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005、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857118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哲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005、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二哲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005、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哲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0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哲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00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哲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2005、3 出卷人:王学艳一、选择题 (每题2分,24小题,共计48分) 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在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刻,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3题。1、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 ( )、人有大脑 、人能适应自然界 、人有自觉能动性 、人能利用工具2、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 ( )A、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与活动 B、人类改造社会的能力与活动C、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以及人们在这些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D、人类发现、认识和改造规律的能力与活动3、之所以要保持奋发有为的

2、精神状态。是因为 ( )A、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B、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人们的精神状态决定着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D、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4、俗语说:“两军对垒勇者胜”表明 ( )A、 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B、 想问题、办事情。勇气和干劲上是第一位C、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胜负的最终因素D、 在同样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不同,其效果会大相径庭5、“拔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D、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定了人的主观能

3、动性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来源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C、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D、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在于 ( )A、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依赖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D、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起决定作用8、认识的根本任务是: ( )通过实践获得认识 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调查研究获得感性认识 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 、9、人们把理性认识再

4、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使之得以修正和完善。这是认识过程的( )、第一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 、第三次飞跃 、第四次飞跃10、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 ( )A、 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正确反映B、 按照一定逻辑知识体系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C、 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D、 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许多名言警句给人以有益的哲学启示,据此回答11-1411、“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这一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 )A、 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C、 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 改造

5、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12“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古人的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 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理性认识是正确的C. 认识了现象就认识了本质 D. 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13、毛泽东说:“多想出智慧。”这说明 ( )思考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前提和基础思考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起着重大的作用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参加实践A、 B、 C、 D、14、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段话告诉我们 ( )A、人们不可能完全认识某一事物B

6、、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C、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但由于条件限制难以完成D、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的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总是有限的15、古时候,人们砍树全靠斧子,一天砍不了几棵树。一天,鲁班上山的时候,一不小心,手被一棵带齿的小草划破了。这件事启发了他,他照小草的样子用铁片打了一把有齿的锯,用它锯树比用斧子砍树又快又省力。这个故事说明( ) A. 只要大胆地想,大胆地做,就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B. 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瞬间在人脑中产生的C. 鲁班掌握了科学理论和正确的思维方法D、合理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会使人的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1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从

7、拟人的角度看,该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因果联系是可以改变的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日本的营销人员在一家饭店观察“老外”饮茶,发现由于欧洲人的鼻子较大,当茶水少于半杯时,鼻子便碰到杯沿上,要想喝完茶水,必须扬起脖子,很不方便,也有失欧洲人的绅士风度。日本营销人员回国后,研制生产了“斜口杯”,风靡欧洲市场。据此回答17、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 )A、人们的认识成果是惊人的 B、认识不应停留在一个阶段上C、人们的认识能力在不断提高 D、要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要不断创新18、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材料体现的原理是 ( )A、任何事物

8、都是变化发展的 B、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C、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D、要弄清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处的地位19、材料中日本营销人员的这种思维要求人们 ( )、敢于否定现有的一切理论,标新立异、不要受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 )、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下面的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蜜蜂酿蜜 、提高人的们的思想觉悟、农民种田 、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

9、本的观点是 ( )、认识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与社会的关系、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生产实践 、科学实验 、阶级斗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变迁与进步 、能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经济建设是产生认识的唯一源泉二、判断题 (每题1分,12小题,共计12分)25、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积极能动的,而是消极被动的。( )26、就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运动没有也不可能结束。 ( )27、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

10、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28、实践就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 )29、只要具备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感性认识就能上升为理性认识。 ( )30、经过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才算结束。( )31、我们通常所说的“做”就是指生产实践。 ( )32、创造性思维就是突破一切束缚,敢说敢做。 ( )33、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 ( )34、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真理性的认识。 ( )35、真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 )二、非选择题(37题8分,38题12分,39题10分,40题10分,共计40分。)、某著名足球教练在谈到足球的“真经”时说,“要想

11、让球听人的话,首先要人听球的话。” 运用所学哲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8分)38、看下面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一图:加工厂 原料 开动机器 产品人脑感性材料 开动脑筋 理性认识问:1)为什么要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12分)2)人们怎样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3)青年学生学习知识,应怎样创造条件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9、浙江万向集团,曾是7位农民投资4000多远的“铁匠铺”,不成什么气候。万向人在实践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发展,只有一条路技术创新。他们不惜报废旧产品,顶着发不出工资的压力,终于做成了一项新产品车用万向节(汽车上重要的传动装置)。正是这项精品打开了国内外大市场,造就了一个拥有50多亿元资产的万向集团。1)上述材料包含了那些哲学原理?(10分)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40、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实践没有止境,宪法也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根据实践中取得的重要的新经验和新认识,及时依照法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