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练千里目需得上层楼高中历史教研工作及高三调研测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3788163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6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欲练千里目需得上层楼高中历史教研工作及高三调研测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欲练千里目需得上层楼高中历史教研工作及高三调研测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欲练千里目需得上层楼高中历史教研工作及高三调研测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欲练千里目需得上层楼高中历史教研工作及高三调研测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欲练千里目需得上层楼高中历史教研工作及高三调研测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欲练千里目需得上层楼高中历史教研工作及高三调研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欲练千里目需得上层楼高中历史教研工作及高三调研测(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欲练千里目,需得上层楼 高中历史教研工作及高三调研测试的思考,夏辉辉 2011年2月28日,一、从高三调研测试得到的启示,第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突出常规的指导思想得到落实 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亟待提高: 获取和解读信息问什么 调运和运用知识答什么 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怎么答,(一)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1、学生对历史时间、阶段大事、阶段特征依旧模糊 例1: 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挪动的第一步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五四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改革开放、太平天国,例2: 各国学者热衷于当代“中国经济模式”的探讨。 各方学者所热衷

2、的“中国经济模式”指什么? “自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农村包围城市”,甚至有学生答成“罗斯福新政”。,例3:清朝有很多改革的机会清义和团乱后到了辛亥革命爆发前 根据材料二分析“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的原因,2、概念表述不准确 例1: 民用工业:民族工业、民营企业、民办工业,电气、电力、电子、电器 电气:与电有关的系统,电的产生、变换、输送、控制和应用 电力: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及其设备等的统称(强电) 电子:计算机、电子、微电子、集成电路等学科 (弱电),3、对概括、评析等思维表达方式理解不准确。 提取材料信息 列举历史史实 说明历史现象 分析原因、阐述影响

3、概括内容、归纳特征与规律 判断、评价(析)观点、现象 论证观点 这几年的高考试题更多的隐藏了思维要求。,例1:2010年高考38题 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6分) 本题平均分:2.62 分,难度0.44 商品经济发展;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清明上河图、宋词、话本等。 评分细则:概括性叙述 “世俗化、平民化”等2分;史实举例1项2分。,4、不能用正确的史观来分析评价历史现象 例2:39题(3)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试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阐述“习俗的形成”与“生

4、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 判断评价分析,白月桥历史认识的一些新的理论概念,(1)关于查明历史客体的各种因果联系; (2)关于查明历史客体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3)关于确定历史的新事物和旧事物; (4)关于确定历史客体的阶级性; (5)关于确定历史客体的时代性; (6)关于评价历史人物; (7)关于确定历史客体发展的阶段性; (8)关于确定史料的主体意识渗透; (9)关于确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0)关于社会客观存在决定社会思想意识;,(11)关于确定历史发展的趋向性和曲折性; (12)关于确定历史客体的量变和质变; (13)关于明

5、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4)关于明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5)关于确定历史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6)关于明确历史发展的否定与继承; (17)关于确定历史客体的现象与本质; (18)关于确定历史客体的形式与内容; (19)关于评定历史客体对其后客体的影响和意义; (20)关于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5、原因分析模式僵化,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1:谈谈你对它被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的理解。 该题可以理解为:它为什么被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例2、2010年38题(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 (3)五四运动时期

6、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事物的“四因”说: 动力因是事物构成的推动者; 质料因是构成事物的材料; 形式因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目的因是事物追求的目的。,洋务运动为什么被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 动力因:地主阶级领导的 质料因:(官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改革教育 形式因:自上而下、只变技术不变制度 目的因:维护清王朝统治,(1)要记哪些内容:什么是主干知识 (2)主干知识如何记:一轮复习中的零散;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

7、(3)知识记了怎么用: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中的运用 (4)历史理论的缺乏:历史概念与历史理论,(二)问题中折射出复习中的困惑,二、从高一到高三对2011年历史学科后期备考的思考,1、内容:对第一轮知识体系的再回顾 理解专题发展趋势与时代特征相结合 概念之间复杂的关系 小专题的汇集 2、课型:以学生学为主的二轮复习课教学模式,学生自己学会研读史料 3、练习:加强限时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情感:鼓励学习信心、破除畏难心理,(一)做好通史复习,通史与断代史、专题史相对: 史家作史之意道通立意之深 史家作史规模博通选材之广 史家作史方法变通定位之高,1.“纵通”有度:对通史划分阶段 (1)跨度宜

8、小不宜大 (2)阶段特征要明显 (3)内容联系要密切,20,中国近代化的历程,2019/1/26,“起”“伏”的中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概括此时世界的发展潮流。从这一角度出发,说明中国 “起”、“伏”的表现。结合史实说明导致中国“起”、“伏”的原因。,2.“横通”要广:实现一个时期内容的联系 (1)利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 的内在联系 (2)利用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分 析分析历史事件的外在联系,1. 15-16世纪的世界: 特征:资本主义兴起 政治: 经济:新航路的开辟 文化: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核心内容:人的发现,世界的发现),年代轴式样,年代轴式样,2. 1718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

9、(1)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3)启蒙运动 (4)经典力学 核心内容: (构想理性王国,革命时代,科学诞生),(二)归纳主题:抓好10个主题 配题训练:读懂材料、学会概括,倡导制度创新 倡导社会改革 倡导民主共和 倡导理性爱国 倡导生态文明 倡导社会保障 倡导民族团结 倡导和平与发展 倡导建立有效政府 倡导建立以追求公平和效率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留意切入口, 切入口即材料的来源,家庭史 商人史 人口史 教育史 生态史 抗灾赈灾史 社会结构变迁史 从社会下层人们的角度看历史,(四)后期复习的梳理,历史必修I政治史考试主要考点 1历史概念和历史史实

10、类 (1)中国古代史。 西周的宗法制、西周的分封制、商鞅变法、 “始皇帝”的来历、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制、清朝军机处。 (2)中国近现代史。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金田起义、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11、、中国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化大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l954年日内瓦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8年中关建交公报、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世界古代史。 古希腊城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十二铜表法、罗马法。 (4)世界近现代史。 大抗议书、英国内战、英国的君主立究制、英国的权利法案、英国的责任制内阁、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制、法国大革命、法国共和制

1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俄国与日本的改革、资产阶级代议制、 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美苏冷战、欧洲共同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历史线索和历史规律类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线索和规律。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趋势。 (2)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线索和规律。 1840年至l900年间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线索,中国军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线索。 (3)近代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线索和规律。 太平天国运动的线索,辛亥革命的线索,五四运动和中国

13、共产党成立的线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线索。 (4)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发展线索和规律。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政治建设的线索,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线索,“一国两制”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线索。 (5)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线索。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线索,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线索,中关和中日关系的发展线索。 (6)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发展线索。 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规律和线索,罗马法的发展规律和线索。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规律和线索。 英国君主立宪制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发展线索,美国共和制和法国共和制的

14、发展线索,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线索。 (8)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规律和线索。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线索,巴黎公社革命的线索,俄国十月革命的线索,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线索。 (9)当今世界政治的发展规律和线索。 世界两极格局的发展线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发展线索。,3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主要观点集锦(这些观点对于分析和解答历史考题非常重要,让学生熟读熟背。)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 “秦一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都空前加强。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840-19

15、00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史实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地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和最后一次自发而单纯的农民运动,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局限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农民阶级已经无法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未能改变近代中国的社

16、会性质,却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为即将兴起的历史变革准备了前提。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既是此前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也是迈进民主革命新阶段的第一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同时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意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实行“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