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次问题式导学课改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204884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层次问题式导学课改实施情况调查问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双层次问题式导学课改实施情况调查问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双层次问题式导学课改实施情况调查问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双层次问题式导学课改实施情况调查问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双层次问题式导学课改实施情况调查问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层次问题式导学课改实施情况调查问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层次问题式导学课改实施情况调查问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双层次问题式导学课改实施情况(教师)的调查问卷问卷设计:黄金海1、新模式实施近一年来,你是否在课堂教学中一直严格按照该课堂模式上课?2、在模式的构成即双层次、问题式、导、学等各环节中,那个环节最难把握?或者说,能否真正做到双层次或多层次要求而不是统一层次的要求,程序化、逻辑化、梯级化的问题式推进而不是习题式堆积,三个层面的导而不是以教师的导为主的单向的导, 借助导学案和学习小组的自主的学和合作的学,而不是被动的学?(可分别对四个问题进行阐述)3、班内的小组是否一直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成原则,小组有没有随着质的转化而调整?4、小组成员质的转化有多快?5、导学案的使用是否严格按照模式的要

2、求分课前自主型导学案和课堂自主型导学案进行?不同的课型是否坚持按照不同的流程来上?6、对导学案问题的设置,是否进行程序化、逻辑化、梯级化的设计?7、课前导学案一般在课前什么时候下发?课堂自主导学案课后是否收交?8、教师在上课前是否了解或批阅学生的课前导学案?9、学生的课前预习时间能否保证,是否是随着课前导学案的指引在预习?是否有小组交流?我的问题是否能够在课前及时注意?10、每节课是否都能做到知识构建?11、导学案是否有简化的必要,怎样简化?12、在一般情况下能否严格执行导学流程?有否被简化、合并或舍去的项目13、小组展示当中,是人人参与还是仅仅是一部分喜欢展示的学生在展示?(可以分学科,分班

3、级层次阐述)14、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哪个层次的班级最受益?班内哪个层次的学生最受益?15、教研活动对导学案的编制以及流程的推进有多大的指导作用?16、教研过程中把关教师、主备教师、主讲教师的沟通、研讨是否充足?主要在探讨知识点还是教法的多?能否达到三次备课?17、把关教师在教改当中的作用明显不明显?18、目前的这种教研模式或力度是否能够达到要求?19、在模式推进过程当中对教研机制、水平有何建议?20、身边有无课改的典型或专家式的教师?(可以推荐和自荐)21、推进模式的继续前进,目前我们还欠缺什么?22、模式怎样因应学科特点进行改进?(各学科可以分别阐述)23、模式怎样因应年级特点进行改进?(

4、可以以年级分别阐述)24、模式的推进是否还要顾及班级层次的特点?(可以以班级层次分别阐述)25、模式的推进是否还是要求在全校强力推行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有效地改良?26、目前影响课改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7、你认为模式是否真正实现了师生角色转变?学生负担是否真的减少?课堂效率是否真的提高?关于双层次问题式导学课改实施情况(学生)调查问卷问卷设计:黄金海年级层次:A:高一 B:高二 C:高三 D:特长班级层次:A:试验 B:重点 C:平行 D:特长1、老师是否给你解释过新模式?A:是 B:否 2、你对新模式有充分的理解吗?A:有 B:没有 3、新模式要求高一年级数、理、化、生、地五科使用课前自主

5、型导学案进行课前自学,;英、语、政、史四科使用课堂自主型导学案。高二年级语文、英语以及非高考科目使用课堂自主型导学案,其它高考科目使用课前自主型导学案。你的科任老师是否按照以上安排进行?A:是 B:否 4、老师对你的课前自主型导学案完成情况是否检查?A:是 B:否 C:有时候 D:让学生互查5、对你的我的问题是否关注和解答?A:是 B:否 C:有时候 6、老师下发课前自主型导学案一般是在课前什么时候?A:一周前 B:一周内 C:一天前 D:一天内7 有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A:有 B:没有 C:不确定 8、完成课前自主型导学案时是否有抄袭现象?A:有 B:没有 9、基础层次问题和迁移层次问题难

