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版品生二下《我是中国人》ppt课件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2599862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版品生二下《我是中国人》ppt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未来版品生二下《我是中国人》ppt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未来版品生二下《我是中国人》ppt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未来版品生二下《我是中国人》ppt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未来版品生二下《我是中国人》ppt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来版品生二下《我是中国人》ppt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版品生二下《我是中国人》ppt课件2(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学科教学中关注的问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应关注的问题,一、明确课程目标 二、合理使用和开发教材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 四、教学资源的运用 五、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一、明确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 1、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2、品德与社会: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 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 程 结 构 框 架,三条轴线 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三 条 轴 线: 自 我 儿 童 与 社 会 自 然 四个方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2、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框架,我在成长 我与家庭 我与学校 我的家乡(社区) 我是中国人 走进世界,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点面结合:“点”指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面”指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 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是多样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级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生活性,让生活走进学生课堂 让学生课堂走进生活,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型 综合课程,活动型,1、课程模式以活动的形式对儿童进行教育 2、从

3、课程内容看活动,把儿童生活经验身边的事作为内容的主体,儿童熟悉,便于自主活动,便于把活动方式与课程内容结合 3、从教与学的方法上看,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便于获得经验、体验,形成认识,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行为。 学生的主体活动:游戏、讨论、交流、现场调查、资料调查、参观访问、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综合课程,1、多重课程目标 2、多学科内容的整合(思想品德、自然常识、劳动、手工、实践活动多门学科整合)综合内容 3、多重价值的综合(整合后兼具了思品教育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等多种教育价值), 品德与社会教材采用跨学科的编写方式,使社会学习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并渗透公民教育、历史教育、地

4、理教育、政治教育、经济教育、法律教育、文化教育、科技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领域的题材。,传统德育目标与新课程目标对比,课程目标 课程性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审视,目标过高 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强调道德认知发展,忽视情感、体验 单一的说教, 没有交流、互动 后果是 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两面人;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扭曲的人格),二、合理使用教材和开发教材,(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二)认真解读教材 (三)创造新使用教材,(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长期以来,教材是被当作单向传输知识的载体和工具,人们把它视为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教师习惯于就教材教教材,认为教师应忠于教材,教

5、材中的内容必须逐一传授给学生 新的教学理念,教材是老师教的依据,但不是“教本”,是儿童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是和儿童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儿童进入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拐棍。其次,新教材的主要功能表现为提高、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功能,旨在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我建构。 是师生共同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参考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新课程强调,教材只是一个范例,一个话题,一个提示,它期待着教师对它进行再创造。 传统的课堂教学将课本当作课堂教学的根本。教学就是从课本出发,最后又回到课本。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课本,就是理解教科书,记诵教科书。新

6、课程倡导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儿童能够理解的生活作为教学的起点,因此,新课程在教材的使用上给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二)认真解读教材,(1)把握标准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师在备课中力求站在落实课程标准的高度从整体和内在逻辑上把握教材内容。以二年级下学期“美化家园”主题活动为例,它分别落实课程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愉快、积极生活”中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中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把握标准为我们正确理解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打下了基础,做到了心中有底。 (2)理

7、解意图 教材的每一幅图、每一句话,都是编写者精心设计的,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研读教材,正确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例:二年级下学期“我们都是少先队员”主题,教材旨在提示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过去的照片、实物),听老师、父母和爷爷奶奶等人讲他们当年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少先队生活。教材对调查、收集的对象、方式等都进行了提示。 (3)领会特点 人教版教材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突出活动性与“做中学”的特点;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就是要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内容,教材的呈现方式,理解教材的设计思路,理解教材所蕴含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这样,教材才能在教师的生命体中活

8、起来,才能成为教师智慧的一部分。读懂教材,将教材同化为自己的智能、智慧结构 领悟教材,实现与教材在价值观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三)创造性使用教材 1、要了解教材的功能 教材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资利用的资源。具体到一篇课文来看,教材不再是独白的文本,而是对话的文本。教材只是一个提示、一个话题、一个范例、一个案例。教材所承诺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纯认知的,灌输不起来。是儿童整体生命所投入的教学,有认知、有情感、有体验。不是问答式的,而是对话式的。,2、创造新使用教材,使教师的创造精神得到解放 教师理解了教材,与教材实现了完全的同

9、构,并将教材同化为自己的智能、智能结构,成为教师智慧的一部分,做到这一步,教师还是不能有效地进入教学场域的。因为,教材的普遍性和具体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材的相对固定性,教学内容的生长性、教学的生成性,决定了教师还必须与教材实现异构,只有这样,教材才能在教学场域中被激活,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活性因子”,成为教师有效的教学工具。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上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校外探险这一课,结果学生在考察交通路线的过程中却惊异地发现,在学校附近一条200米左右长的街道上,竟开设了17家发廊。“这么多发廊都是什么时候开张的?为什么都选择在这条街道上开店?他们的生意是不是很好?

