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成都市金牛区八上期中数学试卷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72782251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成都市金牛区八上期中数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5-2016学年成都市金牛区八上期中数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5-2016学年成都市金牛区八上期中数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5-2016学年成都市金牛区八上期中数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5-2016学年成都市金牛区八上期中数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成都市金牛区八上期中数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成都市金牛区八上期中数学试卷(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成都市金牛区八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50分)1. 9 的平方根是 A. 81B. 3C. 3D. 3 2. 在 3.14,4,38,2.01001000100001 这五个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 3. 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 38=2B. 22=2C. 38=2D. 22=2 4. 下列各组数据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是 A. 3,4,5B. 9,41,40C. 6,3,5D. 13,12,5 5. 若 P 的坐标为 a2+1,a21,则 P 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

2、限D. 第四象限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k0,b0B. k0,b0C. k0D. k0,b”、“0,a+b0那么下面各式:ab=ab;baab=1;abab=b;abab=a,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26.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 OAB 变化成 OA1B1,第二次将 OA1B1 变换成 OA2B2,第三次将 OA2B2 变换成 OA3B3,已知 A1,3,A12,3,A24,3,A38,3;B14,0,B28,0,B316,0(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按此变化规律再将 OA3B3

3、变换成 OA4B4,则 A4 的坐标是 ,B4 的坐标是 (2)若按第(1)题找到的规律将 OAB 进行了 n 次变换,得到 OAnBn,比较每次变换中三角形顶点坐标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推测 An 的坐标是 Bn 的坐标是 五、解答题(共3小题;共39分)27. 已知 x=12+3,y=123(1)求 x23xy+y2 的值;(2)若 x 的整数部分是 a,y 的小数部分是 b,求 a2+b2 的值 28. 利用图形整体面积等于部分面积之和可以证明勾股定理如图(1)所示可以证明勾股定理,因为大正方形面积表示为 a+b2,又可表示为 c2+412ab,所以 a+b2=c2+412ab,所以 a2

4、+b2+2ab=c2+2ab,所以 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1)美国第 20 届总统伽菲尔德利用图(2)证明了勾股定理,请你用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2)如图(3),请你用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3)如图(4),请你用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29. 如图,已知直线 l1 的解析式为 y=3x+6,直线 l1 与 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 A,B 两点,直线 l2 经过 B,C 两点,点 C 的坐标为 8,0,又已知点 P 在 x 轴上从点 A 向点 C 移动,点 Q 在直线 l2 上从点 C 向点 B 移动点 P,Q 同时出发,且移动的速度都为每秒 1 个单位长度

5、,设移动时间为 t 秒 1t10(1)求直线 l2 的解析式;(2)设 PCQ 的面积为 S,请求出 S 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3)试探究:当 t 为何值时,PCQ 为等腰三角形?答案第一部分1. C【解析】32=9, 9 的平方根是 32. A【解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 是无理数3. A【解析】A、 38=2,故选项错误;B、正确;C、正确;D、正确4. C【解析】A、 32+4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B、 92+402=41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C、 52+32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 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5. D【解析】a20

6、, a2+11,a211, 点 Pa2+1,a21 在第四象限6. D【解析】 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 k0,b3【解析】x30,解得 x312. 4,2,4【解析】点 P2,4 到 x 轴的距离为 4 个单位,它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2,413. 83【解析】 最简二次根式 52x3 与 25x 是同类二次根式, 2x3=5x,解得:x=8314. 【解析】 一次函数 y=3x2 中,k=30,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12, y1y215. 25cm【解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从 A 点到 B 点的路线有三种,分别讨论:(1)如图 , AB=BD2+AD2=

7、202+152=25cm;(2)如图 , AB=AE2+BE2=102+252=529cm;(3)如图 , AB=AC2+BC2=302+52=537cm,所以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25cm第三部分16. (1) 原式=322+1+22=4.(2) 原式=333+4=733.17. (1) 4x+12=169,4x+1=43,解得x=112或x=712.(2) 13x13+9=0,x13=27,x1=3,解得x=2.18. 由题意可知:点 A 在直线 y=x 上,所以 7+a=3a所以 a=2所以 A 点坐标为 5,5所以 OA=52+52=5219. (1) k=1,b=2(2) a=220

8、. (1) BAD=ACB=AED=90, B+BAC=BAC+DAE=90, B=DAE,在 ABC 和 DAE 中, B=DAE,ACB=AED,AB=AD, ABCDAE, AC=DE(2) ABCDAE, BC=AE,AC=DE, AC=4BC, CE=ACAE=3BC,DE=AC=4BC, DE2+CE2=CD2,即 4BC2+3BC2=52, BC=1,CE=3,AC=DE=4, S四边形ABCD=SABC+SADE+SCDE=1214+1214+1234=10.21. (1) 在 y=13x+1 中,令 y=0 可得 13x+1=0,解得 x=3,令 x=0 可得 y=1,所以 A3,0,B0,1,因为将 AOB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 后得到 COD,所以 OC=OA=3,OD=OB=1,所以 C0,3, AD=OA+O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