6、度(或梯度)区别大不大?A:大 B:不大 C:理科科目大 D:文科科目大10、问题的设置是习题的堆积还是以问题的形式程序化、梯级化、逻辑化的推进?A:简单堆积 B:梯级化明显 C:有梯级化但不明显 D:不确定11、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两个层次的问题自主完成率有多高?A:全部自主完成 B:完成率在 80%以上 C:完成率在 60%以上 D:完成率在 60%以下12、是否喜欢展示环节的设计?A:喜欢 B:不喜欢 C:无所谓13、在展示环节热烈的基础上怎样解决好知识巩固的问题?A:通过自己总结 B:通过老师总结 C:展示热烈但当堂知识巩固效率不高。14、教师能否在展示阶段启发、引导、驾驭整个课堂?A:能

7、 B:不能 C:大部分能 D:少部分能15、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对没有预料到的问题采取的是什么态度?A:马上展开讨论 B:回避 C:直接告诉方法 D:各科情况不同16、你班的展示环节气氛怎样?A:气氛好 B:气氛不好 C:一般 D:50%以上的科目不行17、是否经常只有一些人在展示,其他人在沉默?A:是 B:不是 C:和科目有关系 D:和教师教学水平与关系18、课堂中除了教师的导之外,学生之间有没有互导(即学生导学生)?A:经常有 B:不常有 C:没有19、你们的课堂上有没有学生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的现象(即学生导教师)?A:经常有 B:不常有 C:没有20、教师有没有因展示环节出现的预料不到的或是有

8、趣的现象和问题而临时改变教学计划的现象?A:经常有 B:不常有 C:没有 21、老师是否引导进行知识构建?A:是 B:否 C:60%以上有 D:50%以上没有22、组长的作用和什么因素有关?A:学科掌握程度 B:责任感 C:对课堂模式的兴趣 D:综合能力23、你班分组是按照均衡(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还是其它方式?A:均衡方式 B:分为强组和差组 C:传统分组 D:由均衡分组变回原来24、现在的分组方法好还是传统的分组方法好?A:现在的好 B:传统的好 C:无所谓25、你班组与组之间能否形成很强的竞争态势?A:是 B:否 C:和学科教师的组织有关系26、组的集体荣誉感强烈不强烈?A:强烈

9、 B:不强烈 C:无所谓27、组的作用有没有通过课堂延伸或迁移到管理当中?A:有 B:没有 28、组内调整多长时间进行一次?A:一个月以内 B:两个月以内 C:经常调整 D:不调整29、班任和科任是否关心或打造组间的管理和组内的管理?A:都关心 B:都不关心 C:班任关心 D:科任关心30、在你看来目前要想深入开展好新的课堂模式则导学案、小组化、流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当中那个因素需加强?A:导学案 B:小组化 C:流程 D:教师的主导作用31、该模式更适合哪个层次的学生?A:优生 B:中等生 C:所有学生 D:自学能力强的学生32、该模式施行以来作业负担重不重?A:重 B:不重33、课堂容量大不

10、大?A:大 B:不大 C:和学科有关系 D:和科任有关系34、知识巩固足不足?A:足 B:不足35、该模式是增加还是减轻了你的学习负担?A:增加 B:减轻 C:和学科有关系 D:和科任有关系36、高三对新模式是放弃还是继续?A:继续 B:放弃 C:无所谓 D:有的可坚持,有的可放弃37、你是否尝到了新模式带给你的甜头?A:是 B:没有 C:无所谓38、你喜欢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中哪些环节设计?(写出答案)39、该模式的施行对学生哪方面的能力锻炼较大?哪方面关注的不足需要加强?(写出答案)双层次问题式导学课改实施情况调查问卷汇总(高一)1.大部分是,有些老师不是,大约占 30%,有些老师说得

