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p6mps主生产计划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3562897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rp6mps主生产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mrp6mps主生产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mrp6mps主生产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mrp6mps主生产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mrp6mps主生产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rp6mps主生产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rp6mps主生产计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产销排程(MPS) 137第六章 产销排程(MPS) 供产销三者间的平衡我们透过MRP的基本运作原理可以了解:只要知道营业单位的需求(以C/O及F/O来表达),则以MRP展开后就知道应该如何来供应,亦即如何来采购、自制、委外。F/OP/OMRP(需求)M/O(供应)C/OS/O然而,有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要深思:一般而言,C/O和F/O是依市场(客户)的需求状况来决定的,但亦会受到工厂本身供应能力的影响。在原则上是“卖了多少,就要做多少”还是“做出多少,就要卖多少”呢?前者是以销定产的原则,后者则是以产定销。实务上,两种状况都可能发生:如果某工厂的产品供不应求,那么自然是以产定销,或称是

2、卖方市场;如果是买方市场的状况,就必须先确定能卖多少,再据以生产。在本质上可以确定:需求面和供应面相互影向、互为因果。因此,生产与销售之间必须先做好协调(或称平衡)。同理,厂内的生产和厂外的供应(采购、委外)之间,也存在如上述产销之间的协调问题。一般而言,供应的内容是依生产的需求而定的,即要做多少品,就买多少料。但当料源吃紧时,情况却正好反过来,是先看能买到多少料再决定能做多少品。因此,供(应)、(生)产、销(售)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协调关系。制造业如何平衡供产销三方面的工作,就成为经营成败的重大关键。供产销的平衡,说来简单,实务上却困难无比。为什么?因为料品太多、数据量过于庞杂

3、,而牵涉到的单位和人员也多,分工之后各有所司,要想协调营业、采购、委外、制造、库存、工程、财务等单位之间的工作、真是难上加难。近年来,管理科技的飞快进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组织的行为模式,而信息科技的加速运用,也使我们更精确地掌握了各职能工作原理的细节。从组织和工作原理二者来重新检讨传统工厂管理的实务,将赫然发现各单位的传统管理方式中充满了许多的矛盾和谬误。为了要做好供产销的平衡,我们不仅要彻底了解这三种职能间的真正关联性,更要有效地应用现代管理的工具:产销排程(MPS)。 销售预测的必要性如果一个产品的出货前置时间(Delivery Lead Time)小于累计前置时间(Accumulati

4、ve Lead Time),则必须先做销售预测,否则会来不及出货。出货前置时间是“从接到客户订单到出货为止”的时间,累计前置时间是“产品自开始采购料到制造完成”的时间。我们在第七章将详细介绍销售预测。营业单位依据销售预测的内容来编制销售计划(Sales Plan),在往后的讨论中,我们视此二名词的意义为大致相同而可互用。 生产计划与产销排程完成销售计划(销售预测)后,紧接着就要编制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它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要生产哪些产品,数量各是多少”的计划。通常这段时间为一年,部分规模较大或产品生产周期(累计前置时间)特长的工厂则要做更长期的生产计划。在产品数目和种

5、类太多时,多半依产品线(Product Line)来规划,而不是依产品来规划,以适度简化规划工作。生产计划所用的时格往往是月。生产计划是工厂生产活动的指导性大纲,它涵盖的时间比较长,表达的内容比较粗。如果要实际进行供应和生产工作,必须做更进一步(更细)的规划工作,也就是生产大排程(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简称MPS),或称作产销排程。简单说,MPS即是生产计划的细部性表达:通常MPS所用的时格为周或日,涵盖的时间往往是三到六个月,而以各产品为对象。原则上,它是将生产计划的内容做进一步地细分而得到的。当然,在规模不太大、产品不太复杂的企业,可以直接做MPS,而省

6、略了编制生产计划的工作,而这时MPS也就是工厂的生产计划了。MPS的结果是一个“各产品、应于何时间、各制造多少数量”的陈述。换言之,这就是细部生产计划的内容,为了有别于上述较粗略的生产计划,一般多将MPS的计划内容称作生产大日程或生产主日程(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MPS)。为什么要称它为大(主)日程呢?因为它是一切供应活动细部日程的总依归。换言之,制造、委外、采购三种活动的细部日程,均是依据MPS的日程再加以计算而得到的。由此也可以看出MPS在管理上的重要性:如果MPS日程不够稳定,或可行性不高,将迫使所有的供应活动均摇摆不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任何工厂

7、都要有MPS,而且要不断努力提升MPS作业的可行性,使它发挥主导供应活动的作用。我个人喜欢称呼MPS为产销排程,藉以强调MPS是要“充分运用厂内的资源来达成销售目的”的基本精神。换个角度来说:MPS的内容绝非仅是工厂内生产职能的任务,而是介于生产和营业两大单位间的工作。以往台湾工厂的MPS多由厂内生产单位负责,而称作生产大排程,较容易让人产生“MPS纯由生产负责”的误会。目前在先进国家中经检讨后已提出建议:MPS应该是直属于总经理管辖的职能,以强调其平衡产与销的特性及重要性。称作产销排程似乎更能表达此种管理含义。 可承诺量与接单的原则如果某产品当前的库存量为50个,生产计划量为250个,已经接