10、”对此,这位教师并未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新问题置之不理或轻描淡写地议一议,而是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生活。没料到,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丝毫没有觉得这是教材以外的“附加题”,他们从中获得了更多的体验和收获。(生成),3、实现对教材的再创造 传统的品德课教学将教材当作课堂教学的根本。教学从教材出发,最后又回到教材。教学就是教教材,教学生学教材,理解教材,记诵教材。“按照新的课程理念编制的教材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使用者自己去完成的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儿童能够理解的生活作为教学的起点,因此,新课程在教材的使用上给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

11、空间。教学中,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科书为载体,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并在课堂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异构中实现对教材的再创造。,(1).更换教学内容。对教材中不适合本地学生的教学范例、案例、事件或话题根据本地实际加以更换,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需的、感兴趣的以及有发展意义的内容作为新的教学内容。 结合地域特点。生活地域不同,条件不同,城市学生生活世界与农村学生的生活世界不同,而在农村,东西部地区又不同,我们就需

12、要联系本地区实际,灵活运用教材。例如:二年级下学期“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教材是以浙江杭州为例,展示了当地的传说故事、名胜古迹、戏曲艺术及民间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当然不是让学生听白蛇传、跳“采茶舞”一一落实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而是以教材为范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除了有美丽的风景外,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特有的歌舞剧种 武汉市的学生就以黄鹤楼为家乡的骄傲,他们在收集、准备、展示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崔颢曾写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佳句,以及知道李白看到这首诗后,搁下手中的笔,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故事后,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加深了,对家

13、乡的爱得到了升华。 (2).整合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教材呈现为一种静态的结构,体现了编者的教学意图,作为对话的文本,课文的结构基本上预设了教学的流程。而课堂面对的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里的千差万别的学生,用一样的教学流程显然是不可取的,必须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流程,以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赋予教材以现实的生命力,使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 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具体表现为A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即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学校生活。B还要联系学生非日常生活实际,也就是说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3).增减教学内容。 由于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在经济发达地区

14、常见的现象或事物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反之)可能几乎见不到。此时,教师就可以将相关内容不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不过,可以将这样的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做准备。为用好法定的课时,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或是急需要解决的学生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增添进来,也可以将校本课程上的内容作为新的教学内容。 (4).重组教学内容。 一课的内容往往以一个大的主题按一定的逻辑编排的。以往的教材是按学科知识或以道德规范体系的逻辑来编写的,逻辑体系往往较为严密。品德与社会教材则是按生活的逻辑来编排的,而生活的逻辑则是不严密的,有时是跳跃的,甚至是不成什么逻辑的,因此,从这样

15、的视角来看,教学内容完全可以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重组,形成新的教学思路,以求得更优的教学效果。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正如鲁洁教授所说,:“新教材是你的拐杖,是你进行教学的一个话题,是你组织教学的一个范例。”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只有这样教材才能处于被“激活”状态,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产生超越预设的“溢出效应”。,4、创造性使用教材要大力开发教学资源 在生活中展开的品德教育,其主题与素质来源于道德主体当下的生活。“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生活是德性发展的动力源

16、泉。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我们把教学资源的开发作为师生课前必做的准备工作。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创生者转变。学生也由课程资源的享用者向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转变。,三、教学活动的设计,(一) 教学活动设计要准确,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及认知 规律 (四)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 变,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的挖掘和利用好教材资源 合理地确定教材的广度深度 明确重点难点和关键 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输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 巧妙的抓住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抓住意外情景,服务课堂 利用独到见解,延伸课堂 突出亲身体会,充实课堂 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其他教学资源 关注学生已有的的资源, 社区家庭资源的合理应用, 媒体网络资源的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