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电大水利工程地质缩印版考试必考重点【年最新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72162417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电大水利工程地质缩印版考试必考重点【年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电大水利工程地质缩印版考试必考重点【年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电大水利工程地质缩印版考试必考重点【年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电大水利工程地质缩印版考试必考重点【年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电大水利工程地质缩印版考试必考重点【年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电大水利工程地质缩印版考试必考重点【年最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大水利工程地质缩印版考试小抄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流失的现象称为管涌。条痕:是鉴别矿物的一个证据,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地壳运动: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岩浆作用:岩浆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褶皱构造:岩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地下水动态: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温、化学成分等要素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泥石流: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

2、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喀斯特: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节理: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整合接触: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情况下,形成连续沉积的岩层,老岩层沉积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化石: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渗透变形:在渗透力作用下发生的土粒或土体移动或渗透破坏现象。地震烈度:指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地

3、质作用: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人为)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水库塌岸:水库蓄水后水库周边岸壁发生的坍塌现象。变质作用:地壳中的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变化时,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常常也会随之变化,而达到新的平衡关系的过程。断层: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崩塌:岩体或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向临空面突然崩落的现象。角度不整合:当

4、下伏地层形成以后,由于受到地壳运动而产生褶皱、断裂、弯曲作用、岩浆侵入等造成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当地壳再次下沉接受沉积后,形成上覆的新时代地层。上覆新地层和下伏老地层产状完全不同,其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现象。这种接触关系叫不整合接触或角度不整合。岩溶:水对可溶岩进行化学溶解,并伴随以冲蚀作用及重力崩塌,在地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洞,在地表形成各种独特的地貌以及特殊的水文现象称为岩溶。地震:是由于地质发生构造运动,火山活动及岩溶塌陷等引起的地壳震动。震级:是指一次地震所释放出能量的大小,震级的大小可以用地震仪测出。造岩矿物:天然形成的元素单质和无机化合物称矿物,组成常见岩石的矿物称造岩矿

5、物。烈度:是指地震发生后,地面及各建筑物收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烈度不仅与震级有关还与震源深度,距震中距离以及地震波通过介质条件矿化度: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称总矿化度,即矿化度结构面:一般岩体中存在的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特征的地质界面,包括物质分异面(层理、沉积间断面等)和各种破裂面(如节理、断层及片理面等)以及软弱夹层等解理:矿物受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断口:矿物受打击后,无固定方向裂开并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的性质。断层:岩石受力发生断裂,断裂面两侧岩石存在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变质作用:地壳中先成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地震、岩浆活动等内动力作用,而使原有的

6、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质的地质作用。岩石: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产生的,有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的组合而成地矿物集合体。矿物:地壳中及地球内层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它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两侧岩层相背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老,两侧依次变新并对称分布。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两侧岩层相向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新,两侧较老,对称分布。沉积岩的形成:风化破坏阶段,搬运作用阶段,沉积作用阶段,成岩作用阶 段。 沉积岩组成物质: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物,有机物质。沉积岩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状结构,生物结构。沉

7、积岩的构造和特征:层里构造(水平层里、斜交层里、交错层里、透镜体 及尖灭层),层面构造,结核,化石。 沉积岩的分类:碎屑岩(沉积碎屑岩、火山碎屑岩),黏土岩,化学沉积岩 及生物化学岩。泥石流的概念: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4、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有哪些?岩石的可溶性可溶岩的岩性愈纯,含易溶组分就愈多,岩溶也愈发育。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愈好,水就愈容易进入岩石内部进行溶蚀。水的流动条件地下水径流愈强烈,侵蚀性CO2含量愈多,岩溶也愈发育。9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什么?答:(1)地形地貌的条件,沟谷汇水面积较大,地形坡

8、度较陡,地表水能迅速集中并沿着沟谷急剧泄流的沟谷发育地区。(2)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各种自然地质作用比较发育。(3)水文气象条件,暴雨或冰雪突然融化。1. 主要的地表地质作用有:风化作用、河流作用和岩溶作用。 2. 地震按震源深度可划分为浅源地震(0-70km)、中源地震(70-300km)和深源地震(300-700km)。多数地震发生在地表下数十公里的地壳中,破坏性大。 3. 地震按成因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三种。 4. 场地地震效应主要有场地破坏效益和振动破坏效应两种类型。 5. 场地破坏效应主要包括了地面破坏效益、地基失效、斜坡破坏效应三种类型。 6.