8、到而尚未出货的客户订单量为120个,则50个+250个120个180个称作可承诺量(Available To Promise),简称作ATP,意思是“营业人员在当前的供货状况下,所能再承诺(答应)给新订单的数量”。总供货量客户订单量总供货量为现有库存量与生产计划量的合计;可承诺量总供货量减去订单量即为可承诺量。表6-1是一个比较接近实况的例子,从中可以看出:管理当局预测营业的未来需求量将十分稳定,同时安排的生产计划也十分稳定,每三周生产一次,每次数量固定为40;应注意的是:计算可承诺量时,要将“下次生产前”所有的订单量均纳入计算。例如,计算第1周的ATP时,必预扣除第1、2、3周的C/O量,因

9、为第4周才会再生产,若未扣除第2及第3周的C/O量,将会使ATP虚增,万一营业人员真的再接入订单,将会造成缺货。某产品在手量时间 (周)12345678销售预测F/O1515151515151515客户订单C/O16158/156421生产计划MPS12404040预计在手O/H36216311612611可承诺量ATP13283912+40-16-15-8表6-1 ATP的计算有了ATP的观念及数据,我们可以深思一个传统管理下很少触及的问题:承接客户订单的原则应该是什么?过去在实务上,营业人员常常报出货前置时间给客户,以它为接单的原则,如“接到订单或信用状后45天交货”。其实这是错误的作法:

10、如果当前的订单很多,未来三个月内都排得满满的,则新接的订单在90天内都无法出货,更别说是45天内要出货了;反之,如果当前营业状况不佳,订单根本不足,甚至成品库存有积压现象,则接到订单可立即出货,根本不愿意,也不应该等45天。因此,正确的接单依据根本不是出货前置时间,而应该是可承诺量,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但为什么实务上不这么做呢?原因有很多,例如:1营业单位往往不愿意提供销售预测数字,使生产计划的编制产生困难,计划人员往往被迫凭自己的经验来猜;2未能事先编好生产计划,或仅概估生产内容而事后经常修改;3接到C/O就会立即影响ATP数字,手工作业下数据处理的时效太慢,使ATP数字来不及计算,或数据不够

11、正确而无法引导营业人员来接单。4营业人员以为生产计划的弹性很大,可以“挤”出更多的产量,故ATP数据纯供参考,没有权威性,久之自然就不用了。 产销协调的原则前面讨论过,单方面的以销定产或是以产定销,都是不正确的作法。因此,正确的产销协调的原则应该是(参见图6.1):1 营业单位先编拟销售计划。2 生产单位据以编拟MPS,并确定是否能满足销售计划的需求:若是,向营业单位确认其销售计划;若否,则要求营业单位适度修正原销售计划。3 营业与生产二单位不能达成一致的结论时,由其上级共同主管出面裁决,使产销计划能定案,而可据以计算ATP数据。4营业单位依ATP接单,生产单位要负责达成MPS约定的产量。5

12、公司要订定MPS内容的修改(调整)程序和办法,由营业和生产单位共同遵守。(1) 销售计划(F/O)(2)生产计划(MPS) 消抵修正 计算(4)客户订单(C/O)(3)可承诺量(ATP) 接单图6.1 产销协调的工作流程 产销协调与时栅的观念如果再加上对时间因素的考虑,我们可以进一步划分产销之间的权责关系。在图6.2中,T1代表第一个时栅,称作冻结时栅,它相当于厂内平均的制造前置时间;T2代表第二个时栅,称作协议时栅,它相当于平均的制造前置时间+采购前置时间。T3称作规划时栅,代表每次产销排程时程的长短,例如T3为四个月,就表示每次产销排程时,要往后考虑四个月的产销状况。若T1为5天,那么车间

13、在最近5天内的生产日程是不宜变动的,否则换线、调拨材料、更动日程及相关工作.等成本会相当高,因此一般又称T1为冻结日,把从今天到冻结日的时区称作冻结区。除非总经理同意,否则营业单位是不能要求生产单位在冻结区内插单的。当然,若冻结区内生产负载原未排满,料的库存够或能及时采购,制造主管又同意营业单位插单的要求,就不必上报总经理了。T1到T2的时区称作产销之间的协议区,双方协议的原则是:如果有料,就可插单。因为车间在协议区内要做的产品,这时还没有开始制造(好的生管原则上是不会对协议区内做派工的),因此不会引发额外插单的成本,在物料供应状况允许的前提下,理应让营业单位插单,以掌握最多的营业机会。T2以

14、后的时区内,原则上是“营业说了算”。工厂生产的内容,主要是依据营业提出的市场需求,即客户订单与销售预测的内容。上述时栅的观念及其对应的“产销协调法则”,是让产供销三单位间建立良好的共识、协调彼此的行动,并降低整体成本的有效方法,非常值得制造企业学习及应用。然而,应用时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在协议区内如何知道插单时料够不够呢?现代工厂的料件繁杂,共用料件又多,要想快速检查料件是否足够新营业状况(插单)所需,必须借助有效的工具,很难以手工作业来完成。此项工具,就是用电脑来执行MPS的模拟。C/OF/OT1T2T3采购LT制造LT图6.2 时栅与产销协调 MPS与MRP的关系读者们会发现,本章在开始时是以MRP做为“自营业需求来计算供应需求”的规划工具:F/OP/OMRP(需求)M/O(供应)C/OS/O而刚才我们说:营业单位的计划要先与生产单位的计划做好协调:MPSF/OC/OATP那么,MPS和MRP之间又有何关系呢?MRP的展开会生成M/O,而M/O的内容就代表了生产的内容,不就正是生产计划的内容吗?又跑出一个MPS来,岂不是工作重复了?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MPS与MRP间的关系:请画一张台湾省的地图,您要怎样进行呢?(1)首先,您会先描绘一个台湾省的轮廓,并逐渐修饰到满意为止;(2)其次,您会标示几个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