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八年级上政治前四课复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2589134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八年级上政治前四课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民版八年级上政治前四课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民版八年级上政治前四课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民版八年级上政治前四课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民版八年级上政治前四课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八年级上政治前四课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八年级上政治前四课复习(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成长根据地 我的父亲母亲 家庭剧场 闲话“家”常,我的父亲母亲,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感知爱) 他们这样做的原因(理解爱) 给父母的爱我们发出了吗? (回报爱) 我们的心一起跳,父母爱子女的表现,集中体现在危难时刻,弥散在日常生活,如何看待父母不能陪伴子女的现象P7,为什么孝敬父母P8-9,如何孝敬父母P8-9(P2),勇于承担家庭责任,你与父母产生隔阂的客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觉得父母的爱跟以前不同?) 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和子女。作为具有多重身份的社会成员,父母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子女身上。 随着我们不断成长,父母给予我们爱的方式和以前有所不同。 我们渴望父

2、母的爱,但有时也许我们太看重形式了。 我们已经长大,有了更多的理性判断,对父母的要求也更高了,父母不但赋予了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长大,教我们做人。 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诸多贡献,他们的工作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亲敬长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2.如何孝敬父母 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从小事做起。 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承担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与父母同呼吸、共甘苦。 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还要投入时间感情、精力和体力。,家庭剧场,“侦 探

3、” 爸 爸,学习、学习,还是学习,剧 场 内 外,1、家庭冲突的原因P20 2、亲子冲突的危害 3、避免和化解冲突的办法P21,3、与父母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进入青春期的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是难免的;一方面,我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力 ;另一方面,父母还不习惯我们的“长大”不适应我们追求独立自主的愿望和行为,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 (2)子女与父母存在多重代际差异,即代沟(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子女不理解引起逆反心理,4、亲子冲突危害,1)影响和谐的家庭关系,伤害亲情,破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 2)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导致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社会

4、带来危害。,不用生硬的语言或作出过激的行为,学会控制情绪; 多与父母亲沟通交流 创造机会;经常做事。,5、避免与父母冲突的办法有哪些?,最有效的策略是“小人不计大人过”P21 认真倾听 善于体谅。 主动交流 主动道歉 创造机会 控制情绪 承担责任 达成协议,6、化解与父母间冲突的办法有哪些?,闲话“家”常,回眸传统 异域采风 未来展望,中西家文化差异表现及产生的原因P30 正确对待中西文化差异;尊重,学习 P30或31,家文化的内涵,家庭教育-P24 家规-P25 姓名-P26 佳节-P28,认识家文化 正确对待家文化P29,家庭结构P34,家庭模式发展P34,4、怎样对待中国传统家文化?P2

5、9 中国传统家文化的精华,使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弘扬的。但由于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传统家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该被摒弃。,5、中国一直以来是子代依赖于父代建业,父代依赖子代养老,我们的养老模式是“反哺式”的,孝道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一直是维持社会伦理的重要支柱,而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是“接力式”的,每代人只有一个义务,就是哺育孩子,老人不需要子女的赡养,养老问题由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答: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轨迹是:家庭规模逐渐缩小。 这种变迁在形式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家庭、如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的比例逐步降低; 另一方面是小家庭,如核心家庭、夫妻家庭及单身家庭的

6、比例有所上升,其中核心家庭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7、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轨迹和形式P34:,当堂检测,单选(每题2分,共8分) 1、俗话说:用理解拆除心里的樊篱。理解父母,需要我们( ) A.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B.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一切事情 C.不顶撞父母,不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 D.宽容地看待父母的一切错误,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句子能反映对父母感激之情的是(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D.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3、孝经曰:“爱亲者,不敢恶与人;敬亲者,不敢慢与人”这就是说( ) A.父母在,不远游B.能孝敬父母者

7、,也能关爱社会 C.对父母要善对外人要恶D.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4、“小孝治家,大孝治国”“孝”是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更多强调个人对家庭、对统治者的绝对服从;今天讲“孝”则更多赋予了主动孝敬父母、自觉报效祖国的内涵。“孝”的演变说明( ) A.中华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B.中华文化具有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品质 C.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全盘继承传统文化 D.封建社会的道德已不适应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多选(每题3分,共12分) 5、有一位小朋友在作文中写道:“我的家庭就像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爸爸妈妈和我,我们互相关爱,谁也离不开谁。”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家庭

8、是温暖的 B.家庭成员间应互相关爱,才能构建和谐的家庭 C.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港湾 D.和谐的家庭需要父母和子女共同努力去维护。,6、漫画理由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孝敬父母就要整天陪伴父母 B.要学会理解、尊重、关心父母 C.要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与养育 D.父母应多体谅子女,7、对于青少年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关于偶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己崇拜的偶像是自我理想形象的缩影 B.崇拜偶像往往是人沉浸在理想的虚幻中,无法面对现实,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C.偶像也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应学习其优点 D.偶像往往带有许多光环,我们应理智对待,不能盲目模仿。,8、社会流行潮起潮落,变幻

