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一对比式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3209309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8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一对比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一对比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一对比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一对比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一对比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一对比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一对比式(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一) 对比式,引论: 提出论点 本论(证明论点):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 :总结全文 (注:对比式结构其论点应是对比的,其论据事例之间也是正反对比关系,要有正面例子,也要有反面例子),1 分论点对比式结构模式为:,成败皆因常识,回望历史星空,古今多少故事。有的成而为王,有的落败为寇。多少英雄豪杰,随江水滚滚东去。蓦然回首,顿觉成败皆因常识。(提出观点) 翻开泛黄的史册,浮现的是那些败于常识的魂魄孤影。(反面论点1),未央宫灯火不明,乌江畔波浪滔天。史宫乐曲已成记忆,浪涛齐鸣却乐音难闻。他的心已沉积在四面楚歌中,

2、“征人远去兮何时还?”是啊!何时还呢?八千楚士亡江北,他只身一人,又怎回楚地?又怎么面对乡人期待的眼神。他只身饮一口牵挂的江水,便把热血撒在了血色的沙滩上。(反面论据) 我不禁痛吟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精心细想,西楚霸王不正是死在一条常识上吗?他忽略了一条最基本的常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生命在他手里化为灰烬。(分析论证 ) 如果他牢记这条常识,十年之后东山复起,八千弟兄之望,八万楚人之盼,不就实现了吗?而他却偏偏败在了常识上。(分析论证),不仅项羽,就是精忠报国的岳飞也是死在所谓的常识上。“君命不可违”,“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正是那时的常识。而岳飞不是败给了金人,而是败

3、在了常识上,是所谓的常识害死了他。(反面论据+分析论证),走进流动的文字,看到的是那些成于常识的胜者在熠熠闪光。(正面论点2),东汉末年,诸葛亮走出隆中,辅佐刘备,于艰难万险中助刘备建立蜀国,终成三分天下。而他的成功正是在于善用常识(正面论据+分析论证) 江雾弥漫之时,若有不明船队靠近,必不敢出战,只能放箭穿敌。这是军事常识,也是智慧的体现。而诸葛亮这是利用这个常识,一举收获了十万支箭,使孙刘联军战胜了曹操。(正面论据+分析论证) 君见城门大开,城内无兵,必以为有埋伏而不敢接近,这是常识。却也是成败之关键。诸葛亮弹琴城上而退万兵,就是利用这一点。一点小常识,诸葛亮成了不败的王者。(进一步分析论

4、证) 八年奋战,英勇的共产党人,相信“正必胜邪”的常识,才有了八年抗战的胜利,才有了共产的人的成功。 (略写论据+分析论证),忽视常识如残花,唯有凋零;利用常识若雄鹰,展翅高飞。盲从常识的人自掘坟墓,践行常识的人锦途千里。(进一步说理论证) 昂视蓝天,我发现:成败皆因常识! (总结全文),引论:提出论点 本论(证明论点):论据分析论证 论据分析论证 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 :总结全文 (注:对比式结构其论点应是对比的,其论据事例之间也是正反对比关系,要有正面例子,也要有反面例子),2 论据对比式结构模式为:,遭遇挫折,笑对痛苦,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安逸的人生旅途中布满了种种坎坷和荆棘,往

5、往使人困难重重,甚至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血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厥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提出总观点),“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王勃没有开朗豁达的胸襟,他哪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用正面例子并分析),“

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顾挫折重重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而对挫折他拂袖而去,走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用正面例子并分析),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深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终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了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分析过渡透辟,三个“面对挫折”展开语段层次),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结义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作出错误决定,贸然

7、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从反面用例并分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作出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折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进一步分析论证),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甜甜的笑(总结深化观点,语言形象),幸福之花

8、,开在感恩枝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 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提出总观点),“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

9、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市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 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正面论据+分析),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分析)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过渡段),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性起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

10、此终结,我不想说他的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同学的同学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 (反面论据+分析) 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为祖国的感恩。 (略举正面例子分析),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并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进一步说理) 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

11、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总结观点),点评: 这篇文章中心突出,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题好一半文。”本文以“幸福花,开在感恩枝头” 作为题目和写作角度,明确了自己的看法。开篇引用诗句,构成排比,富有文采,又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照应题目.全文以阐明感恩和幸福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的内容,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跨越时空,让孔子、李密和马加爵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 文章十分注意过渡和照应的安排,标题和内容照应,开头和结尾照应,议论抒情的句子和叙述的内容结合也十分紧密。文章还用“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这样的句子来纽织全文,显得完整、缜密而从容。 感情真挚、健康而饱满,也是文章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