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教学设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23704 上传时间:2017-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木工程力学基础 (高教版)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教学设计课题3.3 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习题课教学时间 2 课时知识与技能1、认识正应力的概念;2、了解正应力的分布规律;3、掌握正应力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感性认识正应力的分布规律;2、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完成习题,带领学生进一步明确解题思路。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观察得出结论,各种习题的练习培养严谨的学风。教学重点 正应力分布规律,正应力计算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1、贯穿以前所学知识正确计算出正应力。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导学一、引入【观察与思考】从上节例题图中可以看出 AB 杆各段内力值不

2、同,如果 AB 杆是等截面直杆,显然内力数值大的杆段容易发生破坏,若 AB 杆是不等截面的直杆,杆件的哪个区段容易发生破坏呢?二、导学提纲1.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叫做应力。2. 应力可以是任意方向的,当应力与截面垂直时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以“”表示,若其应力与截面相切时称为切应力,以“”表示。3. 在国际单位制中应力的单位是 Pa(帕斯卡) ,简称帕, 。2/1mNPa4. 正应力计算公式 中 为正应力,A 为横截FN面面积,F N 为 轴力。5. 正应力的符号与轴力相同,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三、教师精讲1. 应力的概念应力单位:Pa(帕斯卡) ,简称帕, 。2/1mNPa26266 )0

3、/(1/01mNPaM2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1)分布规律:在横截面上均匀分布。让同学来分析、判断。1、自主学习自学教材、自主完成导学提纲,记录疑点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交流作准备。2、组内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开展交流与探讨,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整理交流的结果。3、小组展示各组依次对交流的结果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归纳、总结答案,引入课题。1、布置前置作业课前精心预设前置作业,(由导学提纲、练一练、探究与感悟组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2、巡视导学巡视课堂,了解情况,对问题与疑点积极引导,适时点拨。对学困生土木工程力学基础 (高教版)【实验观察】一直杆(可用等截面的圆形橡胶棒)在

4、其表面绘制一系列直线,这些直线平行于杆轴或垂直于杆轴,形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小格(图 a) ,在受到拉力后正方形小格变成长方形小格,即横截面 ab、cd 平行移动到a1b1、c 1d1(图 b) ,表明横截面上各点的变形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横截面上各点的应力是相同的。2、正应力计算计算公式AFN例题:如图所示的铰接支架,AB 杆为直径 d=12mm的圆钢,CB 杆为边长 A=60mm 的正方形截面木杆,F=10kN。试计算各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解:(1)计算各杆的轴力。取节点 B 为研究对象,杆件轴力均假设受拉(图 b) 。由平衡条件得0YF045sinFNAB(拉)kNAB1.7.45sinXc

5、osNABCF(压)kNFNABc 07.4s进行展示,并对各组的展示作出补充或评价。4、自我检测独立完成,学困生可在同学助学下完成。学生动手绘制具有代表性的各线,施加拉力,描述施力前后杆件及所绘制的线的变化。根据计算式再次验证应力的单位。积极鼓励,并适度助学。3、点评与精讲对各组讨论进行点评,对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提示学生绘制那些线、各线的含义。重点强调解题思路: 求正应力 根据公式AFN求 FN和 A(易)列平衡方程土木工程力学基础 (高教版)(2)计算各杆的正应力(拉)MPamNAFBN 7.124/7.1240(压)aCBN 8.2/8.260四、练一练1. 图示,若已知杆的截面为长

6、方形,F1=15KN,F 2=20KN,F 3=25KN,bh=1520mm 2,试求图中截面 1-1、2-2 的正应力。2. 图示截面为圆形,直径 d=8 mm,试绘制轴力图并求图示指定截面的正应力。3. 图示截面为正方形,边长 a=10 mm,试绘制轴力图并求各截面的正应力。五、探究与感悟1、探究:在练一练的习题中,为何指定截面进行正应力的计算。2、感悟:考虑到破坏问题时,需要计算练一练的习题中指定的所有截面正应力吗,如果是变截面直杆呢?课堂练习:个人、小组完成均可,比准确度、比速度。5、反思提高通过探究与感悟,激发重点提示学生:计算时的分段、公式中的正负号、公式中的单位、绘轴力图的分段。4、反馈小结巡视指导,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对重点内容进行小结。5、课外拓展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要求探究不同的学习方法,并感悟该力学知识在工程中应用,提567土木工程力学基础 (高教版)布置作业课本作业:P91 三、11求知欲望,提高学习专业的兴趣。升学生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