9、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岩石抗风化能力、地质构造、气候和地形地貌 7. 河流作用主要有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种。河流形成早期一般下蚀作用明显,后期侧蚀作用为主。 8. 河流的搬运方式包括了推运、悬运和溶运三种类型。 9. 根据成因河流阶地可分为 _ 、 _ 、 _ 等三种主要类型。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和堆积阶地 10. 冲积物的显著特点是 _、_、具有明显的_ 。磨圆度好、分选性强、层理 11. 地下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岩土体中的 _ 和 _ 中的水。孔隙和裂缝1.矿物的光泽可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2.岩浆岩的构造常见的有四种,分别为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及杏仁状构

10、造。3.由于生物的活动,对岩石产生机械的或生物化学的破坏作用,称为生物风化作用。4.地质年代的单位是宙、代、纪、世;相对应的地层年代是宇、界、系、统。5.岩石在单向拉伸破坏时的最大拉应里,称为抗拉强度。6.地壳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可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种基本形式。7.构造变动一般可分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两种类型。8.岩层的产状三要素分别为走向、倾向和倾角。岩溶发育的条件主要有四个: 1) 有可溶性岩石; 2) 可溶性岩石具有透水性; 3) 存在具有一定溶解能力的水; 4) 水在可溶性岩石中是不断流动的。这四个基本条件中,可溶性岩石是形成喀斯特的内因,有溶蚀能力的水是喀斯特发育的外因。岩溶发育的

11、分布规律: 1) 垂直分带性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弱 2) 岩溶发育的不均一性 3) 岩溶的成层性 4) 岩溶发育的地带性 5) 岩溶发育的阶段性和多代性2.什么叫褶皱构造?褶皱构造有哪些基本要素?答:褶皱构造:岩层在构造运动中受力产生一系列连续弯曲的永久变形。褶皱构造的基本要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褶曲。褶曲的要素:核、翼、轴面、轴线、枢纽、转折端。1.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组成物质和结构、构造特征有哪些?答:沉积岩是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遭受风华破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固结成岩这几个阶段形成的。组成物质主要有:各种岩石碎屑、造岩矿物和溶解物质。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状结构、生物结构。构造

12、特征:层理构造(水平层理、斜交层理、交错层理),层面构造(波痕、雨痕、泥痕、结核、化石)试述一下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有何不同?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地震烈度是什么?其与基本烈度的关系如何?答:震级(M)是指一次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大小,震级大小可用地震仪测出。烈度(I)是指地震发生后,地面及各种建筑物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不仅与震级有关,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传播介质有着重要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震中距越近,地震的烈度就越高。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地震烈度是:基本烈度、场地烈度、设防烈度。基本烈度是判断一个地区地震可能存在的最大烈度,是后面几个烈度的基础,是分析和判

13、读场地烈度和设防烈度的条件之一。7.如何区别地层接触关系中的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接触?答:(1)整合是同一地区上下两套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是连续的,且产状一致,即在时间和空间深均无间断。(2)假整合又称平行不整合,是上下两套岩层之间有一明显的沉积间断,但产状基本一致或一致。(3)不整合接触又称角度不整合是上下两套岩层之间有一明显的沉积间断面且两套岩层呈一定角度相交产状也发生变化。9.潜水等水位线图有何用途?答:(1)确定地下水的流向(即地下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2)确定潜水面的坡度;(3)确定地下水埋深;(4)确定潜水与地表水间的补排关系;(5)确定含水层厚度及其变化情况;(6)分析判断含水层透

14、水性及厚度的变化;(7)规划地下水给水工程的位置或确定其他工程施工是否要采取排水措施等。坝址的处理措施:一、清基。将坝基表部的松散软弱、风化破碎及浅部的软弱夹层等不良的岩层开挖清除掉,使坝体放在比较新鲜完整的岩体上。二、岩土体加固。(1固结灌浆、2锚固、3断裂破碎带的槽、井、洞挖回填处理、4桩基加固。)三、防渗排水。(1-6截水槽、混凝土防渗墙、灌浆帷幕、铺盖、回填混凝土、坝基排水)1.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1)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岩土类型和性质、岩体结构和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条件、水的作用,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岩土类型和性质是根本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岩土体越坚硬

15、,抗变形能力越强,斜坡稳定性越好,反之越差。岩性还制约斜坡变形破坏形式。对于岩质斜坡,其变形破坏多数是受岩体中软弱面控制。斜坡变形破坏主要集中发育于山地环境中,尤其在河谷强烈切割的峡谷地带。水对斜坡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包括软化作用、冲刷作用、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及浮拖作用。强烈地震时由于水平地震力作用,常引起山崩、滑坡等斜坡现象。(2)斜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一般包括支挡工程、排水和减荷反压和其它措施。潜水等水位线图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如何解决?答:1.确定潜水流动方向。潜水的流向与等水位线相垂直。2.确定水力坡度。沿水流方向取一线段,确定其距离和断电的水位差值,与长度之比即为该线段的平均水力坡度。3.确定潜水和地表水的关系。4.确定潜水面的埋藏深度。党等水位线图具有地形等高线时,可首先确定计算点的地面高程,再根据等水位线确定其水位值,二者的差值即为该点处潜水面的埋藏深度。5.分析推断含水层岩性或厚度的变化。等水位线变密处,即水力坡度增大之处,表征该处含水层厚度变小或渗透性能变差。反之,等水位线变稀疏的地方则可能是含水层渗透性变好或厚度增大的地方。 1 工程地质考试题库一、填空题 1. 工程地质条件是一综合概念,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