11、很委婉,在积极的尝试,努力推进。2.对于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模式各个环节中最难把握的是:大部分老师还是认为问题的设置难把握,问题的质量不定;还有的老师提到双层次的导掌握的不是恰到好处。3.对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成原则,小组有调整。4.大部分老师回答小组成员质的转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5.大部分老师回答是,有些老师回答基本是,还有老师回答合二为一6.回答是非常肯定,个别老师回答逻辑化不是很好。7. (1)课前(一到两天) (2)收交(并批阅,汇总问题)8.是,多数老师全批阅,时间紧时,抽个别小组批阅。9.(1)基本能保证,但存在抄袭现象,有时预习也不充分。 (2)是(3)有交流,但有时因知识欠缺

12、交流不起来,效果不太好。 (4)我的问题部分能及时注意到,但部分还是不能注意到(一半一半)10. 基本能做到,但部分课型比较复杂,做不到。11. 有必要,应根据学科及其这节课的内容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12. 一般情况下能,有被简化、合并、舍去的项目。13. 尽量人人参与,但因时间有限,比较积极外向的同学获得机会多一些。14.(1)基础较好的班最受益(2)班内自主能力强、自觉意识高、活跃的中上等层次的学生最受益。15. 老师们回答指导作用较为明显。如: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案的编制上以及优化导学案上,最后在纲领性的指导上帮助很大。16. 沟通、研讨比较充足。探究知识点和教法中,探究知识点

13、的占多一些。三次备课有点难,二次备课还可以。17. 把关教师在教改中的作用明显18. 大部分写得说能,有些写的说还可以(基本),有些写的说做得还不够19.建议:1)让教师走出去(2)学案编制 平行班区别于重点、实验班(3)拓宽教研范围:(不仅是教材,还有教育理念) (4)模式固定,再去提升20.课改的典型或专家式的教师:大部分写得无,有些写得把关教师如:孙淑蕊、任彩萍、还有的写得其它一些老师如:耿艺红、梁海花21.欠缺的东西:(1)学生无自主的时间去预习(2)科目之间的协调,学生负担重(3)精选的双层次展示、示范课展示的到位(4)坚定的信念(5)落实的力度(6)必要的资料、工具、两台电脑及打印

14、机22.物理:有些规律、概念学生自主完成是达不到所要求的深度,所以在突破难点是还应进行改进生物: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碎,用的时间多,所以在知识构建环节总是很紧张,基础层次学生能做对,但不一定理解政治:逻辑性,政论性较强,课堂上需要讲解的时间长,觉得要必要扎扎实实落实下来的话需要增加课时,否则跟不上进度数学:高一数学有的内容可以用导学案,也有的不用,比如,必修 3 的第一张内容,大量东西是电脑操作,只能口述,用导学案意义不大历史:对问题的选择应精炼,不贪多。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时间相对较少。应重视知识点得串联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应更机动灵活,让学生和老师发挥的空间大一些。应在应用过程中,逐渐改进,而

15、不应强制。使用固定模式展示时,不是回答问题,板演答案,而应品读文本。化学:实验应重点在实践动手操作,并观察现象英语:这种语言学科,有时学生讨论不出结果来,需要老师讲解23.高一打基础,高二拔高,高三巩固冲刺(1)高一年级的课堂模式应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相结合(2)高一年级九科同时进行,学生的预习时间有限,建议学校统筹安排,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预习(3)高一新生刚升高中,基础知识差,导学案设计建议降低难度,让学生有个适应过程24.应该顾及班级差别,基础好的班级教师应讲的较多25.是,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由教研组及时发现问题,多次改进从而完善26.(1)学生真正的预习到位(2)没有良好的反馈,单纯的看学案,只能反映部分问题(3)学生习惯的培养(4)学生自学能力不强(5)课前课后落实情况(6)有质疑,很迷茫27. (1)部分老师认为是,部分不确定(2)不一定(3)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