9、万千。面对社会流行,不正确的是( ) A.拒绝一切流行事物 B.明辨是非理性思考慎重选择 C.跟着自己感觉走,让别人说去吧 D.以别人的观点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辨析题,甲:父母抚养子女是正常现象,未成年子女可以不孝敬父母。 乙:孝敬父母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不孝敬父母的行为要受到惩罚。,1)重申甲正确观点 2)反驳甲后半句 3)为什么孝敬父母 4)总结如何孝敬父母,第二单元:青春自画像,第四课:青春故事,第五课:我们不是“水晶人”,第六课:青春相册,1、如何正确认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答:青春期产生逆反心理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现象,或多或少地会发生在每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身上。 对于逆反心理和行为,

10、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说是错的,有的逆反不无道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逆反是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过好这个关隘,如果过不好,可能会给自己的整个人生道路蒙上阴影。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误区,也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3、逆反心理的危害: 影响和谐的家庭关系,伤害父母老师; 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学业发展,可能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危害等 4、如何走出逆反困境? 培养多向思维;设身处地的分析; 学会控制情绪;主动沟通。,5、追求流行风的原因: 、显示自己的时髦,赢得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更好地凸显个性,焕发青春光彩。、青少年接受新鲜事物快,喜欢美,喜

11、欢追求新奇事物。青少年的思想是开拓的,大胆创新不安分,富有冒险精神。猎奇心理喜欢以新面貌出现的东西,被新奇的观念所左右,6、盲目追求流行风的危害。 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荒废学业,引发虚荣心;爱慕虚荣,丧失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浪费时间精力金钱迷失自我,丧失个性偏离正道、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7、作为中学生如何对待流行风? 清楚自己真正适合什么,需要什么。理智有度,择其善者而从之。提高自己的抗诱惑和辨别能力。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10、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追星? 有自我自尊,不让“追星”占据我们全部心灵。 理智适度不疯狂盲目追星。 崇拜他们的汗水的闪烁和内在美。 让他们的精神成为我们奋斗的动力

12、,最终超越偶像。,8、如何看待偶像崇拜? 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青少年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偶像的认同,进而仿效起行为方式、仪表特征。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追逐的“星”,追“星”是青春期少年的正常心理需要。 真正的“星光”,应该是汗水的闪烁和内在美的光华。,巧解材料题,“启示”型题目,设问方式: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题方法: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中先归纳出材料所反映的知识和道理,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阅读下表,并简要回答问题,苏州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视引进先进技术。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13、,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展 的强大动力,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材料:,2014年9月1日,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晚8点黄金时段开学第一课与全国中小学的孩子们如约见面。“童话大王”郑渊洁讲述了他关于“孝”的家风小故事。他说:“在我写皮皮鲁外传时,发现每天钢笔水都是满的,原来是父亲每天深夜悄悄给我的钢笔灌水,这个贴心的举动让我坚定了自己一定要孝顺回报父母,并在生活中用一点一滴的小事来实践。”,1)他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父母对子女的爱弥散在日常生活中,轰轰烈烈是爱,平平淡淡也是爱。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将父母对子女的爱传递到心灵深处。我

14、们子女要努力回报父母的爱,“体现”型题目,设问方式: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解题方法:应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疏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反映”型题目,设问方式:“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解题方法:反映型题目材

15、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也就是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千万不要就材料说材料,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一联系一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材料一:几十年来,诺贝尔奖的得主中,犹太人所占的比例远比其他民族高,这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许多犹太家庭主动与其他民族接触,大量地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养料,这就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丰富的知识文化。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等,都是在这种复合型文化生态下破土而出的科学人才。,材料二:“中国十大杰出母亲”传统文化与家庭

16、教育事迹报告会在邹城开讲。十大杰出母亲科学施教、以德育人、为国教子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家庭教育的理解,活动期间制作了“孟子圣迹展”“诸子百家展”“母亲颂”等大型文化展览。,(1)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中国人和犹太人的家庭文化和教育一样吗?为什么?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未来家庭发展的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一个人的世界观、品质和习惯都与其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不一样,这是因为P30。在中国和瑞士不同的国家里,家庭教育和文化往往有较大的差别。,P34,材料:江苏某学生的一篇作文写道:“.在外太空我终于看见了这个走召弓虽的SP,一见到偶,他居然使出了久已失传的KHBD,偶狂晕,外星人也使用这种X3L的招数,晕死了”,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现象,请举2例说明. 3)对于生活中的流行,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