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极品课件必修1第7单元1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3563019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极品课件必修1第7单元1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考历史极品课件必修1第7单元1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考历史极品课件必修1第7单元1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考历史极品课件必修1第7单元1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考历史极品课件必修1第7单元1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极品课件必修1第7单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极品课件必修1第7单元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 1 政治文明历程,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考纲内容,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第1课时 两极格局的形成及世界多极化趋势,基础再现,1冷战的兴起 (1)背景 二战后_和_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关系逐渐恶化。 二战后美国确立了_的全球战略。 二战后苏联也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美苏两国在_和_方面根本对立。 (2)表现

2、政治方面:1947年“_”的出台,标志着“_”的正式开始。,美国,苏联,称霸世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杜鲁门主义,冷战,二战后美苏两个大国由战时同盟发展到全面对抗,这种变化的根源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变化。,经济方面 a美国提出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即_。 b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_,简称经互会。 军事方面 a1949年,美、英、法、意等西方12国签订 _,成立北约。 b1955年,苏联等8国签订 华沙条约,成立_。 c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标志着_的正式形成。,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华约,美苏两极对峙格局,(3)影响 _ 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为

3、两部分。 美苏两国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_的稳定。 两大集团_,又使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2“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 概况:_年6月至1953年,中朝迫使美方签订停战协定。,美苏“冷战”,世界秩序,势均力敌,1950,影响: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_的政策,“冷战”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概况:1961年至_年。 影响:战争导致_相对衰落,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美国。,中国,1975,美国霸权地位,特别说明:用列表法对比美苏争霸的措施,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冷战开始”,开始出现两大阵营的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冷战”信号的发出者是英国首相

4、丘吉尔。,1.(2009年海南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解析: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组成部分,而“冷战”的目的则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答案:B,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二战后_国际地位严重下降。 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_得到较快发展。 西欧各国要求_起来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形成:1967年,_、_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

5、称欧共体。 (3)发展:建立_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_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西欧,生产力,联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关税,欧洲货币,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要摆脱美国的控制。,(4)影响 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_的增强。 在经济上_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在政治上西欧力图推行_的外交政策。 严重削弱了美国的_,迫使美国调整对欧政策。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 二战后_单独占领日本。 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衰竭,民不聊生。,实力,西欧,独立自主,霸权地位,美国,(2)原因 “冷战”爆发后,美国扶植_。 美国在日本推行_改革,铲除了日本的封建因素。

6、日本政府重视_。 利用_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3)表现:19561972年期间,日本成为仅次于_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4)影响 日本改变了向美国_的政策,实行以_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日本,民主化,科技与教育,国家政权,美国,一边倒,日美关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_、_ 、_三足鼎立的局面。 冲击了_格局。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二战后_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各国积极谋求维护自身_、主权、_与_的有效途径。,美,日,西欧,美苏两极,亚非拉,独立,发展,和平,(2)诞生: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时间地点:1961年在_举行。 内容:通过了 不

7、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_、自主、_、_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3)影响 标志着_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开始改变由_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南斯拉夫,独立,不结盟,非集团,第三世界,超级大国,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不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运动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特别说明: 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而“极”是指具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科技实力,能够发挥巨大影响和充当世界格局主角的国家或国家集团。,2.19

8、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经济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由“强加”到“很好地倾听”,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联合使欧洲的实力大大提升,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 答案:D,高分跨栏,一、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区别和实质及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

9、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 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苏。 3.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4.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对美国的作用:在经济上美国控制了西欧市场,包括西欧各国在海外的殖民地,成为美国的商品投资市场;在政治上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 对欧洲的作用:经济上帮助西欧各国度过了困难;政治

10、上防止了欧洲革命爆发,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1.(2009年汕头二模) 1947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说:“我们的决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欧洲人民的未来将决定着他们是否必须生活在贫困之中,是否会对自私自利的极权主义者威胁感到畏惧。”杜鲁门所说的“决议” 是指( ) A 北大西洋公约 B马歇尔计划 C 联合国宪章 D杜鲁门主义 解析: 北大西洋公约签署于1949年, 联合国宪章签署于1945年,杜鲁门主义提出于1946年。 答案:B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

11、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3.以1955年亚非会议为标志兴起的不结盟运动,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开始振兴。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5.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

12、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根源:世界经济多极化),三、全面解读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 1、概念阐释: (1)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所建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它奠定了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2)两极格局: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国际格局。 (3)“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4)雅尔塔体系是二战

13、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而言,两极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瓦解。,2、两极格局的演变: (1)20世纪50年代:正式形成 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到冲击 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迅速崛起;亚非国家联合;中国开始振兴。 (3)20世纪90年代:走向瓦解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3、特征: (1)以美苏的对抗为标志,由此构成了二战后国际斗争的中心和焦点; (2)双方的斗争形式以“冷战”为主、以“热战”为辅;在欧洲两国以“冷战

14、”为主,亚洲等地则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热战”,如时鲜战争等。,4、评价: (1)积极作用: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和竞争中,借鉴他国经验教训展开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为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创造了环境;两大集团的竞争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消极作用:两极格局下,双方剑拔弩张,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政治上,强权政治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造成了朝鲜的分裂、欧洲分裂甚至世界分裂;经济上,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军事上,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2.(2009年肇庆二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了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日本要运用经济实力,增强其政治大国的分量。”这体现出( ) A两极格局被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所取代 B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出现 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两极格局瓦解以1991年苏联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