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2229411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人教版必修(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判断 细胞分裂图像特征比较(以动物细胞为例) (1)前期图像特征比较,【特别提醒】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均为不均等分裂。,【训练1】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l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解析】选D。理解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及染色体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a图中外有细胞壁,染色体移向两极,细胞中央出现细胞

2、板,故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b图为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而人成熟的红细胞不分裂;c图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故为卵细胞形成的某时期图像,图中无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向两极,故为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分裂后将产生l个卵细胞和1个极体;d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其内有2对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共8条染色单体。,二、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 1.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关系 (1)伴性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 雌雄个体的性

3、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XX)和异型(XY)两种形式。 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雄性个体内(XbY)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 Y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体之间传递。 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是成对的,其性状遗传与分离定律相同,只是与性别相关联。 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联系。,2.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遗传时,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4、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训练2】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是 ( ) A.9/16 B.3/4 C.3/16 D.1/4,【解析】选B。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血友病和苯丙酮尿症男孩的基因型为bbXhY,其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BbXHY和BbXHXh。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他们分别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精子和四种卵细胞,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女性后代中正常的占3/4,有病的占1/4。,【训练3】用纯合子果蝇

5、做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1)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其中_性状属于伴性遗传。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_ _定律。 (2)若以B、b表示控制体色的基因,以A、a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请写出组合的遗传图解。,【解析】组合、为正反交实验,结果显示:对于体色而言,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果一致,即P:灰身黑身F1全为灰身,由此推出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身为显性性状。对于眼色而言,正反交结果不一致,说明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又从中得知,P:红眼白眼F1全为红眼(、),可推断出红眼为显性性状。控制体色和眼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过程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1)红眼、灰身 眼色 基因的自由组合 (2),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