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版】旅游度假区标准讲座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73787885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A版】旅游度假区标准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5A版】旅游度假区标准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5A版】旅游度假区标准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5A版】旅游度假区标准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5A版】旅游度假区标准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A版】旅游度假区标准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A版】旅游度假区标准讲座(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度假区标准解读,西南民族大学 刘开榜,讲 述 内 容,第一篇:度假区评分体系 第二篇:九大硬性条件解读 第三篇:度假旅游资源解读 第四篇:度假旅游产品解读 第五篇:人文环境要求解读 第六篇:普遍性的问题,旅游度假区概念,具有良好的资源与环境条件,能够满足游客休憩、康体、运动、益智、娱乐等休闲需求的,相对完整的度假设施聚集区。,敬请思考: 目前我国旅游产品分类:观光、休闲、度假、专项(特种)四大类 度假旅游是一种产品类型吗?,一、一标两则的构成及核心要点 根据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办法和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GB/T26358-2010)的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共分为两个部分: 细则

2、一:旅游度假区等级初审评分细则 第一部分 强制性指标 达标与否 第二部分 资源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表100分 细则二:旅游度假区等级综合评分细则,第一篇 度假区评分体系,各等级旅游度假区,细则一、二必须达到 的分值条件:,细则一:旅游度假区等级初审评分细则 说明: 1、本细则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强制性指标,主要依据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GB/T26358-2010)中旅游度假区的基本条件;第二部分为资源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 2、第一部分强制性指标评价时,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评分,结果分为“达标”和“不达标”两种,9项指标均达标时,总评为“达标”,有任意一项或以上指标不达标,总评为“不达

3、标”。 3、第二部分旅游资源和度假产品综合评价时,由评定组成员对评价项目分别计分,最后计算算术平均分。 4、第一部分强制性指标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均需达标;第二部分旅游资源和度假产品综合评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须达到85分,省级旅游度假区须达到70分。,资源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表,细则二:旅游度假区等级综合评分,1区域基础与区位 100分 2度假资源与环境 250分 3度假产品与功能 250分 4配套设施与条件 170分 5市场结构与形象 90分 6服务品质与管理 140分,合计1000分 其中: 分值构成基础分总计350分,加分总计650分=1000 分组评定分值游客组总计85分,专家组总计

4、400分,技术组总计515分=1000,1、应具备不少于1项的资源条件,且无多发性不可规避自然灾害。 2、应具有明确的空间边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面积应不小于8km2;省级旅游度假区面积应不小于5 km2。 3、应具有统一有效的管理机构。 4、应制定有统一的总体规划。 5、以接待过夜游客为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应不低于2.5天,省级旅游度假区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应不低于2天。 6、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总床位数应不小于2000张,省级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总床位数应不小于1000张。 7、旅游度假区内用于出售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旅游接待设施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应不大于1:

5、2。 8、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国家标准,其中空气质量应达到GB 3095的二级标准,噪声质量应达到GB 3096的1类标准,地表水质量应达到GB 3838的III类标准,土壤质量应达到GB 15618的II类标准。 9、各种设施的卫生与安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总评:达标 不达标 不达标者,没有资格评定度假区,第二篇 强制性指标解读,1、应具备不少于1项的资源条件,且无多发性不可规避自然灾害。,不可规避自然灾害: 有可预见而不可规避的自然灾害区域,应在项目选址时的地质灾害 评估中予以排除 滨河区域的常发性洪水 蜀南竹海的世外桃源酒店 沿海地区的台风,对于某一具体地区来说,并非多发性 地震,除已知

6、的地震断裂带可以规避外,地震的发生任属难以规避,我国主要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 地质灾害山体崩塌、划破、泥石流、火山、地震 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1项资源指的是主题(干)资源,详见后面解读,火山爆发,沙尘暴2010青海,泥石流,2、应具有明确的空间边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面积应不小于8km2;省级旅游度假区面积应不小于5 km2。,明确的边界:河流、山脊线、山麓线、道路关于界桩 面积的确定:以规划图、申报书的范围示意图(地形图、比例尺)计算 度假区范围允许有一定面积的良好自然地块,不是绝对要求全部开发建设区,吸引物突出,度假功能配套区域急需拓展-中国死海,3、应

