门户之争,但求经世致用。此时汉学家亦不以探颐索隐为能,搜奇嗜琐为博,而是吸收宋学之所长,汲汲振发义理,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