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版人力资源三级_历年真题_选择题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721517 上传时间:2017-05-12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29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心整理版人力资源三级_历年真题_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精心整理版人力资源三级_历年真题_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精心整理版人力资源三级_历年真题_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精心整理版人力资源三级_历年真题_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精心整理版人力资源三级_历年真题_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心整理版人力资源三级_历年真题_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心整理版人力资源三级_历年真题_选择题(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讲解汇总第一部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 B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2008 年5月三级真题)A观察研究方法 B实证研究方法 C对比研究方法 D规范研究方法2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 C )的问题。A是什么 B怎么样 C应该是什么 D本质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B )变动对_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2007年5月三级真题)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 B劳动力供给量 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 D劳动力需求量4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C )变动对工资率

2、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需求 B劳动力供给 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量5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Es1 BEs0 DEs06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B )。(2008 年5月二级真题)A调节资源的配置 B决定就业量与工资 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 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7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 B )。(2007 年5月二级真题)A货币工资价格 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C货币工资价格 D货币工资价格指数8( D )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2004年6月三级真题)A等级工资 B岗位工资 C绩效工资 D计件工资9一般而言,正常的收入差距

3、范围的基尼系数水平是( C )。(2004年6月三级真题)A0 103 B0203 C0 20 4 D0205 10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 C )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A0 B05 C1 D0或111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 A )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A0 B05 C1 D0或112( A )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 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A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B基本劳动时间标准 C最低社会保障 D最低工资标准13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B )。(2007 年11月三级真题)

4、A国民收入 B基尼系数 C人均GDP D需求弹性14( D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2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2007年11月二级真题)A财政政策 B收入政策 C金融政策 D。货币政策15在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不同的资源个体因其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会出现( B )的状况。(2004年11 月三级真题 )A隐蔽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潜在性失业 D公开性失业16周期性失业属于( D )失业。(2003 年6 月三级真题) 。A选择性 B结构性 C摩擦性 D总量性17实际上,不论是出于工资水平的考虑,还是出于岗位技能等级考虑的选择性失业

5、,都有 ( C )的色彩。(2004年6月三级真题)A自愿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18总量性失业是指(B )。A劳动力需求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供给量 B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C劳动力供给数量等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结构小于对它的结构需求量19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A )。(2007 年5月三级真题)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20( D )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2008年5月三级真题)A劳动生产率提高 B气候的变化 C市场经济的动态性 D总需求不足21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

6、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 C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22总供给等于( A )之和。A消费+ 储蓄 B投资 +储蓄 C投资+ 收入 D消费+收入二、多项选择题1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 BCE )。(2008年5月三级真题)A暂时的稀缺性 B绝对的属性 C相对的稀缺性 D永久的属性E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2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 BCD )。A能从事劳动的人 B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 C在一定年龄之内 D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 E一定范围内的人口3.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BC )。(2007年5月三级真题)

7、A就业人口总量 B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 C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 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 E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4.( AB ),与其它市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A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是劳动力 B_劳动力市场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C劳动力具有交换价值 D劳动力具有流动性 E劳动力的无形性5.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ABD )。(2007 年5月二级真题) 3A充分就业 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 C体现工资差异 D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E增大工资总额6.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 ABD )。(2007年11月三级真

8、题)A.工会 B最低社会保障 C劳动力需求量 D最低劳动标准 E劳动力供给量7福利所具有的特征包括( ABCD )。A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 B法定性 C企业自定性 D灵活性 E公平性8影响货币工资的因素有( ABE )。A货币工资率 B工作时间长度 C劳动力数量 D价格指数 E工资制度9现代经济学中对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ABCDE )。A洛伦茨曲线 B基尼系数 C库兹涅茨比率 D人口众数组分布频率 E帕累托定律10下列失业类型中,主要是由于个人方面原因造成的是( AC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技术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11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CD )。A失业

9、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B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C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 D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E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12下列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 ABCDE )。(2008 年5月二级真题)A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B是一种正常性失业 C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D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 E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13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ABDE )。(2007年5月三级真题 )A消费与储蓄 B总需求 C投资与储蓄 D.总供给 E消费与投资14失业类型分为( ABCD )。(2007年11月三级真题)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10、D.季节性失业 E阶段性失业15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 BC )。(2008 年5月三级真题)A调节利率 B增减预算支出水平 C增减政府税收D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E公开市场业务16劳动者工资差距的内容包括( ABCDE )。A产业部门差异 B地区差异 C职业差异 D教育程度差异 E年龄性别差异17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ACE )。A扩大政府购买 B减少政府购买 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D增加税收 E降低税率18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 BE )。A平均劳动时间 B失业率 C就业人数 D失业人数 E失业持续期19政府支出包括( BD )。A赠与 B政府购买 C税收 D转移支付 E政府呆坏账20我

11、国就业服务体系的内容包括( ACDE )。4A职业介绍 B就业政策 C就业训练 D失业保险 E劳动就业服务21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包括( ABCD )。A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B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C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D有利于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 E有利于物价的稳定第二章 劳动法一、单项选择题1与劳动法法律地位与立法层次相同的“姊妹法”是( D )。(2004 年6月三级真题)A 公司法 B 合同法 C 安全法 D 工会法2( C )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A宪法的基本原则 B宪法的指导思想 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D劳动

12、法的指导思想3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特点的是( D )。 (2008年5月二级真题)A指导性 B权威性 C稳定性 D唯一性4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C )。(2007 年5月二级真题)A保障报酬权 B保障物质帮助权 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D保障休息休假权5( B )是劳动权的核心。(2007 年11月二级真题)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就业权和择业权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6对企业富余职工实行下岗而不是直接辞退的做法,属于( B )劳动者权益。(2004年11月三级真题)A偏重保护 B优先保护 C平等保护 D全面保护7 “安全重于生产”所体现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为( C

13、 )。(2005年5月三级真题)A全面保护 B绝对保护 C优先保护 D偏重保护8对劳动者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体现了劳动法对劳动者的( C )。(2005年11月三级真题)A平等保护 B全面保护 C基本保护 D优先保护9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 C )。(2008 年5月二级真题)A规范企业的行为 B规范劳动者行为 C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规范劳动力市场10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 A )。(2007 年5月三级真题 )A自由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1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D )。(2008 年5月三级真题)A劳动法规 B劳动法律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12( B )不具有法律效力。(2007 年11月二级真题)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13下列不属于现行劳动法主要制度的是( B )。(2006年5月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建造师考试 > 建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