7、具有统一有效的管理机构。,有效的管理机构:正式批准成立、组织结构健全、办公设施条件 统一管理,针对多个相对独立开发业主,要求:, 管理机制共同组建管理机构、各业主参与整体管理 1、协调联席会议机制; 2、形成旅游统筹管理平台; 3、各个开发单元之间交通通行的无障碍连接,不是表面上的“拉郎配”; 4、度假区网站、宣传材料的统一性; 5、高度协调的管理、运营机制例:犍为县嘉阳-桫椤湖 6、统一的、有机一体的应急预案 ,4、应制定有统一的总体规划,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不可以其它非旅游类规划代替 结合了本标准和细则要求 总体规划的范围:等于或者大于度假区创建范围,但是不可小于创建 区域范围 规划审批:

8、规划、环保、旅游部门审批,要求这些部门参与规划编制 和审定,旅游主管部门需要紧密协调,5、以接待过夜游客为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应不低于2.5天,省级旅游度假区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应不低于2天。,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夜数+1,参考公式: 年过夜游客的平均停留夜数=年过夜游客人夜数/年过夜游客人数 年过夜游客人夜数=年出售床位夜数 公式中“出售床位”按实际占用的床位数计算,如标准间住1人时按出售1床位计,大床间住2人时按出售2床位计。 为了鼓励离城镇较近的度假区发挥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且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对环境资源的占用,在计算该类度假区的游客停留夜数

9、时,可酌情将度假区边界外15公里内的饭店宾馆也纳入统计范围。但应通过游客抽样调查确定该类住宿设施中实际到访度假区的游客比例、数量及在度假区停留的天数情况。,6、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总床位数应不小于2000张 省级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总床位数应不小于1000张,关于星级要求:未进行星级评定、但是达到星级要求的,也认可 关于15km以内住宿床位计算一半的问题: 没有明确规定度假区至少应有的床位数,如果15Km以内的其它区域有很大 数量的住宿床位,按照计算一半的规定,度假区床位数已经足够。那么,度假区 内是否可以只有几十张床位?甚至没有一张床位?,总统套房,青年旅馆,7、旅游度假区内用于出

10、售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旅游接待设施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应不大于1:2,不大于1:2,即应小于50% 提供详细的统计数据 按照字面理解,非旅游接待性的公共服务设施面积不纳入计算之列 当地原住民非购置的住房包括集中安置房屋不纳入计算 政府管理建筑及医院、集市、学校、车站等社会服务机构建筑不纳入计算,上海迪斯尼度假区效果图,8、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国家标准,其中: 空气质量应达到GB 3095的二级标准 噪声质量应达到GB 3096的1类标准 地表水质量应达到GB 3838的III类标准 土壤质量应达到GB 15618的II类标准,空气、噪声、地表水、土壤任意一项不达标,本条即视为不达标! 必须是具有国

11、家颁发的检测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正式检测报告 以近三年的检测报告为准 应以报告原件存档、供专家组检查,9、各种设施的卫生与安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餐饮卫生:餐饮店、咖啡等饮品店、方便快餐 防火安全 水域旅游安全 船只、娱乐项目/安全保障措施 娱乐设施安全 拓展训练、蹦极 公共设施安全 安全护栏、步行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餐饮经营单位卫生管理制度,2.1 度假资源:特指能够借以形成核心度假产品的自然或人文吸引物,自然资源如海洋沙滩、河湖、山地、滑雪地、森林、温泉、草原、湿地等;人文资源如乡村田园、传统聚落、主题运动(指人工环境下的主题运动,如高尔夫等)、主题娱乐(如赛马、影视城、主题乐园等

