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乐山师范学院 2013 年专升本特殊教育专业综合课考试大纲说 明本大纲是为参加 2013 年特殊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考生编写的一、考试方式及时间:闭卷笔试、120 分钟二、考试科目及各科目分值考试总分 100 分其中课程一:普通心理学(30 分) 、课程二:特殊教育概论(40 分)、课程三:特殊儿童评估学(30 分) 三、试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案例分析题、简述题、论述题课程一:普通心理学一、个体心理现象的分类(一)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二)意识和潜意识(三)个体心理与行为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一)时代背景(二)冯特的贡献三、现代心理学的学派纷争(一)构造主义(二)机能主义(三)行为主义(四)格式塔心理学(五)精神分析(六)人本主义心理学四、当代心理学的特点(一)多种研究取向的综合(二)分支学科繁茂发展五、心理的环境基础(一)什么是环境(二)环境对心理的普遍制约作用2(三)心理学家关于环境的理论1.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环境的理论2.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六、 社会影响(一)从众与服从(二)团体影响1.社会促进2.社会懈怠3.去个性化七、意识与注意(一)什么是意识(二)意识水平1.焦点意识2.下意识3.前意识4.潜意识(三)注意的种类1.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2.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3.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八、感觉(一)什么是感觉(二) 感觉的基本规律1.感觉阈限2.感觉适应3.感觉后效4.感觉对比九、知觉(一)什么是知觉(二)知觉的种类(三)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对象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34.知觉的恒常性(四)错觉1.错觉及其种类2.错觉产生的原因十、记忆(一)什么是记忆(二)记忆系统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三)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的特征(四)信息储存的动态变化1.保持曲线2.记忆恢复现象(五)遗忘1.编码缺失2.衰退3.干扰4.提取失败5.动机性遗忘十一、思维(一)什么是思维(二)思维的种类(三)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1.过去经验的影响2.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3.下定义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5.概念系统(四)推理及其种类1.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3.影响推理的因素4(五)问题解决1.问题与问题解决2.问题解决的过程3.问题解决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六)创造者的思维特点1.思维的流畅性2.思维的变通性3.思维的独特性4.思维的敏感性十二、需要与动机(一)需要的含义(二)动机及其功能(三)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价值观及其特征(六)价值观的表现形式1.兴趣2.信念3.理想十三、情绪(一)情绪的功能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二)情绪体验的维度1.西方主要情绪维度观2.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三)情绪状态1.情调2.心境3.激情4.应激55.情操十四、意志(一)什么是意志(三)意志过程1.采取决定阶段2.执行决定阶段(四)知、情、意的关系1.认知和意志互相作用2.情绪和意志互相作用(五)冲突与矛盾心理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矛盾4.多重趋避矛盾(六)意志品质1.目的性2.独立性3.坚定性4.果断性5.自制力十五、智力(一)什么是智力(二)智力测验的发展1.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与心理年龄2.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与智商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与离差智商(三)智力结构1.智力的因素说2.智力的结构说3.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4.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5.情绪智力(四)智力发展1.智力的发展的一般趋势62.影响智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十六、人格(一)什么是人格(二)人格的基本特性1.人格的整体性2.人格的稳定性3.人格的独特性4.人格的社会性(三)人格与相关概念1.气质与人格2.性格与人格3.认知风格与人格(四)人格精神分析论与人本论1.人格的精神分析论2.人格的人本论(五)人格的特质论与学习论1.人格的特质论2.人格的学习论参考书目:1.《心理学导论》 (第二版) ,黄希庭,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08)。
2.《普通心理学》(第 4 版),彭聘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5) 课程二:特殊教育概论一、特殊教育发展史(一)西方特殊教育发展史(二)中国特殊教育起源与发展二、特殊教育基本概念及理论(一)特殊教育定义(二)特殊儿童定义(三)各类特殊儿童定义(四)全纳教育的定义及理论(五)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定义三、特殊教育法规与政策7(一)我国特殊教育法规与政策(二)特殊教育国际文献与重要立法四、各类特殊儿童鉴定与分类(一)各类特殊儿童的鉴定方法(二)各类特殊儿童的分类标准(三)各类特殊儿童障碍产生的原因五、各类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一)各类特殊儿童心理的基本特点(二)各类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三)特殊教育的各方合作方式参考书目:1.《特殊教育概论》 ,刘春玲、江琴娣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 5 月第 1 版2.《特殊教育学》 ,雷江华、方俊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 5 月第 1 版3.《特殊教育学》 ,朴永馨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年 9 月第 2 版课程三、特殊儿童评估学一、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的概述(一)心理评估的定义(二)心理评估的类型(三)心理评估的流程(四)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以及意义二、测量和测验的基本问题(一)测量的定义和性质(二)测验的定义和分类(三)测验的编制(四)信度和效度(五)常模以及分数的解释三、特殊儿童的鉴别(一)智障儿童的鉴别(二)视觉障碍儿童的鉴别(三)听障儿童的鉴别(四)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鉴别(五)肢体障碍儿童的鉴别8(六)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的鉴别(七)学习障碍儿童的鉴别(八)自闭症儿童的鉴别(九)发育迟缓儿童的鉴别(十)多重障碍儿童的鉴别(十一)资优儿童的鉴别四、 特殊儿童的评估(一)智力的评估(二)认知能力评估(三)学业成就的评估(四)言语和语言障碍的评估(五)知觉和动作的评估(六)适应行为的评估(七)行为问题的评估(八)发展性评估(九)生态评估(十)功能性评估(十一)动态评估(十二)课程本位评估(十三)档案评估五、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制定与评估(一)IEP 的定义与基本构成(二)IEP 的制定流程(三)IEP 的评估参考书目:1.韦小满.特殊儿童心理评估.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年 3 月第 1 版。
2.王辉.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1 月第 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