12、)、人文活动(指以人为媒介的传统习俗、非物质遗产等)等。当自然环境(非景观)本身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具有独特性时,也可成为度假资源;另外观光资源也可作为一类度假资源理解。,阆中古城,温泉,森林,第三篇 度假旅游资源解读,2 .度假资源与环境 250分,关键在主题资源,既要主题突出鲜明、在区域内有一定的独特性,适于度假 旅游产品开发,同时又要求主题资源不宜多于两项。 一个度假区依托的资源题材可能有多个,关键是你选择将哪一项、两项 作为主题资源在资源的品牌打造、内涵发掘、产品开发系统化与深度上下 了较大的功夫。 资源类型丰富:主题资源层次、结构丰富或者配套资源丰富。 主题资源以外的配套资源非主题资源,

13、也应适度开发。 主题资源质优且规模大:质优非普通、资源景观价值与利用价值大,资源的深度 发掘很重要 规模大产品要有一定的容量。是水库而不是山湾塘;小规模的湿地、小河沟,细则一 第二部分 资源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表,度假区或推荐单位可委托相关研究机构编制度假资源综合评价报告,对资源的丰度、质量、独特性、可持续性、产品转化等进行综合评价,并从不同角度对国内或区域内同类资源进行比较分析,供专家进行资源认定时参考。 中国观光旅游发展了30多年,目前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在A级景区及风景名胜区的评价体系促进下,观光型景区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目前很多度假区正是依托已有的观光景区逐渐发展起

14、来的,这些观光资源在一定阶段也将作为度假区的重要吸引物之一。从目前民众度假的心理看,“观光型度假”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具有很强吸引力。随着度假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国民休闲取向的转变,鼓励度假区将门票型观光资源逐渐转化为度假资源,在保证资源保护、不超出资源承载力的前提下,加强开放性,创意的将观光资源转化为休闲度假产品,提高游客参与度、体验度,融入被动式解说教育等。,观光型旅游景区+度假区,优势: 度假地依托景观与环境优势、品牌优势、现实的市场依托、基础设施投资 大大节省、相当一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可以共用,自然资源如海洋沙滩、河湖、山地、滑雪地、森林、温泉、草原、湿地等;人文资源如乡村田园、传统聚落、主题运

15、动(指人工环境下的主题运动,如高尔夫等)、主题娱乐(如赛马、影视城、主题乐园等)、人文活动(指以人为媒介的传统习俗、非物质遗产等)等,2.1 资源复合型旅游度假区的主题资源选择、开发策略:,1按照评定标准确定主题资源:1-2项,最具特色、规模相对较大 2开发:在旅游规划中,重点围绕主题资源来设计旅游产品、项目,在 旅游开发中作为优先、主体开发区域或者项目,做精做细做大。其余资源 则无需过分突出,但可以适当开发利用,作为配套资源、产品。,传统聚落新建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古镇,也纳入这一资源类型,不一定非 得古老的传统聚落不可。,例如:芦山县大川河旅游度假区(西岭雪山组成部分),山地型度假区,有森林

16、、 冰雪、古镇、古羌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主题资源古镇、冰雪,关于就近依托资源与度假区内主题资源的关系理解: 既可以依托度假区就近的资源(10km内),度假区内本身开发度假旅游产品也需要 特色主题资源。 峨眉山依托峨眉山旅游观光区,目前已经建成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即峨眉山 国际旅游度假区、七里坪旅游度假区。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主题资源 温泉(天颐温泉休闲乡都)、湖泊(蓝光集团投资的峨秀湖国际度假区)。 七里坪旅游度假区主题资源为温泉、山地森林。 度假区的发展与空间拓展、主题拓展: 中国死海,现已是省级旅游度假区,主题资源是天然盐卤水,主体度假产品也深入 系列化开发。但是,从其本身发展壮大和带动周边旅游发展来讲,从游客度假习惯 要求来讲,还需要就近空间拓展,度假产品更加丰富,接待规模更大。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